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平
摘要:本文描畫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近十年的發展軌跡,音樂之聲一直遵循類型化電臺的發展思路,沿著“音樂純化、頻率進化、平臺云化”的路徑向前發展。筆者試圖在分析音樂之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音樂廣播的未來發展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關鍵詞:音樂之聲 發展軌跡 經驗云化
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類型化音樂頻率,音樂之聲自2002年12月2日開播以來,打開了中國音樂頻率類型化運營的全新空間。九年歷程,一路引領,一路前行——“音樂純化、頻率進化、平臺云化”成為音樂之聲獨特的發展路徑,更是音樂之聲成長、成熟、成功的“三步曲”。
一、“音樂純化”——塑造大陸第一類型化音樂頻率
從2002~2008年,音樂之聲以開播為標志,進入了破舊立新的“音樂純化”時代,完成了類型化的徹底革命,用窄播實現了廣播,為音樂之聲打造了如下的鮮明特色:
1.類型。音樂之聲誕生之前,大陸廣播界已開始了專業化改革,當時的音樂專業頻率音樂門類齊全。音樂之聲從籌劃之日起,就定位于“類型化音樂電臺”,即:對音樂種類進行精細劃分、審慎選擇,最終“只取一瓢飲”,選定流行音樂這一音樂類型,因而締造了頻率整體風格鮮明突出的品牌形象。
2.純化。音樂之聲播出的音樂都是純流行音樂,音樂類型專一,雖然聽眾定位窄眾(聽眾范圍15~45歲),但從聽眾的角度出發,全方位選曲,實現無縫鏈接,18小時滾動播出。雖然全天節目以3個小時為一個單元(周末以6個小時為一個單元),并且還有不同的節目名稱,其中間或穿插短小單元,但大節目板塊概念的確立,使得音樂之聲成為單純的流行音樂頻率,整體基調純正。
3.藝人。音樂之聲從誕生之日起,首創“藝人整點報時”新模式,改變了過去的“北京時間X點”的舊方式。從那時候開始,很多地方電臺也逐步采用了這種報時方式。同時,音樂之聲在線上線下廣開渠道,通過請藝人做代言等,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4.品牌。音樂之聲創立伊始,就開始了品牌形象從無到有的塑造過程。音樂之聲打造的第一個品牌是“中國TOP排行榜”,目的是“振興原創流行音樂,表彰音樂工業對社會的貢獻,以及提升文化產業的能見度”。“中國TOP榜”目前是由國家級媒體舉辦的最具權威性的流行音樂榜,年度頒獎晚會更是經中宣部批準的流行音樂盛典,每年會對400余名音樂方面的卓越人士進行表彰,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風向標。
5.慈善。音樂之聲從開播至今,一直高舉公益大旗,倡導人文關懷。從2003年起,音樂之聲啟動了“我要上學”大型公益活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公益品牌活動(由音樂之聲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共同主辦)。經過多年的成功實踐,“我要上學”活動已形成標準化的運作方式,發展出年度公益主題曲、實地探訪、慈善晚會、邀請藝人擔任愛心大使全程參與等一系列的組成要素,在全社會撒播公益愛心。
6.規格。對于音樂之聲來說,廣告經營也要“計算”規格,廣告即節目,廣告和節目不能“骨肉分離”,音樂之聲要留住聽眾,不僅僅要在節目時段留住人,更要讓聽眾在廣告時段不換臺。因此,從開播之日起,音樂之聲對廣告的規格就進行了標準化設定,將時間長度、文案創作規格化,希望廣告像音樂一樣具有聆聽的價值,這也是對聽眾的高層次尊重。
7.活動。各類活動始終伴隨著音樂之聲的誕生與成長。目前,音樂之聲每年都會舉辦歌友會、簽唱會、“DJ Search”活動①、“Pub巡回演唱會”②等,特別是“DJ Search活動”最先即是由音樂之聲在全國發起的音樂DJ海選活動。音樂之聲目前的當家主持人小強、但茹、趙宇和新銳主持人文超等,都是從“DJ Search活動”中脫穎而出的。
8.多樣。音樂之聲覆蓋全國30多個省會城市,這既是優勢,也存在著“眾口難調”的壓力,因此音樂之聲將節目布局多樣化,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全國大多數城市聽眾的音樂訴求。同時,音樂之聲擁有《音樂之聲》雜志,還建立了自己的網絡平臺、創辦了電子雜志等,這些都無限延伸了音樂之聲的傳播平臺。
二、“頻率進化”——全面升級音樂頻率品牌影響力
從2009年至今,音樂之聲以2009年2月14日全新改版為標志,正式進入“頻率進化”時代,通過頻率包裝、節目設置等環節的再造,通過品牌活動的優化升級,音樂之聲步入了“節目與活動雙翼齊飛”的成熟期。
1.思維升級,以音樂為名的“二次革命”
基于當時全國已有30多家類型化音樂廣播的態勢,音樂之聲從升級視野、全面進化入手,用“加減乘除”創新思維,大力改造自身。“加”就是大力提升品牌美譽度,增添更多的音樂元素,特別是國際元素;“減”是追求音樂零距離,讓聽眾或藝人直接參與到各項音樂盛事中;“乘”是兼顧亞洲視野與國際指標,展現出嶄新的國際化魅力;“除”就是去除冗長繁雜的包袱,實現律動滿載的聆聽感受。
2.視野升級,增添音樂廣播的國際性
音樂無國界。過去有人認為,大陸的流行音樂比港臺落后5年,而港臺又比西方落后5年。在這次全新改版中,音樂之聲擴大視野,囊括全球各國重要流行音樂榜,推動大陸流行音樂向國際化邁進,讓大陸聽眾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聽眾同步感受流行音樂的發展脈動。
3.藝人合作升級,打造音樂立體平臺
音樂之聲利用自身的傳播平臺,團結和集合了整個流行音樂界的藝人。在音樂之聲,藝人們可以整點報時、推介歌曲,還能參與音樂之聲的大型活動,進行演出,展示才藝。音樂之聲此時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廣播頻率,已經進化為扶植藝人成長的重要立體化平臺。
4.品牌升級,優化創新品牌運營
在已往“中國TOP排行榜”“我要上學”大型公益活動的基礎上,音樂之聲又重磅推出了“全球流行音樂金榜”,年度三大品牌活動的架構由此形成。
“全球流行音樂金榜”是由音樂之聲發起、全球華語廣播電臺及流行音樂電臺自愿加入的合作組織,旨在整合各方資源與優勢,共同推動華人音樂的成長與發展。創始會員臺包括音樂之聲、City FM城市之音(四川、山東)、臺北之音Hit FM聯播網、洛杉磯KAZN1300中文電臺等11家全球優秀華語電臺,覆蓋全球近14億華人聽眾。2010年1月3日起,音樂之聲每天中午12點到2點播出“全球流行音樂金榜”節目,音樂之聲與這些會員臺互換資源,同時播出每周集體投票的音樂榜單。2011年3月在臺北“小巨蛋”舉辦的盛況空前的“全球流行音樂金榜”首屆頒獎晚會,成為了中央電臺首次在臺灣舉辦大型活動的成功范例。
“中國TOP排行榜”品牌形象再度升級。排行榜過去主要是圍繞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做活動,現在各類活動輻射到許多新崛起的城市,品牌形象擴散力大增,城市合作伙伴大增。
音樂之聲與多家唱片公司合作深入,分享演藝資源與經驗,發展藝人經紀良好關系,開展跨行業、跨地區的演藝合作,實現資源最大化。音樂之聲的臺歌和LOGO伴隨著《暢游中國》、《明星好忙》等節目在許多電視臺播出。
音樂之聲每四天一場品牌活動,全方位推動了音樂之聲的品牌建設。如,2009年的“暢想中國”、“全國優秀流行歌曲創作大賽”、“憑什么拯救音樂”、“杭州校園演唱會”、“電影嘉年華”、《變形金剛》首映會、北大校園演唱會、《哈利波特6》首映會等;2010年“我要上學”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14場活動等。
2010年5月,權威雜志《國際廣告》公布了“2010中國理想品牌大調查”消費者最喜愛的媒體前十強,中央電臺音樂之聲榮獲了“消費者最喜愛的音樂類廣播媒體”第一名。
5.慈善升級,堅守媒體公益信念
從2003年發起“我要上學”大型公益活動后,音樂之聲始終關心、資助貧困兒童,堅守公益媒體的信念。以2010年音樂之聲助學行動為開端,音樂之聲升級公益行動,一對一地幫扶貧困孩子,每一位獲得資助的貧困孩子都將獲得3年幫助,每人每年可以獲得1200元生活費,截至2010年共有4901位小朋友受到音樂之聲的幫助。此外,2010年“中國TOP排行榜”的年度頒獎盛典恰逢玉樹地震,音樂之聲在晚會現場為災區募捐了2000多萬元人民幣,受到各方好評。
2009年在“春蕾計劃”實施20年之際,音樂之聲榮獲了全國婦聯頒發的“中國兒童慈善獎”。2011年6月,音樂之聲又榮膺全國婦聯頒發的“中國兒童慈善獎——突出貢獻獎”,音樂之聲是獲此殊榮的唯一媒體。
6.活動升級,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品牌影響力倍增
從2009年至今,音樂之聲品牌活動全面升級,不僅策劃組織音樂活動,還參與電視節目制作,演出歌舞劇,每四天就有一場活動。每年推出“校園行”“音樂狂歡節”“音樂星勢力”“樂隊龍虎榜”等系列活動,同時舉辦了《哈里波特6》《哈里波特7》《變形金剛》《藍精靈》等電影首映禮。由音樂之聲全體主持人排演的話劇《大大大明星》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此外,音樂之聲還承辦了中央電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等主辦的各類大型活動,其中包括慶祝人民廣播事業70周年的綜藝晚會、交響音樂會、流行金曲晚會、相聲晚會、戲曲晚會等共7場系列晚會,以及“全國十佳DJ大賽”等。
7.經營升級,事業與產業共同推進
2009年隨著央廣智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央廣智庫)的成立,音樂之聲的觸角向產業延伸,涵蓋了演藝、會展、主持人經紀等領域,整個公司的運營圍繞音樂之聲平臺進行,正努力打造音樂文化產業集團。2011年以來,央廣智庫陸續組織了“唱響中國”、“唱響沈陽”、孟庭葦演唱會、拉薩雪頓節開幕式等與音樂相關的演藝活動。
三、“平臺云化”,領先音樂廣播的未來時代
2012年,音樂之聲將迎來十周年慶典,即將進入下一個十年征途。
愛因斯坦曾說:邏輯可以使我們從A到B,而想象力使我們云游四方。展望未來,音樂廣播必須充分利用人類最新科技成果,布局“移動、隨取、海量和智能”的多元音樂傳播平臺,音樂廣播也將進入平臺云化時代。
移動,讓音樂無處不在;隨取,讓人們能夠隨心獲取音樂;海量,將打破傳統音樂廣播的有限數據庫,通過新興科技提供呈幾何級數增長的音樂資源;智能,正如時下極度細分化的網絡憂傷音樂電臺、星座音樂電臺等,基于科技成果提供的傳播平臺,基于海量的音樂庫存,實現個性化訂制,編配出個人化的音樂頻率。
音樂之聲的下一個十年發展期,將不僅僅依靠現有的傳統廣告平臺,還將著眼未來音樂產品的開發,以互聯網平臺和其他最新技術為助力,云化發展平臺,讓類型化音樂廣播的未來成為無限體驗的音樂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