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灃 江雯雯 胡煒
【摘要】知識產權的保護對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從知識產權的法理定義出發,探討了知識產權保護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經濟
一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基本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2001年又加入了WTO,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提出了產權明晰的要求,使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應運而生;另一方面,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了技術創新,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而在國際日趨激勵的經濟競爭中,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必須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并用知識產權制度來保護自己。
縱觀世界各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越高,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越是完善。因此,就構建知識產權制度,鼓勵知識產權的創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從而使知識產權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首要問題。
二 知識產權保護的內涵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產權的保護內容亦在不斷地延伸和發展。知識產權的保護,激發了人們的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保障了人們依法獲得的智力成果權利。而人們不斷的發明激情又會創造出來新的高科技智力成果,這就給知識產權帶來了一系列新的保護客體,因此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開放性的發展過程。
1.知識產權的定義
從法理上說,知識產權是指人們或者組織通過智力勞動創造性地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創造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包括占有權、使用權、處分權和收益權,這種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知識產權在法律上作為一種財產權出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它與現實的市場經濟進程密切相關。
2.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
根據知識產權的定義,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就是人們對在科技、經濟、文化等領域通過從事智力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可以具體表現為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各種智力創造比如創造發明、文學著作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活動中使用的名稱、標志、圖形以及外觀設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乃是知識產權中最重要的保護內容。
三 市場經濟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
知識產權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知識產權保護的意義正逐漸被人們所重視。
1.知識產權保護是市場經濟機制運行的內在要求,對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建設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信用經濟,強調公平競爭、依法經營。市場經濟的發展提出了產權明晰的要求,使知識產權的保護應運而生。保護知識產權與保護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同樣重要,在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據市場經濟機制運行的要求,必須要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根本作用,規范市場經濟行為,打擊惡性不良競爭,從而創造一個開放統一、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離開了知識產權的創造和流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不完全的,社會主義市場對資源的基礎配置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效率優勢就得不到充分顯現。
知識產權法律就是直接規范市場競爭主體行為的法律。例如,《專利法》是調整發明創造所有權,確認發明人(或其權利繼受人)對其發明享有專有權,規定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標法》是確認商標專用權,規定商標注冊、使用、轉讓、保護和管理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旨在加強商標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促進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維護商標的信譽,以保證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著作權法》則是調整著作權關系,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基本準則。《反不正當競爭法》則是旨在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調整市場主體行為關系,構建公平有序競爭的法律。所以,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不僅構成了我國保護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一般性法律,體現了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要求;而且通過對經營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為市場主體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法律環境,規范了市場競爭的秩序,從而保障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2.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又提高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開發新技術,創造新產品。企業的技術創新直接表現為新產品的開發,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才能成功。一項科技成果的取得需要經過調查研究、實驗、試制等一系列的活動過程,需要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隊伍和必要的科研經費,完善的科研技術裝備,以及科技試驗場所等。例如,一種軟件從研制開發到生產,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和大量的經費才能上市,而作為知識財產的這種科技發明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極易丟失,市場上的盜版軟件比比皆是,難以控制。因此,這種無形財產的流通需要法制化、規范化,使得知識產品的流通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而建立知識產權制度正是適應了這種需要。首先,知識產權制度通過確認成果屬性,保護了為此做出主要投入的個人或組織充分享有由此所產生的合法權益。其次,知識產權制度通過保護發明專利、商標使用、外觀等專屬權利和打擊不正當競爭,維護了投資企業的競爭優勢,保障了市場的公平有序的競爭,最后,知識產權制度利用相應法律規范了人們的行為,使社會形成了尊重他人智力勞動成果的良好社會環境,為企業創造了一個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使其保持創造的積極性,使其技術創新走向良性循環,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發展。
市場經濟是競爭性的經濟,保護知識產權就能保護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對企業而言,知識產權就是市場,就是利潤,就是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如果在同行業中擁有核心的知識產權,就能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導權,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商機,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如果不注重保護知識產權,就有可能被別人侵權,甚至把自己的成果拱手相讓,失去市場優勢;如果不會運用知識產權規則,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還可能招致相應的制裁,影響自身利益。
3.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我國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為國際間經濟貿易交流提供法律保障
市場經濟是開放型經濟。我國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在實現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互接互補的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不僅是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前提與條件,而且是進行國際競爭的有力的法律措施。隨著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以及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形勢下,擁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已成為我國開展國際經貿合作和交流的基本條件。在目前世界經貿活動中,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已成為影響經貿合作和交流的質量和數量的重要因素。各國之間知識產權保護標準的巨大差異給國際經貿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這就需要建立適應全世界范圍要求的知識產權制度。
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達成,促使世界范圍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標準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不僅是發達國家的利益,也有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首先,有沒有知識產權的充分保護,在許多方面直接影響到有沒有外國技術轉讓和外國直接投資。其次,制定所有國家都應遵守的經濟和貿易交流的規則,可以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避免一些國家設置單邊貿易措施暨貿易壁壘。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健全了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同時在有關吸收外資的法律規定中,對有關知識產權亦作了明確規定。自我國加入WTO后,我國的國際經濟和貿易合作與交流取得了重大成就,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取決于中國自改革開放后逐步建立的知識產權制度,得益于我國的知識產權立法、司法和執法的日益完善。
四 結語
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緊密相連,知識產權制度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不可分割。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我國已經基本健全了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經過30多年的實踐,在知識產權立法、司法和執法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只要一如既往地支持促進創新發展,堅持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堅決保護知識產權,努力營造人人尊重知識產權的良好的社會氛圍,就一定能取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與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李文章.保護知識產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N].人民日報,2000.11.2
[2]王春燕.略論保護知識產權與發展市場經濟[J].知識產權法學,1995(4)
[3]陳灃、王燕.安徽省專利產出與GDP的實證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