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住在女兒家多年,女兒、女婿都很孝敬。可是,這幾天王老太突然吵著埋怨女兒不關心她,把她當成負擔不愿贍養,要住到兒子家去。女兒勸她說哥哥家房子小,住得擁擠,希望她能體諒。王老太一聽更不高興了,說:“他房子再小,容得下他就容得了我!”接下來便激憤地哭訴自己如何含辛茹苦把兒女拉扯大,如今人老無用,沒人管沒人理了。女兒無奈,只好和哥哥商量,把王老太送到哥哥家。
進入老年期,大多數人很重視自己白發初現,額紋如溝,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嘴”在變。
吵嘴 有些老年人像個不懂事的小孩子,情緒多變,常常會因小事而生大氣,甚至與兒孫輩們斤斤計較,讓人啼笑皆非。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返童現象”,是老年人主觀上缺乏自制能力,客觀上缺少他人關心慰藉,與周圍人失去正常溝通的一種心理異常的極端表現,也是大腦功能退化的結果。
饞嘴 一日三餐已成往事,吃了上餐想下餐;見小孩吃零食,心頭癢癢,總想弄點兒來吃;粗茶淡飯不香,總想吃點美味佳肴。這叫不叫饞嘴呢?其實是因年老胃腸消化液分泌減少,食量減少,必須以多次進餐和吃零食來獲取所需營養;同時味蕾感覺遲鈍,鮮美食物才能滿足味覺,激發食欲。但是,這種饞嘴往往會因多吃而傷胃,或因所喜而偏食,影響健康。
多嘴 涵養甚好的人進入老年期,也會變得多嘴多舌。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總想關心他人,參與社會,苛求他人把事情辦得盡善盡美。老人多嘴,自己可以獲得愉悅的心情,也可用積累的經驗幫助別人。但是,這種多嘴又往往帶有偏激與經驗主義的成分,稍不留意就會陷入好心辦錯事的尷尬境地。
家庭成員應善待老人的“嘴變”,盡量不計較他們的態度。對他們的合理要求要盡量滿足,對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堅持說理,耐心說服,用溫柔的語言去幫助老年人控制情緒,使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