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石油,愛石油”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廣大石油學子在工作崗位上用行動對“奉獻”二字最完美的詮釋。為人誠實、基礎扎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西安石油大學的畢業生以“四實精神” 贏得用人單位的嘖嘖贊譽。他們也以“石油精神”和“鐵人精神”在我國各行業成為頂梁一柱。
“工作不用愁,單位有得挑”。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西安石油大學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17年保持在92%以上,2011屆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更達到93.82%。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西安石油大學,前身是創立于1951年的西安石油學校,1958年成立西安石油學院,2003年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目前屬于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她是西北地區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為特色的多科性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我國西部石油石化行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設有石油工程學院、油氣資源學院等13個學院、55個本科專業,先后培養輸送了十萬余名高素質優秀人才。學校與石油、石化企業產學研結合項目近1000項,成果轉化200多項,為企業帶來了數十億元的經濟效益;還與勝利油田、長慶油田等企業聯合建立了60多個校外生產實習基地,建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前沿性科學研究基地。
“團結、勤奮、求是、創新”“好學力行、自強不息”是我們始終秉承的嚴謹校風和校訓,“鐵人”王進喜是我們心目中共同敬仰的英雄,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石油人”已然是每一個石油學子的共同理想。其實,不論從事什么行業,石油人的那種肯吃苦、樂奉獻的精神終會成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砝碼。
特色教育,文化先行。我校目前有校本部、南區以及蓬勃發展的戶縣新校區三個校區。近年來,西安石油大學以60年校慶為契機,依托校史館文化,大力發展講座文化、體育文化、宿舍文化、社團文化,使校園充滿了年輕的朝氣和活力,成為多校區辦學格局下高校校園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典范。每周邀請陳忠實、華黎明等知名作家、學者、教授,作客“明德大講堂”“石大青年論壇”,與廣大師生學習、分享、交流;近年來,我校學生連續兩年在全國機器人大賽中分獲冠軍、亞軍;在實施“走出去”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我校也走在陜西高校前列。正是由于在校園媒體實踐平臺的磨礪,2011年7月,我有幸作為中國100名青年代表參加中歐青年周活動;11月受百度公司之邀參加“全國校媒主編新媒體訓練營”活動;2012年3月,作為全國十名大學生記者之一、陜西高校唯一代表參加全國兩會的報道。這些都和學校的文化先行戰略和人才培養模式分不開。
立足陜西,面向西部,服務全國。面對石油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不斷面臨的新挑戰和新形勢,西安石油大學積極實施校企合作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新模式。即企業按照自身發展規模預測人才需求量,提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在學校某個或某幾個專業里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挑選學生,與學校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參與教學全過程,培養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學生畢業后到企業直接上崗工作。形象地講,就是企業向學校下“訂單”,“買斷”或“部分買斷”畢業生。
西安石油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建利告訴筆者,通過“訂單式”培養,學校實現了學生、企業和學校三方“互利共贏”的良好效果。 “國際合作班”“法語和西班牙語合作培養班”“訂單培養班”等多項“訂單式”培養工作,既創新、豐富了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又初步滿足或緩解了企業發展對石油主干專業畢業生的迫切需要,特別是解決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舉多得。
青年有夢,須堅持。選擇一個方向,去努力就是幸福。西安石油大學期待鑒證你成功時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