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瘤病毒是引發宮頸癌的元兇,約80%有性行為的女性在一生中可能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而持續感染會極大提高癌變的風險。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注射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王麗娟早就聽說國外已普及宮頸癌疫苗,但一直沒機會注射。到新加坡定居一年之后,她便在樓下的私人診所里接種了宮頸癌疫苗,連她的丈夫也加入了接種行列。
為95%高危人群“撐腰”
200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豪森教授證明了人乳頭狀瘤病毒是子宮頸癌關鍵的致病因素,使宮頸癌成為第一個可用疫苗預防的癌癥。
人乳頭狀瘤病毒16型和18型,引發了全世界70%以上的宮頸癌病例。但女性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后,不會馬上就引發癌癥;其中有超過80%的人會在8~10個月后通過自身機體免疫系統完全清除病毒,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過人乳頭狀瘤病毒。
一般來說,從病毒感染到宮頸癌的病程可能會長達數年至十幾年。因此,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注射是減少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目前國外已經研究出了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并于2006年投放市場。該疫苗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包括16型和18型在內的多種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所引發的子宮頸癌與癌前病變,提供高于95%的保護;對其他一些亞型感染也有交叉預防作用。
據悉,目前該疫苗已經獲準在27個歐盟國家、墨西哥、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香港、臺灣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其中28個國家的學生可享受免費接種。在國外,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需要接種3針,每針價格約在上千元人民幣,費用高居各種疫苗之首。
目前,該疫苗在我國尚處在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藥物臨床試驗Ⅰ期看毒性,Ⅱ期看劑量,Ⅲ期臨床試驗是要驗證藥物的有效性),上市日期還無法確定。
不宜迷信“疫苗萬能”
世衛組織已推出《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推廣準備手冊》,為國家間推廣宮頸癌疫苗提供政策支持。國際上已研制成功了兩款宮頸癌疫苗,分別為默沙東公司生產的達修Gardasil和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的Cervarix。達修為四價疫苗,針對人乳頭瘤病毒6型、11型、16型、18型四種病毒;Cervarix為二價疫苗,免疫對象為人乳頭瘤病毒16型和18型。
從疫苗預防效果及衛生經濟學的角度講,最適宜接種的是那些尚未發生性行為的年輕女孩,在青少年學生中接種為最佳選擇,即暴露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風險前的年輕女性。因此,最初該疫苗只用于9~26歲的女性,但2008年開始也用于預防外陰和陰道癌。2009年,有些國家還將該疫苗用于9~26歲男性預防尖銳濕疣。
同時有多名性伴侶的男性,容易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而且病毒在男性體內通常存活時間較長。男性感染這類病毒后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癥狀,但會將病毒傳染給伴侶。因此,有條件的話,也應當給男孩接種疫苗,預防效果比只給女孩接種還好,同時也可幫男性預防生殖器官和肛門附近部位發生癌變。
接種疫苗要提倡,但決不能放棄宮頸癌的篩查、早診早治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等預防措施。不應過分強調疫苗萬能而盲目樂觀。
小貼士
為預防宮頸癌,下列人群每隔兩三年應做一次婦科防癌檢查:18歲以前性交者;性生活紊亂,性交頻繁以及性病患者;早婚、多次生育者;有宮頸炎癥和糜爛者;性交后陰道出血,絕經以后陰道有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者。45歲以上女性,即使沒有任何癥狀,也應定期做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