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治
摘要:研究表明蕓苔素內酯(BR)對蔓長春花試管苗生根有促進作用。BR使生根高峰提前、單株有效根數增多、生根率提高,IBA對BR有增效作用。
關鍵詞:蕓苔素內酯;蔓長春花;離體生根
中圖分類號:S685.99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2)01-0061-02
三十年前,美國學者米切爾(Michell)及其同事首先從蕓薹的花粉中分離出了一類極具生理活性的物質,對植物莖的伸長和細胞分裂有強烈的促進作用。這一開創性的工作立即受到植物生理界和有關學科的廣泛重視。人們利用合成的BRs及其類似物對該甾體激素的生理功能相繼進行了研究,多數側重于該生長物質對伸長生長的生理作用和對細胞分化的作用機理,而對生根作用機理的研究國內尚未見報道。本試驗以蔓長春花(夾竹桃科蔓長春花屬)為材料,研究了蕓苔素內酯對生根的誘導及促進作用。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本學校植物組織培養研究開發中心的蔓長春花試管苗,品種是金邊小蔓長春花。
1.2試驗方法
選用莖粗及葉片大小一致,帶三對對生葉片的幼枝,分別接種四種培養基上,重復3次。四種培養基組成如下:Vm1:RL、Vm2:RL+0.2IBA、Vm3:RL+0.01 BR、Vm4:RL+0.2 IBA+0.01 BR(外源激素濃度為mg/L,下同)。四種培養基每升均附加蔗糖20g,卡拉膠6.0g,pH6.0。以上四種培養基均接種100個幼枝。
培養條件:溫度25℃左右,光照時間12h/d,光照強度1500lX。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培養基對試管苗生根高峰和生根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在Vm1培養基中,培養第11天出現生根高峰,在Vm2、Vm3、Vm4培養基中,生根高峰出現在第10天。生根高峰期的時間段,分別是第10~12天(Vm1和Vm3培養基)和第9~11天(Vm2和Vm4)。在生根高峰期的時間段內的生根株數,Vm1、Vm2、Vm3、Vm4培養基分別是60.6、86.0、65.7、88.7株。100株幼枝生根的總時間,Vm1、Vm2、Vm3均是10天,Vm4培養基是8天,Vm1和Vm3培養基生根時間較Vm2和Vm4培養基推遲1天。Vm1培養基未添加IBA和BR,生根效果最差。
BR在IBA(Vm4)的協同作用下,對蔓長春花試管苗生根效果較單獨使用BR(Vm3)或IBA(Vm2)更好,在培養的第11天,91.0%的幼枝生根,并提高了生根整齊度。在Vm2和Vm3培養基中,培養第11天,生根幼枝分別為88.0%和57.4%。
在培養的第18天,統計生根率發現,Vm1、Vm2、Vm3、Vm4培養基的生根率分別為84.3%、97.0%、91.8%、97.7%。培養基間生根率的差異性與生根高峰差異性相似。

2.2不同培養基對試管苗單株生根數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培養基對試管苗生根數產生一定影響。誘導試管苗產生1條根的培養基為Vm1>Vm3>Vm2>Vm4,生7條根的Vm4培養基最多,為2.3株。在Vm1培養基中,生1~3條根的為74.6株;在Vm2培養基中,生2~5條根的為84.6株;在Vm3培養基中,生1~4條根的為88.0株;在Vm4培養基中,生2~5條根的為88.6株。這表明,無激素的Vm1培養基,試管苗生根情況明顯差于添加IBA和BR的Vm2、Vm3和Vm4??梢姡砑游⒘康腂R和IBA對蔓長春花試管苗生根有促進作用。

3.結論與討論
3.1本試驗結果說明了BR不僅使蔓長春花試管苗的生根高峰提前,有效根數的株數增加,而且還提高了生根率及生根整齊度,在蔓長春花的工廠化生產中,這對于建立瓶苗的標準化十分有利。
3.2Vm1和Vm3培養基中,所生根無愈傷組織,根較纖細,根粗僅為0.58mm,不適宜移栽。Vm2和Vm4培養基中,所生根無愈傷組織,根粗而壯,達0.80mm,經過半個月的培養,根長平均可達0.50cm,較適宜移栽。
3.3在蔓長春花快繁的幼枝離體生根中,RL+0.01 BR+0.2IBA是較為理想的生根培養基。BRs對離體生根的生理作用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