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遠未結束,并且可能向銀行體系蔓延,全球經濟增長繼續下降。全球經濟低增長情況下,中國外需將出現下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需要政策做出調整。中國經濟回落的趨勢將延續至2012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預計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5%,經濟走勢前低后高,需求結構的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增長的內在動力。2012年通脹將明顯回落至3.2%。
2012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將略有降低,政府宣稱的增長目標可能略低于以前的8%,或為7.5%。在外需下降和地產投資下降的情況下,保增長成為政策重心。2012年政策操作預計明顯放松,將繼續采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信貸料將放松,新增貸款有望達到8.2萬億,貨幣增速回升至14%至15%,將繼續下調準備金率和減緩人民幣升值,利率將保持穩定。財政政策重在促使經濟轉型,繼續推進結構性減稅,加大對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持。
一季度,隨著通脹與經濟增速繼續回落,焦點將是政策和流動性變化。預計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帶來的信貸增速拐點預期將與積極財政共同推升股市走強。因此,短期可看好一季度反彈行情。二三季度需要觀察實體經濟的運行情況,預計經濟轉型困境、地產調控的復雜性、土地財政減少、地產信托到期、小市值股票解禁壓力、以及中美博弈等因素將壓制市場走低。四季度,國內地方政府換屆完成,十八大召開,美國總統選舉進入最后階段,經濟發展模式確立,市場有望探明底部。
投資策略方面,未來相對確定的仍是公共投資領域的擴張,但與2009年4萬億投資相比可能具有開支分散、制度理順、民資介入、偏重民生等特點。
因此,建議關注公共投資擴張及其帶動的相關產業鏈,例如資源能源調節(油氣開采設備與服務、電力與電力設施、天然氣產業鏈),環境改善(脫硝與水務、水利建設)和民生保障(政務開支、信息通訊、醫療衛生)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