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為,黃澤春,晏丹,張安利
隆鼻術是美容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隨著美容整形技術的日趨成熟,人們對鼻部整形的美學要求逐步提高。“L”形假體置入是目前最主要的隆鼻方式,這種假體置入后易顯現出假體輪廓,讓人很容易看出曾行假體隆鼻術,感覺不自然。筆者自2006年開始對13例鼻尖、鼻背高度尚滿意,僅有鼻根部低平或凹陷的患者,將鼻假體雕刻成紡錘形進行單純鼻根部隆鼻術,術后鼻外形自然,患者滿意度高。
1臨床資料
2006 年2月至2011 年1 月共13例行單純鼻根部隆鼻術者。其中女性12例,男性1 例,年齡19~31歲。鼻部特征:鼻尖、鼻背高度及形態良好,但鼻根部低平明顯,鼻根最低點位于兩內眥連線水平稍下,其中2例伴輕度駝峰鼻。所有病例全部使用硅膠假體。
2手術方法
以兩眉頭連線的中點和兩眼內眥連線中點間連線的中點定出鼻根部最低點位置作為假體上極[1],找出鼻骨及軟骨交界處作為假體下極。根據該長度及患者鼻根部形態確定鼻假體的長度及厚度,雕刻的假體形態均為紡錘形,長度1~2.5cm。局麻后作鼻翼小柱旁弧形切口約1.0cm,用眼科小彎剪緊貼鼻翼軟骨向鼻背中線處進行分離,分離至鼻側軟骨和鼻骨的交界處,小剪刀緊貼骨面剪開鼻背筋膜及骨膜,并以鼻骨膜剝離子分離鼻根部腔隙直至放置鼻假體上極處,整個過程中需注意分離的腔隙勿過大。腔隙分離完畢后用蚊式血管鉗輕挾假體送入鼻根部預定位置即可。
3結果
12例患者經一次手術后即取得滿意的效果。1例患者術后7天拆線時發現硅膠假體下移、使鼻骨與軟骨交界處出現駝峰,且有臺階感。經再次手術剝離腔隙、重新雕刻假體,術后用鼻貼外固定一個星期后恢復。術后經過3~12月的隨訪,所有患者術后鼻根部外觀改善明顯,鼻形自然、逼真,假體無活動及下滑,且無論外觀及輕輕觸摸,均無假體痕跡。
典型病例:某女,21 歲,鼻背、鼻尖高度尚滿意,但鼻根部凹陷明顯,置入經修剪的硅膠紡錘形假體行單純鼻根部隆鼻術。術后鼻根部明顯增高,鼻整體外形良好,效果逼真(圖1~3)。
4討論
4.1 鼻外形對人的容貌有較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鼻部美容手術越來越多,人們對于鼻外形的審美標準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傳統的鼻梁"高、挺、長、直"已不再是鼻整形醫生追求的主要目標,而鼻子所有亞單位都俱全,各亞單位間的關系協調,鼻子與面部輪廓及其他器官的和諧才是真正符合審美標準的鼻外形。鼻亞單位是形態上相對獨立、美學上相互關聯的天然綜合體的人為分區,Burget和Menick[2]在鼻重建再造中首次提出了局部解剖學亞單位的原則,即將外鼻分為鼻背、鼻尖、鼻翼、軟三角、鼻小柱等亞單位。Yotsuyanagi等[3]則明確提出了鼻美學亞單位,并指出東方人鼻解剖的美學亞單位與西方人是不完全相同的。他們認為東方人沒有西方人所謂的軟三角,而增加了眉間區這一獨立的亞單位。雖然鼻亞單位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按亞單位來進行分區的觀念都是一致的。鼻整形醫師通過對鼻各亞單位的綜合評估,可以使診斷更精確,手術實施更能有的放矢,從而達到最佳的美學效果。
4.2 筆者在臨床中經常會碰到一些鼻根亞單位較低平,而鼻尖部、鼻背外形較好的患者來要求隆鼻。此類患者的鼻根最低點位置偏下,鼻額角變銳,使鼻根部過于低平,影響了鼻的整體外形,部分患者還同時伴有輕微的“駝峰”畸形。對于這些單純鼻根亞單位平凹畸形的患者,行常規的“L”形假體隆鼻術必然會增高鼻背及鼻尖的高度,而鼻根部分的假體也要雕刻的比較厚,才能使鼻整體外形比較協調。這樣的假體置入后通常會給人一種不柔和,鼻形態生硬的感覺。筆者對這樣的患者采用紡錘形假體行單純鼻根部隆鼻術,既隆高了鼻根,改善了鼻形態的不足,又達到了自然、逼真的手術效果。
4.3 常規隆鼻手術時置入“L”形硅膠假體后由于假體的鼻背、鼻尖為一整體,在鼻尖受外力變形時,易使L型假體上端隨之活動,使鼻根部周圍的軟組織受力,而如果鼻尖部經常受到外力作用, 會使鼻根部軟組織變薄,鼻假體腔隙變大,從而導致鼻根部不固定、歪斜或出現鼻假體外露。且由于鼻背皮膚變薄經常會顯現出鼻假體的輪廓,使人看得出曾做過假體隆鼻術。蘇芳等[4]為了減少隆鼻后鼻尖部受外力作用時對鼻根部假體的影響,將L形假體的鼻頭頸部左右各楔形切除一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筆者采用的紡錘形假體行單純鼻根部隆鼻術則避免了鼻尖受力時對鼻根的影響,術后鼻根部假體不易受外力作用,且由于鼻根部軟組織一般比較厚,而假體本身也比較短小,加之大部分鼻背及鼻尖為自身組織,所以術后看不出有隆鼻的痕跡,手術效果持久、穩定。
4.4 手術注意事項:①假體材料的選擇:筆者的手術中選擇的假體都是硅膠,主要是考慮硅膠相對于膨體比較容易置入,且置入后如果出現并發癥也容易取出,較為安全;另一方面硅膠相對于膨體較為便宜,患者容易接受[5];②假體的雕刻:首先應確定假體上、下極的位置,上極一般位于內眥連線和眉內側點連線之間的中點處,也可以比該點略高,假體的下極一般在鼻骨與鼻軟骨交界點以上的位置,因為在鼻骨與鼻軟骨相接處,是鼻背的最突出點,即“駝峰”點[6]。這樣使假體位于鼻背最高點以上,比較容易固定,不易下滑。雕刻時注意假體的邊緣要比較薄,逐漸過渡,假體的腹面與鼻骨面完全貼合,不懸空。這樣假體置入后鼻外形自然連貫,無臺階出現[7]。③腔隙的剝離:筆者并沒有象常規隆鼻術一樣將鼻尖部腔隙充分剝離,而是切開皮膚后直接用眼科小彎剪緊貼鼻翼軟骨向鼻中線處的鼻側軟骨和鼻骨的交界處進行分離,以減少手術損傷。在手術當中有1例就醫者出現了假體下滑,可能是手術時假體下端腔隙分離過大,因此筆者特別強調術中需注意分離腔隙范圍不宜過大,特別是鼻軟骨與骨交接部位,此部位應略小于或等于假體最寬處以防術后假體下滑。此外,鼻根部腔隙的分離大小也要適中且對稱,腔隙分離過大鼻假體容易歪斜,不易固定;腔隙分離過小局部張力比較大,而且置入較困難。
隆鼻術是常見的美容手術,個性化設計是其關鍵,紡錘形假體單純鼻根部隆鼻術對于一些鼻背、鼻尖條件良好,但鼻根部低平者,具有很好的手術效果,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艾玉峰,柳大烈.美容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23.
[2]Burget GC, Menick FJ.The subunit principle in nasal reconstruction[J]. Plast Renconstr Surg,1985,76(2):239-247.
[3]Yotsuyanagi T, Yamashita K, Urushidate S,et al. Nas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esthetic subunits in Orientals[J]. Plast Reconstr Surg,2000,106(1):36-44.
[4]蘇芳,王一丞,黃應霞,等.假體隆鼻術后影響鼻活動度的因素及對策[J].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9,15(3):206-207.
[5]伍錦華,艾玉峰.隆鼻材料的特性及應用現狀[J].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6,17(2):124-126.
[6]潘寶華,艾玉峰,郭樹忠,等. 隆鼻術中固態假體雕刻技巧[J].中國美容醫學,2001,10(3): 225-226.
[7]王文俊,何琪,邵小萍等.固體硅膠假體隆鼻術的雕刻技巧[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7):930-933.
[收稿日期]2011-09-10 [修回日期]2011-11-22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