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上午,小凡陪外婆一起去民俗展覽館看刺繡展覽。本來提不起興趣的他,看完展覽之后激動異常,滔滔不絕地向爸媽講述自己的所見,還專門查找資料來解決心中的疑問。
觀看展覽
“瞧,小凡,這是蘇繡。做工很精細,圖案也非常傳神?!薄芭赃呥@幅,色彩艷麗,金燦奪目,應該是粵繡。”“喲,這幅是雙面繡呢!”……
小凡好奇地想道:“什么粵繡蘇繡的,難道是不同的派別嗎?有雙面繡,那是不是還有單面繡啊?”他很想問問外婆,可是見外婆看得這么入神,邊看邊念念有詞的,就忍住了沒問。“不急,回家查資料去!”
解決疑惑
中國的刺繡流派眾多,主要按照地域而自成風格。其中,最能體現中國刺繡藝術價值的,當屬“四大名繡”——蘇繡、湘繡、蜀繡、粵繡。
蘇繡:發源于江蘇蘇州,素以精細、雅潔著稱。圖案秀麗,色澤文靜,針法靈活,繡工細致,形象傳神。
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蜀繡:以四川成都為中心,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光亮平整,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粵繡:源自廣東,以布局滿、用色濃艷、對比強烈而著稱,多用金線作花紋輪廓線。
單面繡與雙面繡
普通的刺繡多是單面繡,只能以正面供人觀賞、使用,背面的針腳卻是粗而亂的。雙面繡則是在一塊底料上,一針同時繡出正反色彩一樣的圖案,正反兩面都一樣精美。
雙面繡對技藝的要求很高,如果說刺繡工藝是一頂皇冠,那么雙面繡就是這皇冠上的明珠!
雙面繡是蘇繡的代表性技藝。如今,蘇州的雙面繡產品經常作為國禮展品,受到國際友人的高度贊揚。
查完這些,小凡心中的疑惑解決了。同學們,你們對刺繡感興趣嗎?你們了解刺繡工藝的發展現狀嗎? 刺繡是中國的藝術瑰寶,不僅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給人帶來藝術享受,也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然而,隨著服飾的變遷、機械工業的發展,刺繡技藝在民間的傳承逐漸弱化,許多精湛的繡法瀕臨失傳,急需得到保護。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批準將蘇繡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蘇州市的李娥瑛和顧文霞成為該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人。
大家都來想一想,我們可以為刺繡文化的傳承做些什么呢?開啟智慧的大門,一起來獻計獻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