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南京大屠殺后日本當局是如何對內封鎖消息的

2012-04-29 00:00:00經盛鴻
百年潮 2012年5期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南京制造的慘絕人寰的暴行,鐵證如山,經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嚴正審判,在歷史上早成鐵案。但由于種種原因,戰后尤其是近些年來,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不滿,尤其是對法庭關于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的宣判,找出種種理由進行攻擊與誹謗。他們聲稱,在戰時的日本民眾只知道南京民眾對日軍十分友好,是歡迎日軍的“解放”,而對南京大屠殺卻從未聽說,直到日本戰敗后,才從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中得知這一事件,這說明南京大屠殺是史無其事,乃是戰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編造”與中國人別有用心的“虛構”。事實是,在戰時的日本國內,日本當局用種種卑劣的手法,嚴密封鎖南京大屠殺的任何真實消息,從而使得當時的日本官方文件和媒體新聞報道中,幾乎沒有南京大屠殺的“片言只語”,日本廣大國民也對南京大屠殺這一血腥滲案幾乎一無所知。前不久,日本名古屋市長在與南京市政府代表團會見時,再次發出了否定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言論,中外輿論大嘩,中國外交部也進行了嚴正交涉與抗議。今天日本右翼人士不能正視甚至千方百計掩蓋這一歷史事實,只能暴露他們的別有用心。

日本當局嚴格查禁

日本記者對南京大屠殺的報道

早在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后,日本當局就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文件,對日本新聞傳媒報道所謂的“日中戰事”作了種種十分嚴厲而又具體的規定。

1937年7月13日,日本內務省警察保安局發出《處理有關時局報告的文件》,規定在宣傳報道中,對“反戰反軍的演說”、“離間軍民”的報道以及“有將日本對外政策喻為侵略主義之虞的內容”,要注意并加以取締;所有有關在華日軍的紀事、照片,除陸軍省外一概不許發表。1937年7月31日,日本內閣通過了《新聞報刊法》第27條,規定陸相、海相、外相有權禁止和限制有關軍事、外交事項新聞報道的發表。同日,日本內閣陸軍省根據《新聞報刊法》第27條的規定,公布了相應的新聞報道禁止令——《陸軍省令第24號》,規定:有關陸軍的新聞報道,應事先準備兩份,一份交給警視廳,一份交給各府縣警察機構,須得到陸軍省的許可后方可公開刊行;同時公布“新聞揭載禁止事項之標準”,禁止刊登“逮捕中國兵或中國人的問訊記錄照片中讓人感到恐懼”的“殘虐照片”。1937年8月16日,日本內閣海軍省也根據《新聞報刊法》第27條的規定,公布了相應的新聞報道禁止令——《海軍省令第22號》,援引7月31日日本《陸軍省令第24號》的有關規定。1937年8月24日,日本內閣通過《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綱要》,其中關于指導輿論的原則是“統一國家輿論,以收舉國一致之實”。1937年9月9日,日陸軍省新聞報道班發布《報紙可否登載事項審訂綱要》,規定:“凡對我軍不利的通訊、照片”,“對逮捕、審訊中國兵和中國人的通訊,可能給人以虐待感的照片”等,全都“不許可”刊登;“但如果是關于中國兵的慘虐行為的記事則無礙”。日本內務省警察保安局創辦發行《出版警察報》,專門“指導”與監督日本的各新聞傳媒機構與報道內容。1937年9月25日,日本政府將主管全國新聞傳媒的最高機構“陸軍情報委員會”升級為“內閣情報部”,以示對新聞宣傳工作的高度重視與進一步加強控制。

這些法令、文件與機構,好像撒下了一個巨大而嚴密的文網,將日本所有的隨軍采訪的記者、作家、攝影師、評論家等及其寫作統統籠罩其中,使他們不敢、不能、不會寫出任何有違日本政策的報道與文章,更使日本所有的報紙雜志不敢、不能、不會刊出任何有違日本政策的報道與文章。若有隨軍記者、作家膽敢以身試“法”,日本當局就會迅速地、毫不留情地加以嚴厲的鎮壓。1938年初,英國《曼徹斯特衛報》駐中國記者田伯烈指出:“日本受著軍閥和財閥的聯防統治,議會毫無力量,人民沒有民主的權利和自由,沒有言論和出版的自由,憲法賦予天皇以至高無上的大權,如有人想對憲法應加以修改,就是大逆不道。1937年12月間和1938年2月間,自由主義的學者、教授、作家和新聞記者數百人以及左派議員兩人,因‘散播反戰言論’,先后被捕入獄?!?/p>

因此,日本隨軍來到南京前線采訪的記者與作家中,盡管有少數人對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感到震驚、羞愧與自責,對苦難的中國人民流露出同情,曾想把這些他們親見親聞親身經歷的南京大屠殺情景與事件記錄下來,寫到他們的報道或通訊中。但最終,他們面對日本當局嚴厲的新聞管制與殘酷的政治迫害,望而卻步了。

《讀賣新聞》隨軍記者小俁行男說:“在戰場上聽到的盡是一些見不得人的暴行,但這些事是絕對不能寫的。只讓寫些什么在戰場上邂逅的友情和前后方的佳話等,這類軍中的所謂美談。”《東京朝日新聞》隨軍記者今井正剛在目睹日軍在南京下關江邊對中國軍民用機槍掃射、大量“處刑”的殘暴恐怖情景時,真想寫卻又不能寫。他后來記述了他當時與另一位記者中村正吾的對話及“難以言語的苦痛心情”(日本歷史學家秦郁彥語):

“我真是很想寫出來啊!”

“那是以后的事,嗨,眼下可不能寫。不過我們真是看到了呀!”

南京大屠殺期間在南京采訪并親眼看到了日軍對中國戰俘集體屠殺場景的日本《朝日新聞》隨軍記者足立和雄與守山義雄,則感情更為激烈,“悲憤交織,震顫不已”,感到“像這樣的日本已將失去戰勝的資格了”。守山義雄回到日本后,指責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朝日新聞社擔心他會受到軍部的迫害,調他到德國擔任駐柏林分局局長。他仍然十分愁苦煩惱,說:“對于這樣慘無人道的暴行,我們記者還得要作虛偽的報道,鼓吹‘皇軍’、‘圣戰’,使我對新聞記者的職業感到絕望,每天都陷入苦惱中想要摔掉筆桿子,回日本去算了。”

秦郁彥感嘆道:在日本當局制造的這樣嚴酷的情景與氛圍內,“向這一禁忌挑戰的記者一個也沒有,不免讓人感到寂寞”。

日方當局對日本隨軍記者、作家拍攝的“南京戰事”的新聞圖片,也進行嚴格地審查與控制。日方當局規定,對于日本隨軍記者、作家、攝影師乃至日軍官兵私人在中國戰場實地拍攝的各種照片,都要先進行嚴格的新聞審查。當時,日本各新聞單位派赴中國戰場隨軍記者拍攝的照片,每天都要以航空寄回總社。日方當局規定:日本各新聞單位總社必須將每張照片加洗四張,送陸軍省、海軍省與外務省情報局審批,其中三張分別由上述三個單位留底保存,還有一張退還各新聞單位總社,并在此張照片上蓋有不同的印記表示審查處理意見:若蓋有“檢閱濟”印記的照片,就可以在報刊上發表;若蓋上“不許可”印記的照片,就嚴禁在報刊上發表,甚至嚴禁泄露。每個新聞單位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聞攝影圖片遭受“不許可”的厄運,難見天日。日本每日新聞社等新聞單位將每天退回的印有“不許可”印記的大量照片與文字說明收藏起來,每年都能裝訂一大本。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日本軍部命令各單位,“可當作戰爭見證的資料,必須全部銷毀”。許多新聞單位都照做了,銷毀了許多印有“不許可”印記的照片本。只有每日新聞社的攝影部主任高田正雄拒絕執行這一命令。他將歷年積累的“不許可”照片本藏在大阪總部的倉庫里,使之得以保存下來。在數十年以后重見天日,出版問世,成為揭露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與新聞封鎖的重要證據。

日本當局嚴厲查禁

日本傳媒刊登中國與西方記者

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報道

南京大屠殺發生后,當時一些留駐南京的西方中立國家的記者親眼目睹了日軍的暴行,寫下許多報道通訊。而中國記者采訪了一些九死一生逃出南京的難民,也寫下大量控訴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文章。日本當局對西方和中國記者寫的報道與文章更視同洪水猛獸,嚴禁日本各新聞傳媒轉載或刊登片言只字。

據日本內務省警保局在戰時主辦的《出版警察報》第111、112號記載,僅在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這3個月內,日方當局就查禁了大量海外報紙雜志(包括英文、中文),規定不得進口,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這些報紙雜志刊登了有關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等的報道或文章。其中有(部分):

【1937年12月份】

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上海英文《大美晚報》)12月23日——《南京城的暴虐令司令部驚訝,軍隊失控》。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上海英文《字林西報》)12月25日——《日軍在華、在南京已失去了極大的聲譽:攻占首都后立即強奸、掠奪》。

The SouthChinaMorningPos(香港英文《南華早報》)12月25日——《南京陷落的恐怖活動》。

The People Tribune(香港英文《人民論壇》)12月26日——《在南京日本的文化使命》

《工商日報》(香港)12月26日——《敵軍在南京恣意大慘殺》。

TheNewYorkHerald Tribune(美國紐約:《紐約先驅論壇報》)12月25日——《南京淪陷后恐怖狀況之報告書》。

The Times(英國倫敦:《泰晤士報》)12月18日——《南京的恐怖:劫掠、屠殺——占領者殘暴的行徑》。

【1938年1月份】

The Times Weekly Edition(英國倫敦:《泰晤士報周末版》)1月23日——《南京的恐怖》。

Life(美國芝加哥:《生活》畫報)1月10日——《關于攻掠南京的紀事和照片》。

《中山日報》(廣州)1月23日——《獸行瘋狂發作,敵人屠城南京》。

TheNatalMeroury(德班)1月29日——《在南京殘忍和色欲的亂舞》。

《新聞》(美國西雅圖)1月10日第4號——《流行威脅下的日本》。

1938年2月份

The Manchester Guardian(英國曼徹斯特:《曼徹斯特衛報》)2月7日——《南京的恐怖主義》。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Weekly(英國曼徹斯特:《曼徹斯特衛報周刊》)2月11日——《關于日軍的掠奪與暴行》。

《華字日報》(香港)2月21日——《逃出南京來到漢口者的談話》。

日本當局嚴禁日本回國官兵散播

有關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流言”

從中國戰場回國的大量日本官兵,常常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在日常的生活與談話中,將他們在中國戰場的經歷與見聞,向別人介紹甚至炫耀,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種種暴行,很快就成為在日本民間廣泛流行的“流言(小道新聞)”。

日本當局深知,這些“小道新聞”的流傳必將影響日本的輿論,最終必將影響日本的報刊雜志與海外新聞傳媒。因為這些“流言”的內容,與日本報刊雜志上宣傳的內容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為此,日本當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官兵回到日本國內自覺或不自覺地散播在南京暴行的真實情況,阻斷“流言”的新聞源。田伯烈在1938年初經過調查后發現:“(日本)傷兵不準單獨接見親友,不準自由發表談話。由于嚴峻的統治檢查,日本人民不知道中國的抵抗很為堅強有力,不知道這一次戰爭的結束將遙遙無期。日本政府深恐真相一旦泄露,人民的情緒就隨之低落。”據曾參加進攻南京與大屠殺的日軍士兵曾根一夫說:“為了不使軍隊在戰地的惡的一面讓國民知道,在強化新聞管制的同時,對在戰地的士兵的泄漏嚴密封鎖。南京攻擊戰結束后,部分老兵返回國內時就曾被禁口。我也是昭和十三年(按:指1938年)秋返回國內的,在離開所屬部隊之際,被告誡‘諸位回到國內,征召解除就成了地方百姓了,但作為軍人的名譽是值得自豪的,而有污皇軍體面的事絕對不許外傳?!@是繁瑣的說法,要而言之就是‘即使回到國內,離開軍隊,在戰場干的壞事也絕對不許說?!比毡局麣v史學家洞富雄在1982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殺》定本一書中指出:“從戰場上回國的士兵也受到言論控制令的嚴厲約束,幾乎沒有人泄漏此事。”

到1939年2月,以坂垣征四郎擔任陸相的日本陸軍省,針對“從中國回去的日本士兵講述陸軍在中國的罪行故事,并且夸耀煊赫他們所搶劫的財物。這種日本歸國士兵的行為,成了極為普遍的現象……(為了)努力想避免在國內和國外的不好批評”,于是專門發布了一份被稱為“最密件”的“特別命令”:《限制由支(那)返日軍人言論的命令》。該“特別命令”由參謀次長通知在中國各戰場的日本陸軍各指揮官,“詳細地談到歸國士兵應行糾正的不良行為。其中說:兵士們把他們對中國士兵和平民的殘酷行為當故事談是不對的”。該“特別命令”列舉了返國軍人向親友談話內容若干種,明令禁止傳播:

“某中隊長非正式的對強奸給以下列的訓示:‘為了避免引起太多的問題,或者是給以金錢,或則于事后將其殺掉以滅口?!?/p>

“如果將參加過戰爭的軍人一一加以調查,大概全是殺人、強盜或強奸的犯人?!?/p>

“在戰斗期間最喜歡的事情是搶劫,甚至有人因為長官在第一線上也是見了裝作沒看見似的,所以競盡情搶劫?!?/p>

“在某某地方抓到了一家四口,把女兒當作娼妓似地玩弄了一番。因為父母一定要討回女兒,所以把他們殺掉了。留下來的女兒一直到出發前還不斷被侮弄,到出發時又殺了她?!?/p>

“在大約半年的戰斗中所想得起來的就是強奸和搶劫一類事情?!?/p>

“在戰地中我軍的搶劫是超出想象以上的?!?/p>

“把中國兵的俘虜排成單行,然后為試驗機關槍的性能將其全部射死?!?/p>

該“特別命令”宣稱:“歸國將士的不妥當的話語,不僅成為流言蜚語的原因,而且損傷了國民對皇軍的信賴,甚至會破壞后方的團結等等。所以再度通令,以后應更十分嚴格地加以指導和取締,一則使赫赫的武功善始善終,一則使皇軍的威武高度發揚,以期毫無遺憾地貫徹圣戰的目的。”

1941年,日本兵務局長在參謀長會議上作報告時,專門講了對日軍“歸還軍人”的言行要十分注意,稱“歸還軍人”“對(日軍)軍風紀不良狀況的言過其實的夸大,雖非惡意,但逐漸培養反軍反戰思想”,故而要特別地予以重視。為此,日本當局對“歸還軍人”采取了許多嚴厲的管制措施:所有從中國戰場回歸日本的官兵,其所攜帶的物品,必須有部隊長發給的許可證;必須經由日本軍部設在廣島的“檢疫所”進行檢查,然后方可在日本登陸。廣島“檢疫所”的憲兵在進行檢查時,必須扣留一切記載戰爭暴行的文字、照片資料;歸國官兵在日常談話中更必須遵守言論控制令的嚴格約束,等等。而對違反管制措施、散布“流言”的人員,日本當局則進行嚴厲的懲罰:依據當時日本陸軍刑法第九條的規定,在戰時以及事變發生之際,對散布“流言”的人,實施三年以下徒刑的處罰。例如:

經營洋裝店的住德藏,因為散布“流言”,說“日軍的糧食運輸供應不及,連續幾日沒有得到糧草,不得不以山芋為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不能供應糧食為由,在長江邊槍殺了12000名俘虜”。結果被日本當局以違反陸軍刑法為由起訴。

日傭小林末造因為說“上海附近的戰斗中,我軍掃射了約20000名中國俘虜,尸體漂浮在長江上”,也以違犯陸軍刑法被日本當局起訴。

日本當局對違反當局規定的

日本記者與傳媒實施嚴厲的懲罰

對違反當局規定、報道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記者與傳媒,日本當局則實施更嚴厲的懲罰。

有一位日本隨軍作家,在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到南京采訪。隨后,他寫出了一本反映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真相的著作,這就是石川達三及其寫作的紀實小說《活著的士兵》。

石川達三是日本著名的作家。早在1936年就獲得了日本首屆“芥川龍之介文學獎”。1937年12月29日,他作為日本《中央公論》的特派記者,被派往南京采訪,并約定為《中央公論》寫一部以日軍攻克南京為題材的紀實小說。石川達三從東京出發,于1938年1月5日到達上海;1938年1月8日到達南京。當時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雖有收斂,但還在繼續。日軍在南京留守擔任警備的部隊是第十六師團,又稱京都師團。這是一支最兇悍、殺害中國軍民最多的部隊,他們于1937年11月從華北戰場調到華中,成為進攻南京的主力。著名的“百人斬”殺人競賽就發生在該師團。其師團的師團長長中島今朝吾中將被稱之為“魔鬼”,在日軍占領南京后,被任命為南京地區的警備司令官。石川達三在南京該師團部隊中采訪了約7天,直到1月15日離開。在這期間,石川達三深入日軍士兵中,采訪調查第十六師團從華北奉調華中,在常熟白茆口登陸后,經無錫、金壇、句容、湯山,直到南京紫金山、中山門的“殺伐”歷史及種種“故事”,并到南京城內外發生重要戰事與大屠殺暴行的實地考察,身臨其境,加深認識,加強感受。他說:“我去南京時決心不見軍官和軍隊首腦。我和下士官、士兵在一起生活,傾聽他們的談話,詳細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軍官對外人總是說謊話,裝飾門面。我想看到戰爭的真實情況,便深入到士兵中去?!笔ㄟ_三耳聞目睹了大量的日軍攻占南京前后的實況與大屠殺的暴行,深為震動。他回到日本后,在1938年2月1日至10日,寫出了反映南京戰事的著名紀實小說《活著的士兵》。小說以日軍第十六師團為原型,虛構了一個高島師團,以該師團的西澤聯隊倉田小隊的幾個下層官兵作為主角,描述了他們參加進攻南京戰役與占領南京后對中國軍民大屠殺的種種令人發指的暴行,剖析了他們的心態。盡管作者是以自然主義的態度寫作,作品有“戰場環境決定論”與“人的本能論”等為日軍暴行開脫辯解的錯誤傾向,但卻生動地再現了日軍在南京殘忍野蠻的燒殺淫掠的歷史真實。

例如對日軍血腥屠殺中國軍民,作品一開頭就展現了一幅駭人聽聞的情景:日軍下士笠原伍長抓住一個不明身份的中國青年,不加詢問,讓此青年坐在河岸上,然后揮刀砍下其腦袋,將其尸身扔進河中。作品寫道:“對于笠原下士來說,殺死一個敵人,如同用手捻死一只螞蟻”。其他官兵都羨慕與效法笠原下士殺人不眨眼的“勇敢行為”與鐵石心腸,爭相加入殺人的行列:他們僅僅因為懷疑一個中國年輕女子是“間諜”,就當眾剝光她的衣服,近藤一等兵用匕首刺透了她的乳房;武井上等兵僅僅因為被征來為日軍做飯的中國苦力偷吃了一塊用來做飯的白糖,就當場一刀把他刺死;平尾一等兵等人只因為一個中國小女孩趴在被日軍殺死的母親身邊哭泣而影響了他們的休息,便一齊撲上去,用刺刀一陣亂捅,將小女孩活活捅死;隨軍僧片山玄澄,一手拿著佛珠,一手用軍用鐵鍬一連砍死幾十個已經放下武器并失去抵抗力的中國戰俘。

小說描述了日軍在南京下關長江邊大規模地集體屠殺中國軍民的場景:

挹江門到最后也沒有受到日本軍的攻擊。城內的敗卒殘兵土崩瓦解,通過這個潰退的唯一的城門,逃往下關碼頭。前面就是江水,沒有一艘可以渡江的舟船,陸地上也沒有一條可逃的路。他們只得抱著桌子、圓木、門板等一切可以漂浮的物件,橫渡浩渺的長江,向著對岸的浦口游去。其人數大約有五萬,只見一片黑壓壓的人群在江水中游渡。正當對岸已可見時,等著的卻是先已到達的日本兵!機槍鳴叫著開了火,水面像被雨水打得起了毛。想要回去的話已不可能,日本軍已在下關的碼頭布置了機槍陣地等待他們——而對這些在江上漂流的敗殘兵給以最后一擊的,則是日軍驅逐艦的攻擊……

還有日軍搶掠財物:

戰士們的心情很好。在(中國)這塊大陸上有無限財富,而且可以隨心所欲地獲取,這一帶居民們的所有權和私有權,就像野生的水果一樣向著士兵們的所求開放……

小說也詳細地描繪了日軍是如何奸淫婦女的:

他們邁開大步在街中走來走去,像獵犬追兔子那樣到處尋女人……他們每個人都像帝王或暴君那樣恣意妄為。而且,如果在大街上達不到目的的話,也會到城外的民家去……毋庸置疑,在這樣的感情支配下,什么道德、法律、自省、人情,都不起作用了。

對日軍到處放火焚燒中國居民的房屋與街道,小說也進行了刻畫:

出發的早晨,士兵們在自己宿營的民宅放火。實際上多數士兵是等火燒旺了之后才出發的,用來表示決不退回這座城市的決心,同時也無須防止敵人的殘兵敗卒卷土重來。而且,他們認為仿佛只有把市街燒光,才能充分證明他們曾經占領過這個地方。

石川達三揭示的日軍的種種暴行是如此真實而鮮活。石川達三后來說:“國內新聞報道都是假話。大本營發布的消息更是一派胡言。什么日本的戰爭是圣戰啦,日本的軍隊是神兵啦,占領區是一片和平景象啦。但是,戰爭絕不是請客吃飯,而是痛烈的、悲慘的、無法無天的?!钡@樣一部以自然主義態度寫作、講了一些真話的作品,立即引起日本當局的震怒與嚴懲。此作品刊于《中央公論》1938年3月號,雖已被編輯部刪除了不少內容,帶有很多“空鉛”,但是在雜志出版后送審時,仍因“有反軍的內容,不利于時局穩定”而被當局查禁。接著,作者石川達三以“違犯新聞法”被追究刑事責任。1938年8月4日,石川達三與《中央公論》的編輯、發行人員都以“將虛構作為事實,紊亂安寧秩序”的罪名,受到日本當局的起訴,并被判有罪。1938年9月5日,石川達三被判監禁四個月、緩刑三年執行。判決書稱他的作品“記述皇軍士兵對非戰斗人員的殺戮、掠奪以及軍規廢弛的狀況,紊亂安寧秩序”。

此后,日本再也沒有人敢于寫作有關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真實情況的報道。石川達三及其《活著的士兵》事件成為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第一起、也是最后一起“以筆取禍”的事件。在日本當局對新聞宣傳的嚴厲控制下,日本的報刊雜志上充斥的是連篇累牘的歌頌日軍“圣戰”與對中國民眾“仁慈”的文章,直至日本戰敗投降。田伯烈說:“日本軍隊占領南京以后的情形,日本報紙上很少記載,或者簡直可以說沒有什么記載,翻閱在日本出版的英文報紙,關于日軍在南京及其他城市的種種暴行,也看不出什么痕跡。日本報紙卻想把南京粉飾為太平安靜的地方?!倍锤恍蹌t指出:“其實,南京大屠殺事件在當時早已為世人所知。完全被蒙在鼓里,并歌頌圣戰的那只有日本人了?!?/p>

日本當局對國內嚴厲的新聞封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就是當時日本官方文件和媒體新聞報道為何沒有南京大屠殺的“片言只語”,日本廣大民眾為何在戰時對南京大屠殺這一血腥慘案幾乎一無所知的最主要原因。然而,面對這一鐵的事實,日本右翼分子還能從中撈得到什么稻草嗎?

(責任編輯 謝文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青青视频|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91青青草视频| 人妖无码第一页| 毛片网站在线看| 亚洲天堂久久| 久久性视频|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久久99国产视频| 成年人国产网站|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婷婷午夜影院| 男人天堂伊人网|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白丝av| 国产一级裸网站|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亚洲第一成网站|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久久国产乱子|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啪啪网址| 99精品免费在线|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婷婷丁香|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77777|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精品久久高清|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熟女视频91|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自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国产色网站| 亚洲五月激情网|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尤物视频一区| 四虎AV麻豆| 亚洲日本www|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