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的秋天,新一輪“中國威脅論”來勢洶洶,且逐強漸猛,成為2000年后美國國內鼓噪最大聲的一次反華浪潮。
在美國某些政客眼中,中國不再只是在某一個方面,而是以經濟領域為主導對美國構成“全方位的挑戰”。其所列舉的威脅也不再是學院式的預測,而是眼下“活生生的現實”。因此,森嚴的政策壁壘,粗暴的懲罰措施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中國企業頭上。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稱,華為與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并建議政府禁止中國通訊設備公司參與美國的所有電信設備業務。中國三一集團的關聯公司羅爾斯公司因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紙行政禁令,上千萬美元的工程無疾而終,未來的投資方向也不得不進行重大調整。
不過,叫囂歸叫囂,利益在哪里美國人還是很清楚。“經濟威脅”不大可能轉變成經濟上的全面對抗,因為兩國經濟領域的交集幾乎無處不在。
“中國威脅論”可能會干擾中美之間的一些具體議題,但動搖不了中美合作的大局。倒是這場風波讓中國企業和政府,意識到在構建中國企業國際市場競爭的戰略攻防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