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厭倦了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幻覺現實主義”,或者厭倦其作品中那些奔騰、喧鬧,甚至粗俗的文字,有心找些完全不同的小說來讀,那么《終結的感覺》也許是個不壞的選擇。它是去年的布克獎得主,短小,細密,狡黠,技藝圓熟,工于匠心,閃爍其辭,舉重若輕,既有英國式的幽默,又有大陸式的哲學思索,而且殺機四伏。
所謂殺機,指的是記憶與時間。主人公托尼·韋伯斯特年及花甲,有過事業和一次婚姻,退了休,準備安度晚年:“像我這樣一個日子一直過得謹小慎微的人,對人生又了解幾何呢?我既沒有嘗試過成功的滋味,也不知道失敗的感覺,只是過一天是一天而已。”小說前半部分是托尼的回憶,重點是他與前女友韋羅妮卡的戀愛經歷,以及高中時結成的“四人幫”,其中最聰明的一個,要數艾德里安,他仿佛同輩人中的哲學家,日后上了名校,并與韋羅妮卡相好,前程似錦,畢業不久,卻在浴缸中割腕自殺。
托尼說:“年輕時,我們為自己憧憬不同的未來;年老時,我們為他人編撰不同的過去。”在小說后半部分開始之前,很難意識到那些緩慢進行、反復述說的往事統統只是鋪墊。托尼曾以為舊友的自殺是出于哲學原因,但40年后,阿德里安的日記作為韋羅妮卡母親的遺贈,打亂了托尼平靜的晚年生活。他聯絡多年不見的韋羅妮卡,試圖索回那本法律上屬于自己的日記。在等待的間隙,他不得不根據前女友零星的揭示,一再回首舊日,關于他們笨拙的性事,關于阿德里安的自殺,關于他自己的婚姻。
“我們多久才跟別人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們又是多久會對其調整、修飾,甚至巧妙地刪剔?”托尼發現,“年歲越大,周圍挑戰我們的講述的人就越少,很少有人會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未必是我們自己的生活,而僅僅是我們講述的關于人生的故事。是講給別人聽的,但是——主要是——講給自己聽的。”
不可靠的記憶面對著外力的逼迫,不得不重新自我構建,這正是本書的敘事動力,也是巴恩斯的高超技巧所在。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會意識到他是個多么稱職的小說家。他知道讀者對結局的天然期許,卻從一開始便給我們設下陷阱和迷局,每一條線索都存要著多種可能的解讀,以此操控著情節一次次的推進和突變。氣氛出人意料地扭轉,記憶被不斷修正,甚至顛覆,形成推理小說般的解謎過程,逐漸將故事引向一個關于恥辱、責任和救贖的新天地,直到出現令人驚愕,戛然而止,但又充滿悔恨,也永遠不可彌補的結局。
這本小說同時也是巴恩斯對老年階段的又一次深思,觸及面對往事時的悔恨和死亡將至帶來的恐懼,與他此前探討死亡問題的自傳性隨筆集《沒有什么好怕的》一脈相承。“我盼望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對于往事的記憶要有一種尼采式的觸及;”他那時寫道,“而死亡總是躲避我們對它的理解。我們始終無法控制消逝的方式與時機,除了吾輩中那些按部就班死去的人。”
掩卷之后,我想會悵然若失,而一定不會得到好萊塢式的、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終結的感覺》所承載之重之繁,絲毫不讓某些宏篇巨作。但與其說巴恩斯強迫我們自我否定,不如說他引領或誘使我們前往一個不可預判的終點,那里是晦暗的,不被上帝的光芒照亮,而只由我們的記憶去證明。
《終結的感覺》
作者:[英]朱利安·巴恩斯
出版:譯林出版社
定價:29.8元
《海洋志》
作者:崔京生
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社
定價:45元
重溫華夏海洋文明的誕生、歷朝歷代海洋事業的發展,再次證明走向海洋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NGO口述史(第一輯)》
作者:王名
出版:社科文獻出版社
定價:58元
采用訪談的形式,記錄了中國早期一些著名的社會組織創立者的故事,形象反映了中國近年來社會組織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取得的進步。
《少不讀魯迅 老不讀胡適》
作者:韓石山
出版:陜西人民出版社
定價:32元
作將魯迅和胡適比較研究,在當今魯研胡研界,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
《繪造老房子》
作者:毛葛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32元
以漫畫小人蓋房子的方式配以簡練干凈的文字解說,讓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了解獨有的居住、建造方式,以及其中獨特的文化。
《旅人書:世界在變而我始終如一》
作者: 黃孝陽
出版: 長江文藝出版社
定價: 32.8元
那些城,那些人,那些美麗的虛幻境界,簡直就是展現人間世事的萬花筒和鏡子,它篆刻著現世背后的蒼涼,又證明著幾千年亙古不變的愛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