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曉慧

2011年收官,非結構化私募業績前十名座次排定。
江湖上永遠不缺新面孔,名單上除了早就名震四海的大英雄,不少無名小卒也在2011年這波大浪淘沙中嶄露頭角。
從業績上看,前十名私募都獲得了絕對正收益,呈瑞1期、銀葉1號、景良能量、國弘一期、金中和西鼎前五私募,都獲得了二位數以上的收益,在整個大盤下跌21.68%的境況下,這樣的業績非常驚人,堪比少數私募在2008年獲得正收益奇跡。
縱觀具體的私募產品,金中和西鼎是成立最早的產品,他們恰好也是2008年熊市的私募冠軍。我與金中和的核心人物曾軍仔細交流過,發現他們在宏觀策略上尤其見長,他們始終把風險放在首位。然而,他們在操作上也不失為靈活。此類優勢在2008、2011年兩年的熊市中,都讓他們避開了系統性風險。換而言之,他們的操作方法就是在較低倉位上捕捉比較確定的機會,這樣的策略非常適合2011年的市場。有機構對2011年金中和的倉位也做過跟蹤,他們全年平均倉位相對較低。
2011年的大黑馬當屬呈瑞投資。這是一家2010年末成立的新公司,他們在今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優異業績,也是半年業績單上,成績最穩定的一家公司,大部分公司名次都有所下降,上半年的前十名,絕大多數都跌出了前十榜單。經分析,呈瑞的主要收益來自于上半年。
而且,他們的策略與金中和有些異曲同工,核心人物芮昆,原先是上海電力學院微宏觀經濟學講師,天然對宏觀有著較強的理論體系,整體倉位控制在6、7成。出自上投摩根,毫不諱言曾經的上投摩根前投資總監呂俊對自己的培養,而這些訓練主要來自于波段操作。2011年,呈瑞對水泥股的波段操作、醫藥股個別品種的挖掘等,都為他們在2011年獲得了一定交易收益,另外,他們自己還成立節能環保研究小組,對國家政策重點板塊有中長期布局。在板塊運作上,芮昆也非常靈活,大盤小盤各配一半。
這張名單上最不可思議的后發者主要是銀葉投資管理的山東信托·銀葉1號。這家公司在2011年11月前甚至都毫無明顯動靜,然而,銀葉投資的業績在12月一下子躍居單月首位,收益率為11.08%,也是12月唯一一個收益率在10%以上的產品。該產品的管理人為單吉軍,他的擅長趨勢投資,從歷史業績看,操作風格偏向穩健。另一個新秀是瑞安思考投資總經理的岳志斌,他掌管的思考1號也取得了2011年全年7%以上的絕對收益。此人出身券商,1998年就投身券商,手法帶著明顯的交易痕跡,擅長大宗交易,喜歡追蹤市場上的套利機會,偏向做趨勢投資。
名次位居第四的景良能量,也算是私募圈的老面孔。早在下半年下跌大潮開始時,景良投資的廖黎輝就與我說,他們保持了極低的倉位,在第四季度,基本是零倉位,對大勢的精密把握,避開了2011年風險最大的下跌,讓他們同時也保住了前三季度的果實。
同樣的老人還有來自上海的澤熙投資,他們的策略一度比較靈活,倉位控制十分大膽,驚人的操盤能力讓他們繼續維持了市場上的相對高收益。
另外,進入名單的國弘風格較為平淡。但浙江寧聚投資與富恩德,都有些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寧(下轉83頁)(上接73頁) 聚投資偏重量化與套利,而富恩德同時還做一級市場,在并購套利上有所優勢。
不過,這業績前十大私募還給了我們兩個啟示:一是,這些業績絕佳的私募都是一期產品,前五大私募無一不是公司第一只私募,匯聚了公司的投資精華,繼續維持了私募業的“1期”效應——系列產品中。另外,他們基本都覺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情并不樂觀,這主要是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所以2012年保增長是目標,但實現難度還是很大,甚至有人看到了1500點這樣的低位,如果反彈最好就減倉。而機會主要依靠政策有所松動前提下,偶然的波段性機會。在板塊上,他們繼續看好消費與技術壁壘較高的行業,產業升級中的裝備制造業、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