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證券投資,成長股似乎已成為投資者的首選。怎樣挑選成長股呢?其方法多種多樣。從過去人們尋找成長股的經驗看,投資者一般沿著下面的思路去考慮:
(1)上市公司具有卓越的管理水平。卓越的管理是企業保持成長的先導和基礎。所以,我們首先要實上市公司是否以杰出的專業管理能力聞名,其經營者是否有良好的專業素質、頑強的進取精神和超一前的創新意識。
(2)超過平均水準的市場需求。對于公司產品超乎平均的需求成長,是公司股票成為成長股的主要客觀基礎。所以,我們必須確定公司產品的銷售成長率有多高,這種需求成長率未來趨勢如何。
(3)低廉的勞動成本。低廉的勞動成本是企業產品保持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們不能不計算一下勞動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率是否適中或低下,勞資矛盾(合資、外資企業)是否會影響盈余的成長。
(4)穩定可靠的原材料供應。公司是否能將自己所需的原材料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果公司不能控制自己所需的原材料,其所仰賴的供應商將來是否可能對原材料大幅度加價,這個問題對于使用稀缺原材料的公司尤為突出。
(5)價格富有彈性。在通貨膨脹和成本日升的經濟環境下,幾乎每一家企業都必須時時提高產品售價,以便跟上通貨膨脹和成本的上升,價格彈性也就成了企業持續成長的一個因素。可是,在高度競爭的市場里,公司往往很難提高產品價格,以致盈利受到成本的嚴重侵蝕;在價格受政府控制的情況下,公司也沒有價格控制權;而在公司能夠主宰控制市場的情況下,則很容易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而維持其利潤水平。所以,從公司長期成長出發,應當考慮公司是否能控制同類產品銷售的相當大一部分。從而能在必要時順利地提價。
(6)最低限度的政策、法規限制。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法規,對企業經濟的持續成長具有重大影響。凡是國家急需發展的新興或短線行業可以享受種種優惠和保護,而國家需要調整、壓縮的長線行業則要受到眾多限制。
(7)熱心開發新技術或新產品。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是延長產品生命周期,保持銷售持續成長的關鍵。
(8)公司有馳名品牌,其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小。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買方市場的態勢已經形成,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利益追求已不僅僅再是一件滿足其實用需求的"實物產品",而是一個既能滿足其實用需求,又能滿足其精神需求的"品牌商品"。到現在,幾乎沒有人不對品牌感到興趣。品牌是銷售擴張的"門票"。有了馳名品牌,就能占居市場領導者地位,享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在美國,如果有人說"我們去喝杯可樂吧",其實意思是"我們去喝杯飲料吧"。可見可口可樂已成了飲料的代名詞。如果我們企業的口碑有了可口可樂這樣大的名氣,何愁產品沒有銷路?另外,企業所在的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小也很重要。一個小小的吉列刀片之所以能行銷全球,賺取巨額利潤,除了它是馳名品牌外,還與它幾乎不受經濟周期影響有關,因為你總不能由于經濟不景氣,收入水平下降就不刮胡子吧!
(9)公司股本少,大股東持有大部分股票。由于公司股票主要為大股東所控制,企業經營狀況與其利益生死攸關,必然使大股東盡心盡責。股本少的公司擴張潛力比大公司大。
(10)合理的再投資比率。如果一個公司要保持持續成長,必須要保持合理的再投資比率。換句話說,公司把其盈余的多少用于再投資,決定著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的發展潛力。公司將盈余用于再投資越多,公司的持續發展潛力就越大,反之,公司將每年的盈余都分光吃光,其發展就無從談起。
上述幾點旨在為投資者指出幾條尋找成長股的思路,絕非一成不變的萬能公式。由于股市風云變幻,怎樣具體地用以上方法來尋找成長股,還需投資者在實踐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