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
2012.04
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榜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2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榜,他們是能夠改變我們世界的一百人,這一百人包括:爆發人物(breakouts)、先鋒人物(pioneers)、顯要人物(moguls)、政治人物(leaders)和偶像人物(icons)。美國知名的夜間脫口秀主持人史蒂芬·科爾伯特是偶像人物的代表,籃球明星林書豪則被稱為爆發人物,顯要人物的代表則是美國著名喜劇演員、模特和暢銷書作家、主持人切爾西·漢德勒,政治人物的代表毫無疑問是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埃及的薩米拉·易卜拉欣成為先鋒人物的代表。
這項評選始于1999年,當時他們評選出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百位人物,這份榜單在外界評價甚高。于是從2004年開始,《時代》雜志開始每年評選最具影響力人物,去年奪得冠軍的是蘋果傳奇人物斯蒂夫·喬布斯。得到這份榜單垂青次數最多的是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她曾先后9次入選。
《經濟學人》
2012.4.14
美國硬式棒球式的大選之戰
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正酣,這是一次看起來會加劇美國分裂的大選。
總統選舉尚未正式結束,隨著里克·桑托倫的退出,米特·羅姆尼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由于民主黨已內定奧巴馬為唯一的總統候選人,無疑總統大選就在他們之間展開。
目前不到一半的選民贊成奧巴馬的執政理念,十分之六的人則認為這個國家行走在錯誤的路線上。經濟復蘇依然乏力,還有1270萬美國人找不到工作。
羅姆尼要調動起人們對奧巴馬的憎恨和敵意,與此同時奧巴馬承認他再也承擔不起作為分歧治療者的角色了。一個已經分裂的美國更在面對一個正在分裂的選舉。
美國的政黨選舉向來有“驢象之爭”的比喻,現在的美國亟需奧巴馬在2008年提出的那種友誼,“我們不是‘紅藍之爭’,我們是統一的美國”。很遺憾這次他正在逐漸改變行動方針,他覺得自己別無選擇,但是對于未來,這是一個悲慘的預示。
《大西洋月刊》
2012.04
英雄的反派角色本·伯克南
左派痛恨他,右派更加痛恨他,但是伯克南終究挽救了經濟。美國聯邦儲備局作為銀行系統運行的堡壘成立于99年前,嚴格的說,它是美國第三中央銀行。
雖然伯克南是共和黨,國會中的共和黨議員已經對他進行了持續的戰爭,威脅說要審計美聯儲的利率變動,指責伯克南掩飾等等。去年,當伯克南打算公布他的刺激經濟的新戰略時,共和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領導人公開要求伯克南停止——這是很少見的議會干涉貨幣政策的現象。但伯克南并沒有理喻他們的反應。
本·伯克南曾當選美國《時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為此,《時代》周刊給出的理由是,在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他以“富于創意的領導能力”,令情況沒變得更糟。雖然一些政策在出臺之初總會受到一些人的指責,但伯克南被廣泛認為是美國擺脫經濟低迷最大的功臣。
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政府推出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正是伯南克和保爾森為這個計劃忙前忙后。
《財富》
2012.04
全球CEO的十大挑戰
在這個世界,風險、監管、不確定性和“生死時速”般的商業競賽,讓公司發展的道路充滿崎嶇,同樣是臨危受命的CEO,他們面對的管理挑戰卻各不相同。既要準備應對意外的“黑天鵝事件”,又要小心意料之中的壞賬,前有創新競賽,后方又必須進行人才和新市場爭奪戰,而伴隨所有這些的是日漸嚴格的監管,這就是全球CEO們眼中的2012年全球商務環境。
全球CEO面臨的10大挑戰有:創新、人力資本、國際政治/經濟風險、政府監管、全球擴張、成本優化、客戶關系、可持續性、公司品牌和聲譽及投資者關系。而中國CEO眼中的兩大挑戰則是人力資本和創新。
“人力資本”在中國CEO面臨的挑戰中占到首位,而此項挑戰在美國僅列第四,在歐洲列第七。這不僅反映了中國當地勞動力市場的現狀,也強化了一個觀點:要在中國延續超常的增長態勢,必須有效地應對人力資本挑戰。在當前的中國,本地公司、政府機構都在與跨國公司競爭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