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不甘落后的后起之秀,正在用實際行動向外界展示強勢崛起的雄心
作為金中都的發源地和具有820年歷史的盧溝橋所在地,在文化啟蒙和傳承方面,豐臺區具有“老師”的資質,但對于文化創意及產業發展,近幾年才剛剛興起的豐臺區,充其量只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依靠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現有的產業基礎,在特色發展、優勢發展、差異發展的指引下,豐臺區正試圖努力從“學生”成長為“老師”。據了解,通過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2012年6月,豐臺區共有文化創意企業13568家,迅速躍升至全市第三位。其中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單位360家,從業人員達3萬余人,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等各項指標迅速提升,重點行業發展突出,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中秋文化、戲曲文化、汽車文化、園藝花卉、服裝時尚等六大文化品牌,并涌現了華流風上、正邦設計、依文服裝、凡客誠品、時代華語、俏佳人傳媒等大批文化領軍企業。
良好的數據支撐,堅定了豐臺區建設文化強區的信心,與之相關的重磅信息也相繼而來。9月17日,豐臺區在全區精選了影響力大、特點鮮明、帶動性強的27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集中對外推介。
還不止如此,有關豐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支持政策也于近期對外亮相,這個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不甘落后的后起之秀,正在用實際行動向外界展示強勢崛起的雄心。
文創產業規劃首次發布
如同一家實力雄厚的航空公司擁有先進的飛機,卻因指揮系統的落后,影響著航空公司的整體運行效率一樣,豐臺區的文化創意產業曾長期處于市場自發狀態,幾乎未見“看得見的手”有大行動。
豐臺區副區長張婕坦言,由于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步較晚,政府引導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相對于自發形成的產業自身而言已經略顯滯后,這已成為影響豐臺能否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后來居上的關鍵一環。
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也因此成為了豐臺區政府的重要事項,經過長時期的調研論證,近日,指導文創產業發展的《豐臺區“十二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首次對外公布。
“規劃主要針對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明確未來五年豐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產業及空間布局等。”張婕說。
依據規劃,“十二五”時期,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將實施環境戰略、人才戰略、大項目帶動戰略、品牌戰略和集聚發展戰略五大戰略,力爭到2015年,形成一批具有規模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骨干企業,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創新能力的中小型企業,建設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培養一批具有號召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人才。
張婕稱,豐臺區確立的目標是,到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13%以上,年均增速達到20%,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達到500家。
目標的實現有賴豐臺文化優勢的挖掘與區域文化資源的整合,需要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格局中確立起豐臺特色。張婕提到,豐臺區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中優選了生態旅游業、會議展覽業、設計服務業等三大重點產業在“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并將演藝娛樂業、新聞出版業、信息服務業、影視傳媒業、文化咨詢業、藝術品交易業定為“十二五”期間發展的六大培育產業。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空間布局上,豐臺區將按照“一軸、兩帶、四區、多中心”的形式進行布局。“一軸”即南中軸高端商務中心區;“兩帶”包括三四環都市產業發展帶和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四區”分指盧溝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大紅門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麗澤金融商務區和豐臺科技園區;“多中心”包括紅色文化中心、中秋文化中心、戲曲文化中心、汽車文化中心、園藝花卉中心和服裝時尚中心。
豐臺區的設想是,在產業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明確的同時,通過建設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紀念品研發、生產、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議展覽品牌,力爭成為設計之都引領示范區。
三項政策助推發展
政府規劃能否最終實現,取決于多個因素,但相關支持政策的助推必不可少,豐臺區委宣傳部作為主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牽頭部門,為此頗為用心,在產業發展規劃對外發布的同時,《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豐臺經濟發展綜合政策的意見》、《關于整合設立豐臺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意見》、《豐臺區人才引進服務暫行辦法》等三項政策同時發布,再次向外界充分表明了政府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積極態度。
據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韓駿偉介紹,《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豐臺經濟發展綜合政策的意見》中明確,對新引進注冊資本金在1億元(含)以上的文創企業,將采取購租房補貼、高級管理人員獎勵、融資擔保、貸款貼息、股權投資、項目補貼、其他實物購買補貼等方式給予連續三年的不超過對區域綜合貢獻30%發展扶持資金。中介機構引進企業第一個完整財政年度根據對區域綜合貢獻程度的不同,分別給予10%到15%的一次性獎勵。
對駐區企業,根據其年度綜合貢獻程度,給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區域綜合貢獻2%到10%的獎勵。對擬上市企業改制、上市工作給予一定補助,根據上市不同的階段給予50萬到200萬不等的補助。對入駐企業符合區域產業發展方向且對區域年度綜合貢獻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樓宇(不含自用樓宇),給予樓宇產權單位或經營單位不超過區域綜合貢獻2%的獎勵。
對新辦文化創意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后減按15%稅率征收。
為確保政府支持的承諾兌現,《關于整合設立豐臺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意見》規定,豐臺區將設立年度總量不超過上一年度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的“豐臺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符合區域產業發展方向、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主導產業,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科技自主創新、文化創新、節能發展等領域的重點項目。將采取購租房補助、股權投資、貸款貼息、融資擔保、項目補貼等使用方式發放。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實行分別征集、規范流程、嚴格評審的統籌管理機制。
吸引并留住人才則是決定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豐臺區人才引進服務暫行辦法》規定,優先為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文化創意產業、旅游和會展業等豐臺區重點發展產業企業引進所需人才,采取人才租賃住房、人才房租補貼等方式,為引進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服務;為引進人才提供戶口、工作居住證、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配套服務。對于引進人才主持的科研項目獲得市級及以上資助的,給予最高額度為50 萬元的同等金額的匹配資金資助。對引進人才獲得國家級科技獎、省(部)級科技獎、豐臺區“優秀青年人才”、“有突出貢獻人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獎的,分別給予3萬到20萬額度不等的獎勵。
“雖然相比其他區域,豐臺區的鼓勵支持政策還不能稱之為最好,但對于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新興區域而言,有無政策代表的是政府對這一產業的態度,政府的作用是推動并非是主導產業發展,產業發展的好壞還要依靠各個企業自身的努力。”韓駿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