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是原始部落信仰的祖先、保護神的標志和象征。比如漢民族的圖騰是龍,古商族的圖騰是玄鳥,高山族的圖騰是蛇等等,我喜歡的是游牧民族的圖騰——狼。
游牧民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馬是牧民最好的朋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沒有馬,他們在草原上壓根兒就生存不下去。可是,為什么他們的圖騰偏偏不是馬而是狼呢?
狼雖然狡猾、強悍、兇殘,但是勇敢、智慧、機敏……狼在進化中,還摸索出了氣象戰、地形戰、游擊戰等各種戰法。游牧民族在與狼群長年累月的斗爭中,漸漸地也學到了這些戰法。要不然,成吉思汗那區區十幾萬騎兵怎能橫掃歐亞大陸?這一切,我認為要歸功于狼,狼是游牧民族的老師!
草原的草養活了馬、牛、羊等食草動物,當這些食草動物不加控制地繁衍時,草原就無法供給足夠的牧草,草原就會沙化,變成沙丘。狼雖然會獵殺家畜,但狼的捕獵其實也維護了草原的生態平衡,狼保護了草原民族的“根”。
狼對我們中華文明有著巨大的影響,如果沒有狼,也許就沒有中國龍的出世(中國第一條玉龍是狼形)。
我喜歡狼,“狼圖騰,草原魂……”
點評:圖騰崇拜歷史悠久,原始部落幾乎都有自己的崇拜物。本文構思巧妙,邏輯合理,語言的表達優美流暢,也可見作者知識面的廣泛。
(點評、指導老師 郭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