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字順、語句優美、立意新穎等,是好作文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如果注意語言的幽默感,也會大大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先看題為《我家有三蟲》的小學生作文(見《中華活頁文選》小學版2011年第10期):
在我家里,有三條小蟲,分別是:懶蟲、書蟲、和肉蟲。
就說那條懶蟲吧。他一天到晚都找不到事干。你肯定覺得他是個逍遙郎吧!哈哈,那可是大錯特錯!有一件事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睡覺。那你一定覺得我們家整天非常安靜吧,不!不!不!其實一點也不安靜。他的呼嚕聲,有時會吵得你腦子都要爆炸了!這是我們家的誰呢?毫無疑問——是爸爸。
……
這篇作文之所以能得到編輯的青睞,與小作者幽默的語言分不開。那么,有的同學要問了:“語言怎樣才能幽默起來呢?”別急,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部小說:《圍城》,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錢鐘書先生。這部小說妙語連珠,詼諧幽默,從寫作的角度看,可謂一本幽默技法大全。好了,不多說了,我們一起欣賞書中的精彩語段,體味作者獲得幽默效果的幾種方式。
極度的夸張
孩子不足兩歲,塌鼻子,眼睛兩條斜縫,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哲學家褚慎明害饞癆地看著蘇小姐,大眼珠……像“手槍里彈出的子彈”,險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鏡。
在前一個語段中,作者用“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描寫小孩眉毛與眼睛距離之遠;后一個語段用“險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鏡”來描寫凸出的大眼珠,入木三分地刻畫出褚慎明對蘇小姐的渴慕。極度的夸張手法塑造了兩個人物,起到了漫畫式的效果。
新奇的比喻
船又過了錫蘭和新加坡,不日到西貢,這是法國船一路走來第一個可夸傲的本國殖民地。船上的法國人像狗望見了家,氣勢頓長,舉動和聲音也高亢好些。
把人比作狗,真是太生動了!哪個同學沒有見過狗跑到自家門口的神氣呢?可是,錢鐘書先生把這個司空見慣的生活情景信手拈來用在這里,便產生了幽默詼諧的表達效果。再比如——
誰知道從冷盤到咖啡,沒有一樣東西可口:上來的湯是涼的,冰激凌倒是熱的;魚像海軍陸戰隊,已登陸了好幾天;肉像潛水艇士兵,會長時期倒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紅酒無一不酸。
張太太上海話比丈夫講得好,可是時時流露本鄉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作者不說魚肉不新鮮,而說“魚像海軍陸戰隊,已登陸了好幾天”,令人忍俊不禁。后一句罩褂遮不住袍子的巧妙比喻,正所謂提襟見肘,滑稽頓生。
適當穿插笑話
鴻漸道:“這還不算冤呢!茶葉初到外國,那些外國人常把整磅的茶葉放在一鍋子水里,到水燒開,潑了水,加上胡椒和鹽,專吃那葉子。”
聽了小說主人公方鴻漸講的笑話,你一定會啞然失笑。這就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隨時記錄聽別人講的,或者雜志報刊上刊登的一些簡短經典笑話,說不定會使你的作文增色。不過,引用要適可而止,不能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