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寧榮

[摘要]青花瓷以其幽靚明凈、素潔雅致、嬌而不艷的獨特風格獨樹一幟,成為東方中國的代名,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古人曾對青花瓷作過這樣評價:“以青為貴,彩品次之”,“五彩過于華麗,殊鮮逸氣 ,而青花則較五彩雋逸”。現代陶藝作品大量融入青花元素,廣泛運用青花技法,形成的青花綜合彩等藝術新作,使得青花這一傳統色彩和技藝煥發出新的藝術表現生命力,成為現代陶瓷藝術的新寵。
[關鍵詞]青花瓷 圖案款識 現代陶藝 藝術創作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 l u e a n d w h i t 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釉下彩的一種。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目前發現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的(也有學者稱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現在元代;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種。
青花瓷以其幽靚明凈、素潔雅致、嬌而不艷的獨特風格獨樹一幟,成為東方中國的代名,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古人曾對青花瓷作過這樣評價:“以青為貴,彩品次之”,“五彩過于華麗,殊鮮逸氣,而青花則較五彩雋逸。”我國古代青花瓷,繪畫裝飾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圖案款識種類繁多,各個時期的款識均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根據青花瓷款識的形式、種類來看,主要可分為紀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贊頌款和紋飾款等五大類。
紀年款青花瓷上,用寫、刻、印等方法標明瓷器燒造年代的款識。我國古代瓷器款識,以紀年款為主,紀年款又分帝王年號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號的干支款兩類。如明代永樂年間,在青花瓷上開始出現紀年款,篆書字體飄逸流暢,邊飾蓮瓣紋。宣德款端莊剛勁;成化款鐵劃銀鉤,釉面有云蒙氣;嘉靖款筆畫粗重,勁中藏秀。前人曾將明代紀年款歸納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五句話。清代康熙款字體工整,青花料色明麗;雍正款楷書蒼勁有力,格式講究;乾隆、嘉慶、道光款多為篆體,字體排列緊密,猶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識中“江西瓷業公司”款較多,楷書秀逸,其中還有英文款識“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標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體草率,書寫得很隨意。
吉言款書寫含有吉祥寓意的詞句,民間青花瓷上常普遍見到。字體多為行草,瀟灑飄逸,一氣呵成。“福壽康寧”、“長命富貴”、“萬福攸同”等語句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以典雅的堂名、人名書寫在瓷器上,作為私家收藏的標志。有“浴硯書屋”、“若深珍藏”、“白玉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贊頌款寄托了陶瓷藝術者對瓷器的喜愛之情,如“玉石寶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歷史悠久,是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潔白光潤,“玉”就只能屈居為“弟”了。
紋飾款又叫“花樣款”,以簡練的圖案裝飾器底,為民間青花瓷的特色款識,與篆刻中的“肖形印”有異曲同工之妙。圖案有博古圖、暗八仙、八吉祥等。紋飾款中的“豆干款”為菱形框架結構,猶如現代建筑中的高樓大廈,是民間作坊的記號,又叫“花押”。
也許有人很不理解,青花──不過是青白兩色的瓷器,怎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可就是這一青一白的黑白體系蘊含了更深的象征和寓意。這種色彩觀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思想以及審美觀念的影響下形成的,作為一種象征手段不斷加以延伸,拓展了它的內在性質,從而形成了我們民族特有的“尚藍情結”。青花瓷帶給觀者的是撲面而來的簡凈雅逸之氣。青花中的白色不是單純的白色,在釉里摻了釉果礦,以還原焰燒成,取得白里泛青如玉的白色,因而體現出玉的質感。透射出簡潔純凈,高雅飄逸的藝術魅力。在當今這樣一種浮躁的社會風氣下,青花猶如一股清泉,驅走了夏日驕陽,帶給人一縷清新與愜意。
那么青花這種古老的藝術元素怎樣運用在現代陶瓷設計中呢?或者說在現代審美趨向下青花如何才能具有一種現代意味?
藝術創作活動不同于科學活動,“科學是我們,而藝術是我”,藝術強調個性,對于陶瓷藝術創作來說,個性化的語言特征是陶瓷藝術獨具的顯著特征。對陶藝作品而言,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內容。一切作品形式都圍繞著作品內容展開,內容也限定了形式表現的語言和方式;對作品形式美感的把握與表現,體現了陶藝家對內容的認識分析及表達能力,并通過釉面、胎面、彩面等載體來表達創作者的創意和想法。因此陶瓷藝術家在創作中應充分理解和把握這一特性,充分展示不同材質的個性,以達到富有魅力的藝術效果。
在現代陶瓷設計作品中,其色彩個性一般主要表現為豐富多樣的色彩美感,往往是多媒材、多工藝、多技術、多因素的綜合體,進而表現在陶瓷設計中的色彩形態也比較廣泛而又復雜。在現代陶藝設計中運用青花藝術,是現代與古典的碰撞結合。青花運用到現代陶藝設計中必須遵循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這一原則。由于青花與現代常用的各種色彩材質相比,有著不同的分子結構和本質屬性,反映在外表也有不同的肌理和質地,所以給人的視覺感應力也大為不同,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不同的感受,同時也賦予了青花不同的情感。盡管青花原本是一種較單純的色彩,但是當青花與艷麗的現代綜合裝飾結合時,它會顯得清新而純潔,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高 潔”;當青花與淡雅的現代綜合彩結合時,它就變得濃郁而深沉;當青花與現代陶藝相結合時,它也會變得時尚而個性;當青花運用在傳統綜合彩當中,它則顯得高貴而典雅。因而青花應用到現代陶瓷藝術中,勢必會給現代陶瓷藝術作品賦予新的內涵和意想不到的藝術表現力。
青花的應用,必須講究技法。技法是指在現代陶瓷設計中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和工藝技法將青花運用到現代陶藝設計中。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殊性,所以現代陶瓷設計的表現手段也就呈現出與其他門類藝術不同的鮮明個性特征。如果說材料是青花綜合彩物質基礎的話,那么工藝技法則是青花綜合彩物質基礎提升為精神品質的手段,是青花綜合彩內涵和形式美表達的藝術語言。青花的青色在現代構成的語言環境中更加突出彰顯個性,隱含了作者對傳統的追朔,表達了作者對傳統與創新的認識。而青花的應用必須講究節奏和韻律。“節奏和韻律的本質是一致的”。裝飾藝術中的節奏可以表現為圖案中的連續,與節奏的表面形式性相比,韻律具有內在性,它是由節奏所表示的精神旋律。在一些現代陶藝設計作品中,作品的韻律感具體表現為紋飾形狀的重復、尺寸的重復以及不同形的重復線的變化等形式。以不同形態、不同方式展現在作品中的最基本節奏元素:輕重、強弱、高低、濃淡、快慢、長短、緩急、起伏、動靜、舒頓、疏密等,這些元素的巧妙組合,使得作品存在著音樂一般的精神氣質和力量。如青花綜合裝飾《藍風系列》作品中,以青花為主,多處點綴紅色三角形小點,青花描繪的纏枝菊花與幾何形圖案邊飾交疊錯落,幾何紋飾構架多樣,花葉疏密有致,簡繁結合、大與小、黑與白、強與弱、急與緩、起與伏、動與靜,這一切的對比產生出強烈的節奏韻律的美感。堪稱青花運用于現代陶藝設計中的典范。
隨著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青花在現代陶瓷藝術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尤其是青花綜合彩已經初現巨大的發展前景和空間,其表現方法和工藝技法正在不斷的更新和發展。青花與泥坯處理技法的結合,與釉料處理技法的結合,與其他新的彩飾工藝的結合等新的結合體,也在不斷涌現,極大地豐富了青花綜合彩的語言。
青花,這一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色彩,正以其潛在的視覺感應力和獨特的情感感召力,在現代陶瓷藝術領域得到傳承和發揚,綻放出絢麗奪目的時代藝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