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從事陶瓷釉上彩繪的藝術工作者都有過這樣的煩惱:已使用過的油料畫筆如暫時不用時,不知如何保管。當畫筆的油性已經揮發,筆頭和筆尖就會結成又干又硬的一撮,如果重新清洗、稀釋,不僅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浪費稀釋的油料,而且這支畫筆也無法恢復到以前精細柔軟好用的狀態。為此不得不更換畫筆,如此一來既浪費了金錢,又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也影響了藝術家創作時的心情。
日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寧勤征經過摸索,終于研發出一種陶瓷油料畫筆的“保鮮”技術,使得景德鎮從明代開始的釉上彩繪油料畫筆保管方法產生了歷史性的革命。據悉,他將為這項技術申報實用新型專利,也希望所有同行能夠共享該成果帶來的便利,推動景德鎮陶瓷藝術朝著科學和可持續方向健康發展。
在寧大師的工作室里,記者見到了他的發明成果:在一個木制盒子里,整齊擺放著數十支使用過的油料畫筆,它們的筆尖濕潤、柔軟,取出后可立即用于創作。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其實這是一個極具技術含量的保管盒;木盒內壁涂上了用于家裝的防水膠或玻璃膠,盒內墊了一層2至3厘米浸泡了樟腦油的海綿,使用過的畫筆放置在離海綿2厘米距離的盒內,樟腦油在防水、密閉的容器內自然揮發,讓揮發出的油氣自然保持畫筆濕潤的狀態,簡單又實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談到發明過程,寧勤征表示,早在5年前他就已經開始思考畫筆保濕技術,因為這是他自己和身邊同行共同遇到的難題,藝術家們的油料畫筆因“干死”無法再用,經常被一把把的扔掉,損耗特別大,不僅浪費資源,還造成了污染,因此感到特別痛心。于是,他想到了利用地表水蒸發的物理原理,將用過的畫筆放于餅干筒里,再將樟腦油放入盒內,這樣一來畫筆倒是可以保濕,但這種盒子不密封,拿起來也不方便。2010年,經過不斷思考的寧勤征將容器換成了隨處都能買到的塑料保鮮盒,但由于樟腦油腐蝕性很強,裝了畫筆的塑料保鮮盒很快就產生變形,無法歸位。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寧勤征發現自己的理念是正確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容器。此后,他找出家中盛裝茶葉和紅酒的禮品木盒,考慮到木質會吸收樟腦油,于是又想到了用于家庭裝修的防水膠和玻璃膠。他從建材市場買來這兩種膠,把木盒的內壁涂了個遍,又將浸泡了樟腦油的海綿鋪在盒內,再將油料畫筆架在海綿上,然后關上木盒等待實驗結果。
經過兩周的檢驗,寧勤征發現自己成功了——木盒內的畫筆新鮮如初,手指觸過筆尖還能感受到油料的濕潤。寧勤征說:“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所以我一直致力于此。這項新發明也符合國家大力提倡的節能減排、環保高效的發展趨勢。”現在,寧勤征在廢舊的木制禮品盒的密封性能上也已用玻璃膠封口完善。他說:“我的這項發明所帶來的喜悅,如果一個人去享有,就沒有多大的價值,只有讓大家共同去分享,它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我愿意無私地與所有同行分享這項創造,讓廣大藝術家不再被此束縛,能夠更加專注于陶瓷藝術創作。”
熟悉寧勤征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創新能力極強的藝術家,多年來他運用理論知識,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從1985年開始,寧勤征就著手現代陶瓷刷花山水、花鳥裝飾繪畫的創新;1989年,獨創高溫坯體釉上青花和顏色釉彩新技法;1998年,發掘出高溫亞光顏色釉,在材質發明上又有新突破;同年,又發明了釉下青花刷花山水、花鳥裝飾種類,系繩瓷藝新品種;2001年至2010年,成功研制出以高溫中華紅顏色釉、皇家黃顏色釉彩為代表的7種高溫顏色釉彩新品種;2005年,又創造性的發掘出了獨具景德鎮特色的現代民間青花中華紅彩系列裝飾新種類;2010年底,又成功地研發出了高溫坯體釉上中華紅水墨彩。
2009年,他創新思維、轉換功能,發明了高效快速研磨陶瓷顏料新工具、釉下陶瓷繪畫水劑顏料長效保濕盒。這些涵蓋陶瓷裝飾、彩繪、工藝、技術和實用新型工具的創新、創造和發明,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繁榮發展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
(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