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金東一,何東鎬,朱燦,張華彬,安棟顯,張平
[摘要]目的:通過顴骨縮小手術在面部改型方面的臨床實踐應用,探討總結手術經驗,進一步提高手術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120例顴骨縮小術的臨床資料。結果:術后隨訪3月,所有患者均恢復良好,術后顴骨縮小程度、面部輪廓改善滿意。結論:顴骨縮小手術對面部改型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顴骨縮小;整形;手術
[中圖分類號]R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025-0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duction plasty of malar bone
WANG Yong,JIN Dong-yi,HE Dong-gao,ZHU Can,ZHANG Hua-bin,AN Dong-xian,ZHANG Pi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Shenzhen Sunshine Hospital,Shenzhen 518008,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pproach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duction plasty of malar bone on Face remodeling, to summarize operative experience, for improvming operative curative effect.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120 operation on reduction plasty of malar bone.ResultsFollowed up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y well, reduction degree of malar bone and face outline were both satisfactory.ConclusionsReduction plasty of malar bone is effect on Face remodeling.
Key words:reduction plasty of malar bone; curative effect; clinical experience
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面部的骨骼形態,東方民族傳統以“瓜子臉”為美,但有相當部分人因顴骨肥大表現為顴突和顴弓高凸而影響面部形態美觀[1],加之整形美容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這部分人群開始要求手術縮小肥大的顴骨以改善臉型。針對這部分人群,為進一步提高顴骨縮小的手術效果,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筆者回顧性分析了自2005年6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完成的顴骨縮小手術120例,結果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120例患者中,女性107例,男性13例,平均年齡28.3歲,最大38歲,最小16歲,所有患者均具有強烈的手術要求,且確實存在顴骨肥大體征,所有患者均行顴骨縮小術,其中冠狀切口入路11例,口內切口入路23例,口內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16例,口內加耳前切口入路70例。
1.2 手術方式
1.2.1 冠狀切口入路[2]:取雙側耳屏上方平行于額顳部發際內側約6cm做頭皮冠狀切口,在顳深、顳淺筋膜脂肪墊層進入至骨膜下暴露顴突及顴弓,用來復鋸在顴骨根部及顴弓遠端楔形截骨,使離斷骨塊內旋、上移,并用鋼絲或鈦板固定。
1.2.2 口內切口入路[3]:取雙側唇頰溝處粘膜切口長約4~5cm,切開骨膜暴露顴突,用磨鉆及骨銼磨削較肥大的顴骨, 保持雙側對稱。
1.2.3 口內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4]:切口同口內入路,在骨膜下暴露顴突及顴弓,在顴骨根部作“L”形截骨,能使上頜竇暴露,并在顴骨下緣近根部作平行于“L”形截骨線短臂的截骨去除0.5cm×1.0cm 骨塊一片,使顴骨內陷、下移。同時用細長柄擺動鋸在顴弓遠端鋸開骨皮質并使之青枝骨折,顴骨根部斷端用鋼絲或鈦板固定。
1.2.4 口內加耳前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5]:手術方式與口內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基本一致,只是在顴弓遠端青枝骨折有所改進,在耳前作1.0cm 切口垂直鈍性分離至骨膜下暴露顴弓遠端,用直骨鑿鑿斷皮質骨使之青枝骨折。
2結果
本組120例,所有患者傷口均愈合良好,無皮下積液,感染等異常。無術中嚴重出血病例,其中31例患者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面神經、三叉神經損傷,但均于術后3月左右自行恢復,無明顯后遺癥,所有患者術后3個月復查,外觀改善均較滿意。
3討論
3.1 臉型,顧名思義,就是指面部輪廓的形狀,主要由下1/3 的下頜角、中1/3 的顴骨及上1/3的額頭三部分構成基本輪廓,是影響影響臉型的重要因素,而顴骨在整個臉型中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是決定臉型的基礎結構。臉型有許多種,各個民族的審美標準也不一致,如東方民族均以“鵝蛋”或橢圓形臉型為美,但有相當部分人因顴骨肥大表現為顴突和顴弓高凸而影響面部形態美觀,隨著審美意識的提高和整形美容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要求行顴骨縮小術以美化臉型。為進一步提高手術效果,筆者對120例顴骨縮小手術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了部分經驗,現簡述如下。
3.2 手術方式的選擇對美容手術治療效果至關重要,目前顴骨縮小手術主要存在四種方式:經冠狀切口入路術、經口內切口入路術、經口內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及經口內加耳前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四種方式各有利弊[6],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要求及手術目的靈活選擇。經冠狀切口入路術,具有暴露范圍大、截骨較確切優點,但創傷較大,恢復慢,術痕明顯,且易形成瘢痕性脫發等弊端。經口內切口入路術,因術中暴露范圍小,創傷小,但截骨不確切,因而多應用于輕度顴骨肥大且只有顴突高凸的患者,且術后較易復發。經口內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兼顧了上述兩種手術的優點,但此術式顴弓遠端青枝骨折操作較難,且受器械限制,因而較難普及。經口內加耳前切口入路的“L”形截骨術具有暴露范圍小、創傷小、截骨確切、操作簡捷,且術后腫脹輕、恢復快等優點,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術式。
3.3 選擇了恰當的術式是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手術相關的準備及操作也不容忽視。術前準備[7]主要包括:①完善術前常規檢查,主要包括:血、尿、大便常規,肝腎功、血糖、凝血系列、心電圖、腹部彩超及胸部正側位片等項目;②針對手術的特殊檢查,例如顴弓正側位片,了解顴骨體與上頜竇之間的解剖關系,必要時行三維CT檢查進一步明確顴骨肥大情況;③術前3天用復方硼砂溶液漱口,外切口需要用1:1000新潔爾滅泡洗頭皮;④女性應避免月經期手術;⑤存在口腔感染源,如齲齒、牙周炎和口腔潰瘍等需推遲手術,先消除感染源。術中注意保護面神經、三叉神經,注意止血,避免術后因神經損傷致皮膚感覺障礙、因出血至皮下積液、刀口感染。術后處理[8]可影響手術效果及恢復,恰當的術后處理可提高手術效果,促進術后恢復,主要包括:術后6h開始用漱口液漱口至7日后拆線,術后常規抗炎治療3~5 天;適量給予小劑量地塞米松靜脈滴注,以促進消腫;引流條于術后48h撥除,面罩加壓包扎5~7天。注意少食辛辣食物,盡量流質或半流質飲食,3月內避免用力咬硬物,避免面部美容按摩,揉搓術區。
[參考文獻]
[1]陳亮,李世榮,金東一,等.11例面部改形術分析[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3,14(6):312.
[2]夏德林,歸來,張智勇,等.方臉綜合改形術[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4,22(3):201.
[3]林衛,李世榮,毋巨龍,等.口內外聯合小切口下頜角肥大整形術[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1):50.
[4]鄭鍵生,柳大烈,吳景泉,等.口內入路鉆鑿法截骨矯治下頜角肥大[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3):289-291.
[5]吳一,李偉,鄧穎,等.口內入路下頜角弧線形截骨術[J].中國美容醫學[J],2006,15(10):1163.
[6]歸來,鄧誠,張智勇,等.口內入路L形截骨術矯正高顴骨[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2,18(5):288-290.
[7]祁佐良,董佳生,張余光,等.顴骨、顴弓縮小整復術的臨床研究[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1,17(3):135-138.
[8]馬福順,陳宗基,袁永勝,等.截骨法高顴弓整形術[J].整形再造外科雜志,2004,1(3):140-143.
[收稿日期]2011-07-10 [修回日期]2011-10-12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