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雅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使用因特網以及實體零售店不能以足夠快的速度在全國各地開店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網民人數最多的中國可能在2015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在2006年,中國城市人口中在網上購物的人不超過10%,但是在2010年,這個人數躍升到23%。截至2011年6月,中國的網民達到4億8千5百萬。這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網民人數的總和。而且,中國的網上購物人數達到1億4500萬,僅次于美國的1億7000萬。盡管中國電子商務2010年的銷售額為476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740億美元)不到美國1770億美元的一半,但是這個數字幾乎是兩年前的4倍,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網上購物人數會達到3億2900萬。
一份基于對4000多名網上購物者進行的調查表示,中國電子商務多達四分之一的需求是針對那些消費者在實體商店里買不到的東西。這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現象,因為中國的地域差別限制了實體商店在各地開店的能力。在中國,因特網的普及速度遠遠超過了一些實體商店所能涉及的范圍,這意味著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可能不會類似于其他國家的模式。另一個中國特有的現象就是中國的搜索引擎和電子商務運營商之間的關系。
同時,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還得益于低廉的運費。在中國,1公斤重的包裹的平均運費為1美元,而在美國,這個運費則要6美元。經常網購的一位消費者說,近幾年,中國的快遞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低廉的運費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中國人喜歡在網上購物也是要圖個方便,而且商品的選擇范圍也比較廣。另外,網上開店的成本相對低,所以商品的價錢也比較便宜。
這位消費者還表示,信用卡和銀行卡在中國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而且可以信賴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也使網上交易更加方便。不過這位網上購物者也表示,由于網上開店的門檻低,有關的管理也不是那么規范,所以不少人也擔心被騙或是買到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