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是一把雙刃劍,各行各業都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經濟環境。政府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其實就是對經濟發展方向的調整。我們的產業怎么去優化,怎么去轉型升級,是所有的企業都要面對的。
以我們家具行業為例,和房地產行業密切相關。一些中小企業家、經銷商,多少有點彷徨與信心不足。虧損面沒有精確統計,我估計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有不同程度的虧損。這是壞的一面。
家具行業本身很零散,集中度不高。而目前的局面,對一些有積累的、想做長久的品牌企業則是一個機會。
行業大洗牌已經開始了。現在已經有一些經銷商從大賣場退出。我剛剛去了沈陽和鞍山考察。居然之家一店,紅星美凱龍二店,有五分之一位置空著。現在有的大賣場不敢收租金,因為很多銷售商交不起啊,大不了貨都不要了撤走。現在大賣場也想著大家都頂住,春節旺季一過,經銷商退出現象可能增多。一部分工廠、大賣場關閉可能會是趨勢。
對聯邦來說,這樣的形勢也是個機遇。企業靠什么不倒?風浪洗禮出來的力量,是人才團隊、營銷渠道、產品創新等方面積累的綜合品牌實力。有實力的企業,得抓住這個時間,提升綜合競爭力。
對整個行業來說,也是完善行業規則的時機。
沒有規劃布局,哪有統籌協調。完全市場化也可以,但會造成大賣場互相拼殺、圈地,大賣場財大氣粗、店大欺客,那些小的經銷商被綁架。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競爭和博弈,這樣的局面不是單個企業可以改變的。政府能不能營造一個吻合發展規律的、經營規律的環境?
如果說有什么建議,我覺得對家具行業來說,我們的主流媒體對傳統行業好的東西挖掘不充分。主流媒體給行業一個友好的輿論環境,對大家樹立信心很重要。
企業不是伸手向政府要免稅,給錢我去做生意,不是這個。他們都是在努力,為國家創造就業、稅收。當然最直接的幫助在于:政府的財稅收入不要走得太快了,增長不要走得太快了,要符合市場的規律來發展。
(企業簡介:聯邦家私成立于1984年,是以設計領先,制造與商業兩翼齊飛、國內與國外市場共同發展的民營企業,被譽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