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進入房間后突然忘記自己為什么要來這里。
為了解這一現象的成因,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兩組實驗,在行走距離相同的情況下,讓兩組受試者在需要“過門”和不需要“過門”的房間做一些事情。結果發現,相比那些沒有“過門”的人,“過門”的人更容易忘記在之前房間形成的記憶。
研究人員蓋布瑞爾·拉德萬斯基解釋說,門口類似于大腦中用來分割和儲存記憶的“事件邊界”。當你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大腦會對這個新環境中的情況進行更新,這個過程需要花費一些腦力。這一更新過程雖然很輕微,但很有可能將你在之前的房間儲存記憶漏掉。
基因決定睡眠時間長短
為什么有的人一天只要睡五六個小時就能神采奕奕,有的入睡十個小時仍然哈欠連天?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少眠基因”,或許能解釋個中原因。
研究人員先讓志愿者填寫問卷,回答有關睡眠時問的問題,然后分析他們的基因。他們發現,一種名為ABCC9的基因能決定睡眠時問長短。ABCC9存在于哺乳動物的心臟、骨骼肌、大腦和胰腺中。
被故意傷害更疼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對于對方是否故意造成傷害的認知將影響人們對疼痛的體驗。在研究過程中,相信自己遭到故意電擊的試驗者,和認為自己只是被誤傷的試驗者,在同樣強度的電擊之下,前者將感受更多痛楚。那些認為自己只是被誤傷的實驗者似乎能夠逐漸適應電擊,而那些認為自己遭到故意電擊的試驗者則每次都會有明顯痛感。
負責此項試驗的丹尼爾·威格納教授說:“自身的心理狀態將會改變人們對疼痛的體驗。但是這次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對別人心理狀態的感知也能影響到人們對自身疼痛的感覺。”
尼古丁將入藥
英國皇家學會的科學家對煙草中的尼古丁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尼古丁可以提高記憶力,對老年癡呆癥的治療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動物在進食含有尼古丁的食物后,能更精確地完成復雜的任務,并且比沒有進食含有尼古丁食物的動物更加集中注意力。科學家還發現,尼古丁可以刺激動物腎上腺素的分泌。雖說對于正常人,這種,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研究者相信尼古丁在促使人集中注意力和增強記憶力方面的作用,對于老年癡呆癥患者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研究者們對尼古丁與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關注,希望能找到尼古丁中有益于人體的物質,以便研制出一種沒有副作用的藥物,為老年癡呆癥患者帶來福音。
大笑一小時,燃脂100卡
英國神經學家皮契爾研究發現,大笑一小時可以燃燒1 00卡路里的熱量,約是一小包薯片及小條巧克力含的熱量。
皮契爾指出,大笑對身體猶如“小規模的有氧運動”,心跳因此加快,心臟釋放更多血液到身體其他部位,同時胸腔上下振動,使胃部肌肉劇烈運動,有助肌肉緊實。而在生活中,要燃燒掉100卡路里熱量,需要舉重半小時或在家吸地毯約45分鐘。
研究報告還指出,大笑可以強化免疫系統,有助身體對抗感冒等癥狀,臉部肌肉也可以借此獲得運動,有助肌膚緊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