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月均新增千家企業,從業人員超百萬,朝陽區文化創意注冊企業首次突破40000家
A8數字音樂產業園、國內首家符合國際產業標準的好萊塢影視代工基地進駐“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東南亞、南亞文化產業綜合體項目意向簽約北京東壩國際商貿中心,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政策區范圍內4個月新增廣告企業1357家……隨著又一批重點項目和企業在本屆商務節期間簽約入駐,截至8月底,朝陽區文化創意注冊企業首次突破40000家,達到40399家,今年1-8月份新增注冊文化創意企業8003家,吸引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這是記者9月22日從2012中國文化產業30人高端峰會上了解到的。
中國文化產業30人高端峰會,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達沃斯論壇”。作為2012北京CBD商務節期間的著名文化品牌活動,本次論壇主題為“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
4萬家文創企業聚百萬從業者
隨著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企業入駐,開園不到4個月,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政策區范圍內的新注冊廣告企業達到1357家,增加總注冊資金22.8億元,同比增長25.2%。這只是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朝陽區依托區域國際化、市場化程度高的鮮明特色和優勢,著眼于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業態,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朝陽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苯刂?月底,朝陽區共有文化創意注冊企業40399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僅今年1-8月,新增文化創意企業8003家。國際各類文化創意企業100強中有38家入駐朝陽。2011年,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實現收入1955.9億元,實現區級財政收入71.3億元,約占全區總量的1/4;實現增加值430億元,占全區GDP的比重接近14%。
據悉,伴隨著區域文化創意產業整體迅速發展,一批有實力的文化創意企業逐步脫穎而出,朝陽區共有年收入50億元以上文創企業6家,年收入10億元以上文創企業25家。目前,國家廣告產業園、國家音樂文化產業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國家科技孵化基地等5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聚集在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區域,還有798藝術區等22個市、區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等30余個精品園區和基地;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法國陽獅集團等旗艦性企業紛紛落戶。
10億元資金支持300個重點項目
朝陽區區位優勢、地緣優勢、區域優勢得天獨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更是起步早,起點高,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城鄉一體化、推動功能區協同發展、促進文化事業建設、提升區域軟實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區在推動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方面,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公共服務環境建設帶動市場建設,以公共服務提升促進產業要素集聚,主要圍繞“規劃引導發展、政策促進發展、服務提升發展、人才支撐發展”四個方面積極開展工作。
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工作的意見》和《加快建設文化朝陽十大行動計劃(2012—2015)》,制定了《朝陽區“十二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同步出臺科技、旅游、文化、體育、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等相關專項發展規劃。目前,在市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朝陽區正在牽頭研究編制北京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發展規劃和大山子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發展規劃,通過完善規劃的規劃體系引導不同區域錯位、互補、協同發展。
不斷健全支持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項目的政策體系。先后制定了《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認定管理辦法》、《朝陽區促進廣告產業發展加速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建設辦法(試行)》、《朝陽區鼓勵引進優秀人才暫行辦法》、《朝陽區專利資助及獎勵辦法》、《朝陽區專利實施項目管理辦法》、《朝陽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暫行辦法》、《朝陽區推動企業上市工作辦法(試行)》等產業促進政策體系。目前,正在編制《關于加快北京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建設的若干意見》。四年來,先后投入財政資金近10億元,支持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300余個,帶動社會投資超過200億元。
朝陽區通過構建專業化、精細化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優化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發展環境。搭建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社會中介服務、內容原創服務、孵化創新服務、版權保護服務、投融資服務、宣傳推介服務等八個公共服務平臺。精心策劃實施“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中國文化產業30人高端峰會”、“中國文化產業資本論壇”、“國際旅游文化節”、“北京朝陽文化創意產業精英榜評選活動”、798藝術節等系列品牌活動,積極參與“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等專業大型推介活動,擴大品牌影響。
依托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的智力和教育資源,建立文化創意產業產、學、研基地和人才培養平臺;開展北京朝陽文化創意產業精英榜評選活動,評選出了洪晃、馬未都、趙永莊、胡海泉、曹秀華等30名精英人物和5名新銳人物;積極吸引復合型人才、高端創意人才和專業技能型人才,共組織推薦31人獲得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等獎勵;9家單位獲得“朝陽區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獎勵資助;幫助24家企業解決高管以及急需人才等100余人的戶籍落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