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1年,在一批公理會傳教士的努力之下,北美康涅狄格州法院同意成立一所教會學校,10位受托管理學校的牧師從他們藏書不多的圖書館里拿出40本書,作為建校的資本。同年10月,哈佛大學畢業生亞伯拉罕·皮爾遜被推舉為第一任校長,學校正式成立。這所學校,就是當今舉世聞名的耶魯大學。這段歷史,就是耶魯人津津樂道的“40本書立校史”。
美麗典雅的耶魯
走進耶魯大學,你一定會被它美麗的校園環境所吸引。耶魯的大多數古建筑為尖頂的哥特式風格,與現代化的建筑交相輝映,使整個校園風格既古典秀麗,又簡潔明朗。在這樣公園式的環境中學習,體會耶魯濃厚的人文氣息,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英才輩出的耶魯
在300多年的歷史中,耶魯大學為美國輸送了大批精英,也為世界培養了許多棟梁之才。在美國歷史上,有多位總統、副總統畢業于耶魯。所以,耶魯素有“總統搖籃”之稱。教員之間經常開的玩笑就是:“一不小心,你就會教出一個總統來。”
最讓耶魯引以為豪的,莫過于被美國人稱為民族英雄的1773屆學生——內森·黑爾。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內森·黑爾在深入英軍防線搜集情報時被捕,并被處以絞刑。就義前,他留下這樣一句豪言壯語:“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
“能學會玩”的耶魯
英才輩出的耶魯大學,學生學習起來幾近“瘋狂”。但同時,耶魯人可說是“能學會玩”,學生可以靈活地休假,只要成績優異,則可在任何時候離開學院一段時間,利用這一機會去參加實踐,去從事自己感興趣的科研工作,或去旅游放松。
除此之外,耶魯的校園生活也很豐富,每年會舉辦各種文藝、體育活動。耶魯的體育水平很高,曾先后派出數百名運動員角逐歷屆奧運會,共獲得50多枚金牌。
平等包容的耶魯
耶魯大學的入學門檻很高,被認為是美國最難進的大學之一。但是,只要學生足夠優秀,則不管他們是什么膚色,屬于什么民族,來自什么國家,都會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年,耶魯都會接納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其中,中國學生是耶魯最大的留學生團體,他們勤奮刻苦,好學不倦,因此贏得了學校的認可。耶魯現任校長理查德·萊文曾感慨地說:“沒有中國學生,耶魯將黯然失色。”
大學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所大學都有它獨特的魅力。那就努力地學習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爭取將來考進自己理想的大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