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反饋
@彥鏡:不少人以為莫言是因諾貝爾獎而一炮走紅,不禁讓人覺得悲哀。
@奇樂人生:莫言先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更讓我對文字創作產生了無限的熱情。
@張揚xisu:感覺在媒體面前的莫言還是田間的那個放牛娃,不矯柔,不造作。
@簡言的樹:莫言的文字,既不美化什么,也不丑化什么,這是他的獨到之處。
時事短評
對得住歷史的答案,你怎么看?
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日前被曝與妻兒名下擁有21處房產,被網友戲稱為“房叔”。廣州番禺區紀委副書記郭軒宇10月1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蔡彬停職后正在接受組織的進一步調查,堅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手軟。“我們將會給出一個對得住歷史的答案。”22日,廣州市紀委新聞發布會通報,“房叔”實際擁有22套房產,已被免職并采取“雙規”措施。
從成立調查組到調查結果出爐,只用了十幾天時間,有關方面可以說是神速。經核實,“房叔”蔡彬的兒子已經加入了澳洲國籍,蔡彬2011年、2012年均申報本人持有房改房一套,兒子蔡某培持有自建房一套,與22套房產的實情嚴重不符,存在嚴重瞞報行為。然而,如此“嚴重”的行為,為何有關部門長期無視,還需群眾的“雪亮眼睛”?
隨著輿論監督的發力,越來越多的“房叔”“表哥”應聲落馬,這是好事。但反觀這些“一曝就準,一查就有”的犯罪事實,是否被揭開得太晚,有關部門似乎工作效率還不及普通百姓。當然,被曝光后的“房叔”迅速被“雙規”,依然值得肯定。這樣的結果,對翹首企盼公正調查結果的公眾來說,不知是否算“對得住歷史的答案”?
如果真的要給出“對得住歷史的答案”,想必不能僅局限于此一案的調查。在“房叔”事件上,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元芳,你怎么看?”但愿我們的執法者也學一學狄仁杰,深入調查,揪出背后的腐敗根源,厘清貪官們的行賄受賄網絡,加強自查自糾,防止此類案件再次發生,才是“對得住歷史的答案”。
廣西防城港 黃春景
讀者點評
《華山擁堵事件》
@小藍莓媽媽:華山雖美但命更貴!擁擠的游客是否想到護欄的安全系數有多少?
@超人胖叔:華山擁堵,游客被捅,社會管理的典型反面教材。
《老好人倪萍》
@柚子里的蟲:倪萍的文字有智慧,也淳樸,她的平常心自始至終令人敬佩。
@劉一兵:很懷念以前的倪萍和那時的我,她的確是一代人的記憶。
《樸樹,在別處》
@fish碎碎念:九年前開始聽樸樹,看到再次面對公眾的他,恍如隔世。
@wanted:樸樹的音樂,透著深入骨髓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