于海
【摘要】武術是中國所特有的文化,自1988年武術經濟這一概念被提出后,人們對武術所產生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關注。武術企業的產業化同市場經濟相接軌,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存著許多問題。我們應當根據市場經濟特點來促進武術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本文就市場經濟之下我國的武術企業發展這一問題做了系列闡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市場經濟武術武術經濟武術企業體育
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體制主要為市場經濟,這種經濟體制除了會影響我國的經濟領域之外,還會影響到其他領域,幾乎對社會各個層面都有一定的影響。體育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遭到市場經濟的沖擊時,必須要和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相適應,才能夠發展得更好。中華武術是體育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形式下,武術企業的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如何正確對待武術企業在市場經濟之下的發展,成了人們極為關注的問題。
一 武術經濟的價格系統
武術不論是作為競技,還是體育項目或娛樂項目,都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在經濟功能方面有明顯的作用。武術企業所包含的武術類型非常多,不同類型的武術具有的不同經濟價值。
1.健身武術所具有的價值
社會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及消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生活的質量,尋求更加科學的養生方法。武術作為體育運動所具有的功能很多,如健身、修養、防身等。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龐大的武術消費群體可以給武術企業帶來很大效益。與此同時,健身型武術還能夠增進人們的健康,促進社會的生產。
2.競技表演型武術所具有的價值
武術競賽通常是為滿足大眾需要所舉辦的表演活動,實際上是經營活動的一種,觀賞者就是消費者。武術競賽隨著改革的深化在不斷增多,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現在已經具有了一定規模,影響非常大。武術競賽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極大,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武術競賽的經濟價值。
3.技擊武術所具有的價值
現代社會中,技擊武術的形式主要是散打,它的經濟價值通常體現在散打過程中所用到的器材、場地及觀眾當中。散打的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增加了武術企業的內容,觀看比賽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給散打比賽的舉辦方所帶來的效益是巨大的,同時也為國際武術企業市場的拓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4.武術資源的配置市場所具有的價值
武術培訓及健身等都需要一些武術器材、場地和技術指導人員等。如武術館或武術學校舉辦了多期的培訓班,為國家培養出許多專業技術人員,也為武術的傳播提供了機遇,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很可觀。
二 市場經濟之下我國武術企業的經濟特點
1.武術企業及運動發展之間的互動性
我國當前所擁有的運動管理機構非常多,這些機構大都希望能夠走向市場。每個運動管理機構都想使自己在行業中占有一席地位,競爭激烈,所以武術企業一定要依靠武術運動本身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中國的國術,集健身、娛樂、防身于一體,很容易普及。
武術在近些年所受到的歡迎度是非常高的,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開始喜歡中國武術,中國武術引起了官方的重視,武術項目目前已經成功的進入亞運會,無形中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價值。武術運動在不斷發展,它的發展是這一產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基礎,也為武術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及潛力。反之,武術企業的發展對于促進武術運動發展也起著一定作用,尤其是近些年來武術與影視行業的結合,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價值,還促進了武術館及培訓班的興起,進一步促進了武術企業的發展。
2.武術企業的模式具有多樣性
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近些年來不斷完善,全民健身計劃、奧運爭光計劃的實施也推動了武術企業向社會化、商業化及產業化方向進一步發展。武術企業發展模式所具有的多樣性,主要可以歸納成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為以武養武形式的開發,如組織一些武術活動,開辦培訓班,搞比賽等;第二種類型是將舉辦武術同其它行業結合過程中的開發,如武術服裝、影視、出版物及武術和軍事,武術和醫學結合所形成的諸多武術企業的形式;第三種類型是為了武術發展而進行的高額收入的開發,如武術貿易,金融,房地產或者武術旅游項目等。在國內,這類的大開發項目并不多見,但這也恰恰是武術企業發展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
3.武術企業的規模具有狹小性
雖然武術產業在近些年的發展極為迅速,模式也有很多種,然而幾乎每種類型的武術產業的形式規模都很狹小,通常只處于小打小鬧的境況,很多商人只是將既得利益分走,并未將其作為長期的投資項目。
4.武術企業在我國的體育產業當中具備的優勢
首先,中國武術在世界上已經具備了一流競技的水平,對于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來說,這是先決條件。其次,中國武術所具有的資源非常豐富,如人文資源,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及技術資源等。再次,武術產業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及廣闊的消費市場。最后,武術產業擁有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如太極拳等。
三 制約我國武術企業走向產業化的因素
1.中國武術企業市場的起步較晚
在我國,目前體育產業尚且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型時期,起步較晚。而武術產業又是體育產業中起步較晚的一種,在規模、結構、產業化程度上同發達國家比都有很大差距。中國的武術產業經濟氛圍很差,基礎薄弱,空間極為狹小,它的市場并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武術業整體運作的規模小、器械及服裝等都沒有開發出來,在武術產業中,高科技并沒有得到普遍應用,這些因素都制約了武術產業發展。
2.武術企業發展受到傳統的價值觀影響
武術具有健身、觀賞和防身功能,它是技術性很強的體育項目。武術是一種以人作為載體的資產,屬于無形資產的
一種。很多人受傳統觀念影響,往往更關注武術所具有的實用性、藝術性和文化性,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它的商品屬性,忽略了武術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現實作用,沒能使之成為現代市場經濟主體,未形成與武術運動的發展相互匹配的產業規模。
3.武術企業市場的法制不健全
在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舊體制與新體制運行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和人們的價值取向紊亂導致體育市場中出現了很多不規范現象。有很多人根據法律中所存在的漏洞利用武術進行牟利,這使得體育產業化的發展并沒有得到法律保障,不利于武術市場的發展。長久以來,大部分人對于武術品牌的經濟價值理解及認識都比較淺,中國武術產業尚處于沒有規劃和秩序的狀態,在發展過程當中沒能很好地同經濟相結合。
4.武術企業缺少受到足夠的關注度
首先,政府產業政策對于武術產業所給的政策傾斜還不夠;其次,很多商家對于武術產業沒有濃厚的興趣,不愿意對武術產業進行投資,最后,就是媒體對武術產業宣傳力度不夠。
四 市場經濟角度下的中國武術企業發展思路
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促進了多個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體育產業。體育產業已經引起了經濟界和體育界的關注,任何體育的項目發展都是依托于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的,我國也不例外。促進中國武術的市場經濟化發展是推動武術事業發展的基本條件,武術經濟市場化是中國武術企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1.武術企業同經濟建設結合
武術企業同經濟的建設相互結合,能夠促進商界人士的參與,進而推動中國武術經濟向市場化發展,促進了武術企業走向體育產業化,更加貼近大眾。
2.各級領導對武術的重視能夠有利地促進武術企業的經濟市場化
體育項目國際化的發展與普及同相關領導對其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各層領導應將武術推廣落實到具體工作當中,制訂相應的政策、保障制度。
3.進行體育的產業化運作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設計出統一合適的中國武術服裝和練習器材,并進行產業化運作,保證中國武術同市場經濟互相依托,是促進中國武術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環節之一。
五 結論
處于新經濟時代的我們,必須認識到武術企業發展及繁榮與市場密切相關。如果要加快中國武術發展步伐,一定要尊重市場經濟制度,在市場經濟這一體制下完善中國武術產業化發展的諸多環節,加強市場建設及管理。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也為我國武術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時機,我們應當抓住有利時間,不斷擴大武術市場,使武術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龍飛、姚遠、金龍.市場經濟下我國武術經濟發展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4)
[2]張莉.市場經濟下中國武術經濟的產業化發展[J].集團經濟研究,2007(12)
[3]武勇成.我國武術運動發展的產業化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7(24)
[4]曹慶華.從武術運動發展剖析武術在市場經濟下的商業價值[J].搏擊(武術科學),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