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莉,劉靜宇,陳碧玲,胡科鋒
[摘要]目的:為了了解2010年廣州進出口的化妝品微生物污染情況。方法:按照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版)微生物學部分要求,對化妝品的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計數、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糞大腸菌群5個項目進行檢測分析。結果:2010年廣州共檢測6601份進出口化妝品,檢出18份不合格樣品,合格率為99.73%。在不合格樣品中,18份樣品全部菌落總數超標,其中1份樣品同時檢出霉菌超標,2份同時檢出綠膿桿菌。香水類和口腔衛生用品類的衛生情況最好,合格率達到100%。結論:總體來說,2010年廣州進出口的化妝品產品衛生狀況良好。
[關鍵詞]廣州;化妝品;微生物污染
[中圖分類號]TQ6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132-03
Study on microbiologically contaminated cosmetics imported and exported from Guangzhou in 2010
LING Li,LIU Jing-yu,CHEN Bi-ling,HU Ke-feng
(Guangdo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Guangzhou 510623,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cosmetics imported and exported from Guangzhou in 2010.MethodsAccording to the <
Key words:Guangzhou;cosmetics;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化妝品是指以涂擦、噴灑或其他類似的方法,散布于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化妝品的需求程度越來越高。中國巨大的化妝品消費市場吸引了大量國外的化妝品品牌。在廣州的消費市場,洋品牌的化妝品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而占據出口份額的多數化妝品品牌也具有著名跨國公司背景。為了解如此眾多的化妝品品牌其衛生狀況如何,從而保證消費者的利益,現對2010年廣州口岸進出口化妝品的微生物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樣品來源:2010年從廣州口岸進出口的化妝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
1.2樣品種類見表1。
1.3檢驗項目及方法:依據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版)第4部分微生物檢驗方法對樣品進行細菌總數、霉菌和酵母計數、糞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共5個項目的檢測。
1.4結果判定標準:依據GB 7916-1987,眼部、唇部、口腔粘膜用化妝品以及嬰兒和兒童化妝品細菌總數不得大于500 cfu/g(mL),其他化妝品細菌總數不得大于1000cfu/g(mL),霉菌和酵母不得大于100 cfu/g(mL)。每毫升或克產品中不得檢出糞大腸菌群、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1.5 統計學方法:對進口及出口的化妝品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和分析
2.1 合格率統計:在6601份樣品中,總共檢出18份陽性樣品,合格率達到99.73%,其中香水類化妝品和口腔衛生用品的衛生質量最好,合格率達到100%。其次為發用類和膚用類的化妝品,合格率分別為99.90%和99.55%。化妝品原料及半成品共檢出4份不合格樣品,合格率最低,只有96.97%(見表2)。
2.2 不合格樣品的構成比例:18份陽性樣品中,全部樣品菌落總數超標,有1份樣品同時檢出霉菌計數超標,有2份同時檢出綠膿桿菌。陽性的進口樣品中,全部樣品菌落總數超標。而出口的陽性樣品中,有1份樣品同時檢出綠膿桿菌(見表3)。
2.3 不合格樣品的進出口比例(如圖1):在18份不合格樣品中,進口樣品有11份,占不合格樣品的61.11%,出口樣品5份(27.78%),2份技術咨詢樣品(11.11%)。在1836份進口化妝品中合格率只有99.40%,而4720份出口化妝品中合格率達到99.89%(見表4)。對進口及出口化妝品的總檢測份數與檢出份數進行統計學分析,(χ2=13.21>χ2(0.01)=6.63,P<0.01),兩組數據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化妝品與人體表面各部位密切接觸,一旦受到微生物污染,將對人類構成安全威脅。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歐盟2003年建立了非食品危險產品快速預警系統,受微生物污染的化妝品因危及人體健康屬于快速預警系統的產品之一[2]。從2005~2008年,歐盟每年宣布從市場召回受微生物污染的化妝品數量逐年上升[3]。我國質檢總局從2005年開始每年制定進口化妝品檢驗的監控計劃,在各口岸對進口化妝品實施把關檢測。由此可見,化妝品受微生物污染的情況不容忽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6601份檢測樣品中,共檢出18份陽性樣品。其中18份陽性樣品菌落總數全部超標,1份同時檢出霉菌計數超標,2份同時檢出綠膿桿菌,總合格率達到99.73%。在1836份進口樣品中,有11份陽性樣品,全部菌落總數超標。4720份出口樣品中,檢出5份陽性樣品,其中1份同時檢出綠膿桿菌。總體來說,2010年廣州口岸進出口的化妝品衛生狀況良好。
進口化妝品的合格率(99.40%)稍低于出口的化妝品(99.89%),不合格率主要是菌落總數超標。由于化妝品的成分復雜,尤其是添加了特殊物質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妝品由于多含有天然植物提取成分,營養豐富更容易引起微生物的生長。進口化妝品受長途運輸環境、保存條件的影響以及多重的分銷環節,產品需經過較長時間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水分含量大的化妝品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導致品質下降。同時也不能排除不法商人利用國人推崇“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的消費心態,將品質參差的化妝品進口到國內市場,魚目混珠以賺取暴利。從本次調查數據來看,國產化妝品的衛生品質并不比進口的差,國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自己的化妝品。
本次調查結果與其他的調查結果相似[4-5],綠膿桿菌仍然是在受微生物污染的化妝品中最常被檢出的致病菌。這是由于綠膿桿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潮濕環境下可長期生存,因此含水分較多的化妝品原料及成品均極容易受到污染。綠膿桿菌對燒傷、燙傷等受損的皮膚可引起感染,嚴重時可引起敗血癥,也可使受感染的角膜潰瘍并穿孔,導致失明。因此,在化妝品中不可檢出綠膿桿菌,在化妝品的防腐試驗中,也是必須嚴加控制的質控菌株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化妝品除了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發生一次污染[6],在樣品啟封后、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發生污染,如非擠壓式的膏霜類化妝品,使用者手部接觸化妝品后將微生物帶入,空氣中的微生物落入以及化妝品中的防腐劑功效失效而無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長。啟封后使用過的化妝品受微生物污染的幾率高于沒有開封的化妝品[7]。個人使用的化妝品由于使用時間較長,發生二次微生物污染的情況較美容院的嚴重[8]。因此,防止化妝品的二次污染對于預防化妝品的不良反應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郁慶福,蔡宏道,何曉青,等.現代衛生微生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16-118.
[2]Keeping European Consumers Safe Annual Report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 RAPEX 2008. European Commission (2007).
[3]M. D.Lundov* and C.Zachariae Recalls of microbiologically contaminated cosmetics in EU from 2005 to May 2008[J].InterJ Cosmet Sci,2008,30:471-474.
[4]Wong, S.,Street, D.,Delgado,S.I.ect.Recalls of foods and cosmetics due to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reported to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J]. J. Food Prot. 2000, 63:1113-1116.
[5]林 萍,黎 薇,張萬里,等.5867份化妝品微生物污染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5,15(7):843.
[6]章真真,陸建林,彭建兵.化妝品生產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控制[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1):16-18.
[7]Behravan, J.,Bazzaz, F.and Malaekeh,P.Survey of bacter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cosmetic creams in Iran (2000).Int J Dermatol,2005,44:482-485.
[8]朱紫杭,周煥寧,盧嘉明.化妝品微生物二次污染研究[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2):50-51.
[收稿日期]2011-09-20[修回日期]2011-10-16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