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建芳
經濟政策新特點
2012年中國經濟處于底部突圍的狀態,突圍之道將是政策先行。一季度出口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出現明顯的回落,經濟將出現快速下滑,通脹已經進入了快速回落階段,而全球經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2012年中國經濟將處于底部突圍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政策明顯轉向。預計政府將在2012年提出增長7.5%的目標,相對于前幾年8%的增長目標有所降低,政府隱含的增長期望大致是8-9%,較過去降低1-2個百分點。
政策圍繞保增長而展開,與2011年相反,2012年政策將是逐步放松的過程,政策手段側重于結構化政策,并由此激發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8+14”是基礎組合
我們預計2012年M2為14-15%,貸款為8.2萬億,增長15%,由于2012年債券發行規模將擴大,14-15%的貨幣增長和8.2萬億的貸款可以匹配。準備金率還將下調200個基點左右,我們預計,第一季度結束之前下調準備金150個基點。利率政策保持穩定;人民幣升值放緩,預計全年升值3%左右,年底美元兌人民幣達到6.10。
財政赤字料超萬億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題上看,“控制通脹”已經讓位“穩增長”,2012年全球經濟減速,中國經濟也存在快速下滑的風險,因此,在整體通脹水平不高的格局下,財政政策還將延續擴張的態勢,部分領域的擴張程度還將有所加強。
根據年初財政部的計劃,2011年安排的預算赤字為9000億,其中7000億為中央赤字,2000億為財政部代發地方債,合計占GDP比重約2%。我們預計2012年財政預算赤字為8000億,其中2500-3000億為財政部代發的地方債。代發地方債的增加主要是2012年地方政府需要承擔的保障房、民生支出規模依然較大。表面上看,8000億的總赤字較2011年規模有所降低,但財政政策的實際力度并未減弱。主要原因是,2011年財政收支狀態較好,前11月實現財政盈余1.3萬億,即便后兩個月按照2008年的支出節奏,后兩個月收支差額也僅為1.8萬億,即全年實際完成赤字約5000億左右。按照一般規律,結余的4000億財政盈余將轉入下一年,2012年實際可安排的赤字有望達到1.2萬億。相對良好的財政狀況將確保積極財政政策順利推行。
促進消費政策力度加大
消費政策的重點預計將放在內貿“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支持農產品、工業品物流建設和推動電子商務,加大節能產品補貼,促進局面服務消費,降低進口關稅等方面,加速放開醫療、交通通信等壟斷領域,收入分配改革提速,大幅降低稅負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地產調控可能放松
針對不同產業發展階段,政策取向有所不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和生產型服務業,政策會有所傾斜以力促其加速發展;傳統制造業將通過規范行業發展標準、重置資源品價格、兼并重組推動產業升級;基建投資有所放緩,農田水利建設將繼續提速;農業突出科技投入,致力發展現代農業。
2011年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房地產政策重點仍是鞏固商品房限購、限貸緊縮調控成果,促進房價合理調整。我們預計,短期內“限購政策”不會退出;中長期看,條件相對成熟,即在房地產稅收、住房以及銀行、財政等相關信息系統建立完善后,“限購”政策可能退出。總體上,我們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在2012年年中有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