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利益 曹璇
當前,我國已經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速公路大國,高速公路的興起和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穩步發展。然而,伴隨著我國高速公路交通事業發展而來的是,交通發展硬件設施的相對滯后、安全防護措施相對陳舊等問題,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諸如交通事故發生率、死亡率呈逐年遞增趨勢等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如何保證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安全、穩步發展成為了工程師們亟待面臨的挑戰,李正順高工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為公路交通事業的進步做出了的貢獻。
從機械設備研究到公路設施開發
李正順現為機械設計高級工程師,今年恰好逢知天命之年。他1982年畢業于北京塑料工業學院,之后又繼續深造,1990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
因為深厚的專業素養及對科學的熱愛,李正順畢業后,先后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及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過。早在中科院的工作期間,他就參與了正負電子對撞機改造、探月工程等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設備研制工作,積極調動智慧,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做出了優異的成績,由他參加的科研項目曾多次獲得國家的各類獎項。調入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新橋公司以后,良好的科研氛圍、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更使得他從此有了充分發揮才智和工作熱情的廣闊天地。
李正順主要從事公路設施及橋梁檢測裝置與設備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經他設計的一系列護欄項目為我國的交通安全設施領域帶來了嶄新的思路和局面。因為有在北京塑料工業學院求學的經歷,他在護欄設計與研發的過程中特別注重選用新材料、新工藝,而且對親自設計的安全設施所選用的材料擁有獨到見解。因為我國是塑料和橡膠材料的生產、使用大國,同時每年又有大量的各種廢塑料、廢橡膠輪胎產生,在處理這些廢棄物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倘若處理不當又會帶來環境污染方面的問題。李正順注意到了充分利用這一類可再生資源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因此長期致力于將這些廢舊材料應用于公路安全設施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效果,既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又有效減少了這些難以消化的材料對于生態環境的污染。
李正順的創舉不但在實踐應用中獲得了推廣和肯定,而且是他在護欄設計理念上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加強護欄對“人”的引導和保護的觀念的體現。他的設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護欄的“護”與“欄”的功能,體現了他從“以人為本”角度出發的創新型思路,而他也因為孜孜不倦地在此領域內的探索和努力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
努力開拓,研發符合我國國情的護欄裝置
這些年來,隨著各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建成與投入使用,我國的公路運輸能力在呈逐年穩步增長趨勢,交通量也隨之快速增加,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是交通事故及交通事故死亡率長期居高不下,我國在成為公路大國的同時也成為了交通事故大國。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歷年發生的交通事故總數中,路側事故約占到30%的比例,由于車輛沖出路外一類的事故墜落陡崖或高橋的路側事故更是占到重大惡性交通事故的一半。由此可見提高和改善路側安全設施、特別是護欄安全性的重要性。所以在高速公路路側及中央隔離帶設置安全、有效的防護設施,對保證司機及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作為專門研究交通、公路領域的高級工程師,李正順充分認識到了提高、加強路側護欄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將全部心血和才智都投入到了改善我國高速公路路側安全防護設施條件、改變路側防護設施形式單調、安全性差的現狀上面。
李正順認為,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國處理交通事故的方式一般都傾向于事后追究駕駛人員的責任,然而卻忽視了導致事故發生的潛在和間接因素,即涉及到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設施的狀況與設置。我國自從1986年開始修建第一條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以來,公路護欄一直采用W護欄板,與國外交通發達的國家相比對護欄的研究、開發仍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在實際研究、設計當中,李正順堅持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和開發符合我國國情的各類型護欄,以滿足我國高速公路事業飛速發展的需要。
李正順在設計路側安全設施時,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特點。他采用了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寬恕型設計理念”,首先注重預防為主,重視加強護欄對司機的視線引導性,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并且盡可能地降低事故發生后造成的損失及事故對人身的傷害。為此,他充分借鑒了國外的先進經驗,以“節能環保”為核心,結合了我國的具體國情與行業標準,從技術層面上設計出了多種防撞護欄,其中的“滑動護欄”已經先后在湖北麻武高速、吉林吉草高速等路段進行了試驗安裝。
“滑動護欄”即“滑動式交通防撞護欄”,是李正順專為我國各類高危路段開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適用于我國各類事故多發路段路側及場所,例如:公路路側護欄、中央隔離帶護欄、橋梁護欄、立交橋護欄、車人分行道、隧道、地下車庫、山區公路、收費口及其它需要防止機動車沖出車道的地方。其原理是通過改變事故車輛與護欄之間的摩擦力,使事故車輛前進的方向得到矯正,從而避免事故車輛出現橫向打轉、翻滾等狀況乃至與正常行駛的車輛相撞、發生二次事故。這種“滑動護欄”是基于全新的設計理念開發的,其具有非常強的能量吸收功能以及導正車輛的功能,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的具體需要調整顏色與形式,避免了長距離的單調形式令司機出現視覺疲勞現象。同時,滑動防撞護欄可采用廢舊橡塑材料通過再生利用為防撞護欄的滑動彈性轉子材料,符合了我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基本政策。
長期以來,我國高速公路的護欄形式一直以波形為主,李正順設計的“滑動護欄”一改過去的單調形式,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并且在安裝后得到了當地媒體、業內人士及普通群眾的一致好評。最重要的是,旋轉轉子式防撞護欄有效避免了由于現在的公車行路速度越來越快、行車密度越來越大等原因,以及冰雪、司機疲勞駕駛等自然或人為因素可能會導致的車輛偏離正常行駛車道、侵入路中央隔離帶或路側一類的交通事故,將事故的傷害性降到了最低。積極創新,用滿腔熱忱擁抱生活
參加工作多年來,李正順一直在堅持發明、創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前進。因為善于鉆研和探索,迄今為止他已在多個領域擁有了20多項發明專利,其中僅在2011年申報的就包括“基于×射線的橋梁拉吊索檢測裝置”、“瀝青添加劑定時定量添加裝置”、“點滴流量精確控制裝置”、“旋轉轉子式防撞護欄轉子材質”、“旋轉轉子式防撞護欄轉子外觀”、“旋轉轉子式防撞護欄轉子結構”、“旋轉轉子式波形護欄裝置”等七項專利。他研發的一系列高速公路安全設施不僅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而且對提高和改善我國的高速公路設施、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積極貢獻。
作為項目負責人,李正順主持并完成了在交通運輸部的科技項目一基于循環經濟模式的麻武高速公路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子課題“新型滑動式交通防撞護欄應用技術研究”,在實踐和應用方面達到了出色的效果。而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科研創新方面,因為他熱愛生活,善于在生活、在藝術中發現和創造美,對書畫有極高的鑒賞和藝術造詣,所以對藝術境界的追求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畫風揮灑自如,汲取了傳統筆墨的特色與西洋繪畫技巧的運用,在藝術上也堅持了繼承傳統和發揚創新并舉的追求。他的不少書畫作品也已得到發表和獎項認可。
如今的李正順不僅擔任本職工作,還兼任了中科院文聯理事、中國科學院美術協會理事等職務。他把擁抱生活和藝術的熱情帶到工作當中,積極創新,設計出的路側安全設施不僅功能完善,而且帶給人“美”的享受。在李正順的世界里,科研工作和藝術追求共同構成了他的人生夢想,因為這份積極的熱情和追求,我們有理由相信并祝愿他在未來獲得更為輝煌的成就,實現科研事業與藝術理想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