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最常見的癥狀,當人們出現腹痛時,絕大部分人都認為是腹部疾病。其實,以腹痛作為首發癥狀的老年性疾病并非罕見,若對此認識不足,常常容易造成誤診。
急性心肌梗死 據統計,約8%的心肌梗死病例早期可表現為突然上腹劇痛,伴惡心嘔吐、脘腹脹滿,易誤診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膽囊炎等。但多數人既往有冠心病、心絞痛等病史,典型病人心電圖有病理性Q波、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和T波變化。
心絞痛 冠狀血管痙攣導致冠脈血流量減少,不能滿足心肌的代謝需要。心肌急劇缺血、缺氧,積聚過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等,刺激心臟內自主神經的傳入神經末梢,經1~5胸交感神經帶和相應的脊髓段傳至大腦產生痛覺,表現為上腹疼痛,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
主動脈夾層 指主動脈腔內的血液通過血管內膜的破口,進入主動脈壁囊樣變性的中層而形成夾層血腫,隨血流壓力的驅動,逐漸在主動脈中層內擴展,是主動脈中層的解離過程。患者常突發心前區、胸背部、腰背部或腹部劇烈疼痛,像刀割或撕裂樣,從胸骨后或胸背部沿主動脈向遠端放射;若夾層波及主動脈遠端,可有腹痛、嘔吐、嘔血及便血。易被誤診為急性胃穿孔、急性胰腺炎。如能在腹部觸及搏動性包塊,及時做彩色B超和ACT檢查,有可能避免誤診。
心力衰竭 因右心室回流的血液受阻,致肝充血腫大、肝包膜緊張、缺氧而引起胃腸功能障礙。由于心排血量減少、腸系膜血管緊張、腸道缺血,可致非栓塞性小腸壞死等,常出現腹痛,多呈鈍痛,偶呈絞痛,易誤診為膽囊炎。
帶狀皰疹 當侵犯支配腹壁的肋間神經時,即可出現上腹劇烈疼痛,并有劍突下壓痛,特別是在皰疹尚未出現之前,極易與外科急腹癥混淆。但本病多無發熱、嘔吐,血白細胞總數不增多,與外科急腹癥有別;待皰疹出來之后更容易鑒別。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因水電解質紊亂造成肌肉痙攣,亦可出現陣發性腹部劇痛,伴惡心嘔吐、腹部壓痛。但本病多有糖尿病病史,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尿糖和尿酮體呈強陽性,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口中有爛蘋果味,有助于與腹盆腔疾患相區別。
腹部卒中 腹部肝、胃、脾、腎、大小腸等臟器動脈,也會像腦血管一樣發生梗塞或破裂,引起腹內臟器的出血或缺血,出現急性腹痛癥狀。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癥的中老年人更要警惕。
甲亢 老人胃腸型甲亢以消化系統癥狀為突出表現,起病慢,病程長,多有厭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便秘腹脹,體重下降,易誤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抽血做T3、T4、TSH等激素水平測定有助確診。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老人甲亢T3、T4不一定升高,可能在正常范圍,而TSH多降低。必要時可做TRH(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試驗來確診。
總之,老年人非腹內疾患腹痛患者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不典型,容易與消化道疾病的癥狀混淆,需要高度警惕。老年人出現腹痛癥狀時,醫生和患者都要從既往病史、癥狀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善于發現一些容易忽視的“蛛絲馬跡”,以便杜絕和減少誤診誤治,確保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