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21日,法國某地,一位整形醫生從一名女性患者體內取出了兩塊劣質隆胸填充物。劣質填充物是由曾經的世界第三大隆胸硅膠制造商——法國聚植入修復體公司(Poly Implant Prosthesis,以下簡稱“PIP”)制造。
圣誕節前夕,法國當局發布公告:PIP公司銷售劣質隆胸填充物,將原本用于工業生產的硅膠用來做隆胸填充物。法國已經出現了8名與之相關的癌癥患者,其中1人死亡。除法國外,世界上還有約30萬名婦女使用了該公司生產的劣質隆胸硅膠。
英國媒體說,恐慌已蔓延至全球。
隨后,國際刑事警察組織應哥斯達黎加政府請求,發出“紅色”通緝令,全球通緝PIP公司創建人讓—克洛德.馬斯。
拆還是不拆
對于追求完美身材的女性來說,PIP公司銷售的劣質隆胸填充物,無異于在她們的體內安置了一枚定時炸彈。
如今炸彈可能爆炸,恐慌情緒該如何消除?
12月23日,法國政府出面呼吁3萬名使用過PIP公司產品隆胸的法國女性接受“拆彈”手術,將劣質硅膠取出。他們擔心這種劣質硅膠會在人體內破裂,進而引發炎癥。
法國勞工、就業與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將出資讓女性接受硅膠移除手術,預計投入6000萬歐元(約6億人民幣)。但受益者僅限于那些乳腺癌手術后因需修復乳房而植入PIP公司硅膠的女性,那些純粹“為美而美”的女性則無緣政府資助。
法國PIP隆胸硅膠受害者組織看到這份聲明后異常憤怒,她們要求政府一視同仁,所有受害者都要重新植入新的替代品,包括那些僅僅因整容而做隆胸手術的受害人。
“這個聲明令所有人都感到憤怒,它只是個煙霧彈。”法國PIP隆胸硅膠受害者組織負責人亞歷山德拉.布拉謝爾說,“盡管不會引起癌癥,但植入工業硅膠肯定是危險的。國家不該僅僅把這些硅膠移除,而把剩下的事情交給女性們自己去做。”
許多做過乳房整形手術的女性在法國衛生部門前抗議游行,她們指責政府行動不力。據悉,法國擁有全歐洲規模最大的化妝品和整形美容產業,估計有40萬至50萬名法國女性接受過隆胸手術。
與法國政府態度截然不同,同樣深陷“隆胸風波”的英國政府顯得格外“冷靜”。
英國衛生部首席醫療官薩莉.戴維斯說:“經手術植入PIP硅膠的女性不應盲目擔憂。尚無證據表明,這家公司的硅膠與患癌風險提升或硅膠破裂風險增大存在關聯。”戴維斯同時強調,移除手術本身也存在風險。
英國衛生大臣安德魯.蘭斯利12月23日也公開表示,沒有確切證據表明PIP制造的乳房填充物致癌,也沒有證據證明這種填充物同其他的相比破裂的可能性高出許多。“因此,沒有什么安全隱患使得人們非要做移除手術不可。”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過去12年里PIP共向全球整形機構出售乳房填充物產品30多萬件。在英國有4萬到5萬名婦女使用了這種產品。
曾使用了PIP硅膠的英國女子帕特.季米特里里烏說:“我認為,每名接受類似隆胸手術的女子都應去檢查,移除硅膠比總是擔心它在身體里破裂要強。”
曾是一名肉販
“隆胸危機”愈演愈烈,核心人物讓-克洛德.馬斯卻仍然是神秘莫測。
PIP公司律師伊夫.哈達德表示:“PIP的產品不是市場上唯一出現問題的硅膠。事實是,每一例隆胸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 按他的說法,公司創始人讓—克洛德.馬斯現在法國境內,但不愿就這一事件公開回應媒體。
12月21日,國際刑警組織發布了一張“紅色”通緝令,馬斯的本真面目只能從通緝令上一探究竟。兩張嫌疑人照片顯示,馬斯禿頭、蓄須,一張照片中戴眼鏡,一張中不戴眼鏡。
國際刑警組織網站發布的資料顯示:馬斯生于1939年5月24日。巴黎整形醫師帕特里克.巴拉夫說,他1981年結識馬斯,但從未用過PIP公司產品。“他(馬斯)沒有醫學背景,從事隆胸硅膠生意前曾是一名肉販,賣火腿和香腸。”
按國際刑警組織的說法,哥斯達黎加是以涉嫌“侵犯他人生命與健康”罪名通緝馬斯的。不過,據法國媒體12月24日報道說,國際刑警組織已出面澄清,對讓-克洛德.馬斯發出“紅色逮捕令”是由于他在哥斯達黎加受到有關酒后駕車的指控,與目前來勢洶洶的“隆胸危機”無關;而且讓-克洛德.馬斯今年6月就已經上了通緝榜單,只是“隆胸危機”之前并沒有人關注他。
隆胸硅膠竟是工業硅膠
經馬斯一手創建的PIP公司,1991年成立,總部設在法國南部。公司曾是全球硅膠植入物生產的領先者之一,一度成為全球第三大硅膠植入物生產商,年產量約為10萬件,其中超過80%出口國外。
英國媒體報道,PIP公司為大幅節省成本,制造隆胸硅膠時使用了便宜十分之一、并且沒有得到法國衛生部門批準的工業硅膠。這種硅膠應該用于制造電腦、炊具和床墊,而不能醫用。不過,銷售這種工業硅膠填充物,PIP公司每年多賺8. 4億英鎊。
法國《解放報》也報道,使用PIP公司生產的隆胸硅膠產品的法國婦女中已有8人患癌癥,去年有一人因此死亡。
事實上,早在2000年,美國藥監局已發現PIP假體問題。而2010年3月,PIP公司就因生產的隆胸硅膠破裂率太高,而被法國健康產品衛生安全局召回,公司因此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在此之前,PIP公司共向全世界整形機構出售隆胸硅膠產品30多萬件,可能波及全世界數十個國家的數以萬計女性,其中大部分為南美和西歐女性。
路透社12月23日引述法國PIP隆胸硅膠受害者組織負責人亞歷山德拉.布拉謝爾的話:“現在不僅是法國關注這件事情,全世界潛在受害者人數可能達到30萬至40萬。”布拉謝爾說,當前,已經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女性與她取得聯系,委內瑞拉、巴西等地也有問題報告。
英國至少有250名接受過隆胸手術的婦女將就PIP劣質隆胸硅膠一事聯合起訴為她們做手術的整形機構。雖然受害者更想起訴PIP公司,“但是它已破產,既沒有錢,也沒有資產”。
法國政府已經為此設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專門調查這一指控。自從發現PIP公司生產的隆胸填充物有害人體健康之后,已經有523名婦女清除了填充物。
落戶中國兩年
巴西衛生部門表示,該國已有2. 5萬宗植入PIP隆胸硅膠個案,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收到投訴。阿根廷衛生部門官員也表示,有關PIP隆胸硅膠致癌的“證據不足”,但是建議感到擔憂的女性去咨詢醫生。
長期以來,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巴西等南美洲國家因提供價格優惠的整容手術服務,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光顧。但這些國家從2010年4月開始禁止進口隆胸硅膠。
“隆胸危機”發生后,中國《法制晚報》記者也立即對中國隆胸整形市場進行調查。據該報報道,PIP生產的硅膠其實早已登陸中國市場,商品名為“寶麗貝”。
目前,諸多整形醫院以使用這種硅膠打廣告,一些網站甚至在宣傳中援引“專家”的話稱其為世界上最安全、最有保障的隆胸假體。據悉,法國PIP公司生產的硅膠乳房假體在國際市場上屬于低價產品,行銷66個國家。PIP產品在我國市場亦有銷售。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資料顯示:PIP在2009年4月8日就獲得批準,有效期至2013年。注冊代理為深圳市維恩杰科技有限公司。據了解,PIP公司產品在批準后就開始在國內銷售。
據《法制晚報》報道,在某醫院激光整容中心,醫院提供的產品信息和價目表上并沒有法國PIP公司的產品。
醫院的賈醫師表示,醫院的價目表剛剛更換,之前有過這款產品。賈醫師說,不建議消費者做這款產品,因為之前有消費者反映該產品手感稍硬。但是如果消費者堅持要做的話,醫院也可以做。而產品均為之前庫存的產品。手術價格在6萬左右。
深圳市維恩杰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邢剛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PIP假體致癌的說法尚無定論,他保證進口到中國的全部為正規貨。
邢剛說,PIP申報的產品型號是6300,但由于面臨同類產品的競爭,PIP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沒有得到法國衛生部允許的情況下,私自更換了為某些特定地方生產的乳房假體。深圳市維恩杰科技有限公司在購買PIP產品的時候已經和法方協商好,中國購買的都是6300,并稱,到現在為止,國內所有使用PIP產品的人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硅膠隆胸安全性仍有爭議
世界上首例利用硅膠乳房假體進行的美容整形手術是在1963年施行的。當時人們覺得硅膠乳房手感自然柔和,隆乳效果好,手術也比較簡單,因此受到醫生和女性的歡迎。僅美國就有100萬~200萬名婦女做過這種隆胸術,估計全世界每年有9萬~10萬名婦女用硅膠假體隆胸。
據有關資料統計,女性隆胸純粹為完美形體的占到80%,真正出于乳房切除后醫療效用的比例反倒很低。
1990年之前,全球對硅膠埋植手術的投訴非常罕見。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該手術缺乏安全性的消息不斷曝光后,硅膠術后破裂、死亡等其他問題的投訴驟然上升。
不少醫學界人士指出,硅膠對健康的危害是慢性的,難以短時間內看出。德國科學家曾對大約200名做過隆胸手術的婦女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研究,證實硅膠作為乳房填充物并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安全持久,而且硅膠會滲透擴散,對肝造成損害。
研究表明:1/ 3以上的婦女在手術幾年之后隆胸就會出現缺陷,至少需要再手術一兩次替換填充物。而所謂隆胸效果完美無缺的婦女中,有1/ 3的肝部發現有硅,并對免疫系統造成了影響,使這些婦女的固有隱疾更容易發作,許多人說她們得了風濕病、四肢有燒灼感或發癢。
但關于硅膠隆胸安全性問題的爭論焦點還是在致癌的問題上。2010年6月,美國醫學會一個由13人組成的專家小組公布了對此問題的研究結果:雖然沒有跡象表明硅膠必然致癌,但硅膠隆胸的確可以引起一些相關的疾病。
中國的“隆胸風波”:奧美定事件
2004年前后,中國也曾爆發過一場“隆胸風波”,那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奧美定事件”。
奧美定,化學名稱為“醫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俗稱“人造脂肪”。 曾經被廣泛用于注射隆胸、隆頰、隆臀等美容手術。
1999年12月15日,經國家藥監局監測認證后生產,奧美定作為無毒,環保,低排異性的新人造脂肪在我國投入使用。200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此后,奧美定被大規模應用在整形美容行業,從簡單的隆鼻,隆太陽穴,到大一些的隆胸、豐臀,及各種軟組織凹陷的填充。奧美定作為液態注射材料,見效快,效果明顯,短時間內就風靡全國。據不完全統計,1999年底2000年初至今,廣東地區共有10萬人次接受了注射式豐胸。
但是在國內廣泛使用了之后,其弊端也紛紛表現出來——它在人體內分解成單體之后,對人體的損害極大,會影響到神經系統,損傷腎臟,對生命循環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物質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
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05年11月,共收到有關不良反應報告183例。
2006年4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做出決定,撤銷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用)醫療器械注冊證。從即日起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奧美定事件”引發了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的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