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武 張元國 魏家鵬
摘要:通過分析當前山東省蔬菜育苗產業現狀及育苗技術存在的問題,認為發展現代集約化蔬菜育苗產業的關鍵是促進蔬菜育苗的現代化和專業化,并展望了山東省蔬菜育苗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蔬菜育苗;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61-1(25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2)01-0132-03
山東省蔬菜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蔬菜生產在山東種植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主要菜區之一。據中商情報網數據統計:2009年山東蔬菜播種面積為175.6×104hm2,蔬菜產量893.7×104t,產值達1356.53億元,位居全國首位。2009年1~12月,山東蔬菜出口額20.12億美元,同比增長29.12%。2010年1~8月,山東蔬菜出口額20.1億美元,同比增長76.40%,蔬菜出口量和創匯額占全國蔬菜出口量和創匯額的三分之一。根據山東省蔬菜產業振興規劃(2011~2015),到2015年山東省蔬菜播種面積將穩定在200×104hm2左右,蔬菜總產量達到1.1×108t。隨著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蔬菜集約化育苗正在全省蓬勃興起。2010年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已成為山東省農業廳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的主推技術。
1.山東省蔬菜育苗產業現狀
1.1育苗基本情況
經調研,山東省現有大小育苗企業300家以上,年育苗量21.6×108株以上。2010年僅壽光就有育苗企業200家,其中面積在5000m2以上的單位有60多家,總育苗量在14×108株以上,主要產品是黃瓜、番茄、茄子、辣(甜)椒,銷路主要是壽光本地及周邊地區,銷量在本地約占50%,外地占50%左右。黃瓜全部為嫁接苗,茄子嫁接苗占80%,辣(甜)椒少量嫁接苗,番茄為實生苗,產品銷往山東、河北、寧夏、廣西等多個省(市、自治區),育苗數量、質量和企業規模均居國內領先地位。
1.2基本育苗設施
連棟式塑料大棚:為山東省大型育苗企業主要采用的育苗設施,占地面積2000m2以上,育苗數量2000×104株以上,可確保育苗質量和供應時間,是今后的發展方向。連棟式玻璃大棚:主要采用雙層玻璃保溫,投資較大,但壽命長。冬暖式單斜面大棚:大型育苗場和小型育苗場的冬季主要設施,成本較低,保溫較好,質量有保證。簡易式單斜面土棚:主要用于一家一戶育苗,在昌樂、青州等西瓜種植區主要采取此方式。塑料拱棚:在濰坊寒亭西瓜種植區主要采取拱棚套小拱棚進行育苗,葉菜類(芹菜、甘藍、白菜等)主要采取此種設施。
1.3育苗方式
穴盤育苗:常用穴盤為長54.4cm、寬27.9cm、高3.5~5.5cm。穴孔深度視孔大小而異。根據穴孔數量不同,穴盤分為50、72、128、288孔等多種。營養缽育苗:一般高8~10cm,直徑8~10cm。土塊育苗:一般高8~10cm,直徑5~10cm。直播育苗。
1.4加溫、降溫、通風及噴淋方式
加溫方式:一是鍋爐加溫,主要原料是煤,用熱氣或熱水通過管道在室內循環加溫;二是電加溫,通過壓縮機,將水或氣加溫或降溫進行室內循環;三是液化氣加溫,通過液化氣燃燒進行室內加溫,主要用于極端氣候或停電使用;四是沼氣加溫,通過沼氣燃燒進行室內加溫,并補充CO2,主要用于極端氣候或停電使用。降溫方式:主要采用遮陽網、循環水降溫。通風方式:主要采用通風機、門窗,進行頂部、周邊(四周)通風。噴淋方式:主要有自動式、半自動式、固定式、人工四種噴淋方式。
1.5苗床形式
鋼絲:連棟式大棚育苗企業主要采用以鋼絲制成苗床為主,規格根據需要而定,一般離地面65cm。竹片:單斜面日光溫室主要采用竹片做成苗床,離地面20~30cm。地面:直接與地面接觸。
1.6育苗基質
育苗基質主要原料是草炭、蛭石、珍珠巖,其次為中藥渣、食用菌下腳料、鋸末等。
1.7嫁接砧木
茄子品種的嫁接砧木為托魯巴姆、托托斯加、常青藤、赤茄。辣(甜)椒品種的砧木為特璐絲、威壯貝爾、布野丁、富根衛士。黃瓜品種的砧木為小黃籽系列如根神、賽青松、威力。西瓜主要砧木以白南瓜(大籽、小籽)、葫蘆(大籽、小籽)為主。
2.山東省蔬菜育苗產業存在的問題
2.1育苗企業良莠不齊
目前山東省大型的育苗企業較少,專業戶主要根據當地生產和用戶需求自發成立,不需審批、辦證,處于無序管理狀態;由于是一家一戶的育苗,設施簡陋,防寒保溫和遮陽降溫效果差,影響幼苗生長發育,培育出的秧苗質量不高,秧苗質量沒有保證,并與規模化的育苗企業形成了無序競爭狀態,制約了蔬菜集約化育苗產業的健康發展。
2.2沒有統一行業標準
育苗過程中從種子檢疫、購種、消毒、秧苗標準、秧苗出售缺乏統一管理。
2.3育苗成本高,資金投入大
由于涉及到土地、基礎設施建設、流動資金等投入情況,建立較大規模的育苗企業受到資金投入大的制約,導致育苗成本高,種苗相對較貴。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山東省相當數量的蔬菜種植戶依然采用自育自用的育苗模式。
2.4育苗方式方法滯后
目前多數蔬菜種植戶以傳統的營養缽育苗為主。育苗基質為營養土、有機肥等,生產中存在營養土配比難以控制、育苗工序繁瑣等問題,并且易致土壤肥力下降,影響作物生長。育苗基質及營養土管理不規范,容易導致病菌和蟲卵的大量積累,致使苗期或定植后土傳病蟲草害發生蔓延。為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大量施用化學農藥,造成苗期有害物質的積累,影響蔬菜質量,造成環境污染,危害消費者健康。
3.山東省蔬菜育苗的發展趨勢
育苗是蔬菜栽培的關鍵環節,也是促進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環節。蔬菜種苗良種化、育苗工廠化、供苗商品化、種苗標準化是當今世界育苗產業的發展方向,集約化、工廠化育苗可縮短育苗時間,節約用種量,提高育苗的保險系數,對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優新品種以及提高育成率等方面提供重要保證,同時對提高土地復種指數、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環境也有積極作用。因此,在山東省推廣蔬菜集約化育苗勢在必行。
3.1盡快研究制定行業標準
蔬菜集約化育苗是在相對可控環境條件下,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采用工業化生產手段和科學化管理技術,規模化批量生產蔬菜商品苗,具有節本增效、產業帶動等特征。盡快制定出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并與國際接軌的蔬菜集約化育苗行業標準,已成為指導山東省蔬菜集約化育苗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環節。
3.2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
蔬菜集約化育苗是發揮現代園藝設施裝備功能,以輕基質為栽培載體,綜合利用現代園藝技術,市場化運作、工廠化訂單生產的一項先進蔬菜育苗生產技術。所建設施要有一定規模,前期投入資金較大,一般農戶無法獨立完成。因此要針對區域特點,相關部門應從政策、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適當扶持,加快發展一批具有一定基礎、信譽和技術的較大型蔬菜育苗企業,進一步提高蔬菜集約化育苗生產水平。
3.3加強育苗技術研究力度
要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在科研院所及高校試行技術研發獎勵制度。圍繞蔬菜育苗生產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創新,促進研發力量更富針對性、時效性,為蔬菜集約化育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特別是強化無公害和有機蔬菜育苗環節技術研發力度,要生產出有機的、無公害的蔬菜產品,關鍵是要培育出完全符合無公害、有機蔬菜生產需要的標準幼苗。有效地把無公害蔬菜育苗技術、有機蔬菜育苗技術與蔬菜產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引導蔬菜產業走產業化發展之路,從源頭上突破綠色貿易壁壘、擴大出口,降低農藥殘留污染,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進蔬菜產業的長足發展。
3.4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發展育苗企業與種植戶之間對接和定向定單配送服務貿易,能有效縮減供應鏈的流通環節,提高蔬菜育苗的針對性,能夠真正實現生產企業與種植戶的“共贏”,全面提升蔬菜育苗的產量和品質。積極扶持信譽較好的蔬菜育苗企業加快發展壯大,盡快樹立自身品牌,形成集團化經營模式,走品牌帶動發展之路,增強山東省蔬菜育苗產業的競爭力。
3.5積極拓展銷售渠道
積極利用互聯網、博覽會、訂貨會等現代化手段,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增加蔬菜種苗銷售渠道。尤其是利用好互聯網加速發展的大好機遇,大力發展蔬菜種苗的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及時將育苗企業產品的詳細信息(如產品特性)上網發布,便于客戶獲取信息,通過豐富的網絡信息,把供應鏈的產業優勢和特點向國內外推廣。客戶利用網絡提供的產品價格、性能等信息,方便、快捷地上網采購,節省了雙方的交易成本和時間,有利于產品的推廣和銷售。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對客戶網上定單分類,使產品開發更接近市場要求,提高產銷率,實現多元化客戶服務,有利于進一步拓寬國內外銷售渠道。
參考文獻:
[1]何啟偉,高中強,焦自高.山東省蔬菜工廠化集約育苗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蔬菜,2011,3:5-6.
[2]高云,高峰.壽光蔬菜產業化組織模式與供應鏈的相互聯系[J].中國蔬菜,20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