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藥物會影響化驗的準確性,因此,當你需要做化驗檢查時,應該向醫生說清楚你正在服用什么藥,要不要停藥數天后再做化驗。現將常見影響化驗結果的藥物列舉如下,希望要做化驗的諸位病友注意。
影響糖尿病檢查的藥物
影響血糖測定的藥物
易引起血糖升高的藥物:咖啡因、環磷酰胺、茶堿、避孕藥、右旋糖酐、升糖激素類、甲狀腺素等。
易引起血糖降低的藥物:印度大麻、胍乙啶等。
影響尿糖試驗的藥物
引起尿糖假陽性的藥物
引起血糖升高而繼發尿糖的藥物:皮質類固醇制劑、吲哚美辛、異煙肼。
引起腎損害而出現尿糖陽性的藥物:過期四環素。
由于還原作用而使尿糖出現假陽性的藥物:阿司匹林、對氨基水楊酸、頭孢噻吩鈉(先鋒霉素Ⅰ)、頭孢噻啶(先鋒霉素Ⅱ)、水合氯醛、辛可芬等。
引起尿糖假陰性的藥物
大劑量維生素C、左旋多巴、非那宗吡啶等。
此外,對氨基水楊酸、苯乙雙胍(降糖靈)、水楊酸鹽、肌醇酯等藥物可引起尿酮體假陽性。
三大因素影響糞尿變色
影響糞、尿變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藥物、食物、疾病三大因素。
服用某些藥物可使糞便染上不同顏色。如某些貧血患者服用補鐵制劑后,可使大便變黑色;服用次碳酸鉍鉀、含鉍的復方制劑(如胃必治、胃得樂、樂得胃)及活性炭等,也可使大便變黑;做胃腸鋇餐透視,服用鋇餐后,大便呈灰白色;服用利福平,大便呈紅色;服用含大黃類的藥物可使大便呈深黃色。
服用某些藥物可使尿液出現不同的顏色。如服用黃連素、核黃素、復合維生素B、四環素等,尿液可變成黃色;服用利福平、磺胺嘧啶、含大黃類制劑等,尿液可呈橙黃色;服用氨基比林、酚酞、苯琥、苯妥英鈉等,能使尿液變成紅色;服用氯喹、痢特靈,可使尿液呈棕色;服用消炎痛、亞甲藍,可使尿液變綠色;服用呋喃坦啶、伯氨喹啉、磺胺類,能使尿液變成赤黃或棕色;服用奎寧,可使尿液變成棕黑色。
食用某些食物也可使糞便染上顏色。如多食含葉綠素的蔬菜后,大便會變綠色;食用大量的西紅柿、西瓜等,糞便會變紅色。尿液色澤的深淺常隨飲水量、運動、出汗等不同情況或深或淺。
如果您肉眼觀察到或化驗單上報告了糞、尿變色,請不要驚慌。首先要注意分析最近是否服用或食用過易致糞尿變色的藥物或食物;若非藥物或食物所致,則應考慮到疾病作祟的可能,應及時上醫院診查,以免延誤病情。
■溫馨提示
糞尿變色防藥物中毒
值得警惕的是,有時大小便顏色的異常,可能是藥物過量或中毒的信號,需要及時處理。如大劑量或長期服用消炎痛或保泰松,會出現綠色尿或血尿,這是由于藥物損害肝臟引起的膽綠素血癥所致;又如長時間使用維生素D﹑慶大霉素,可使小便呈紅色,這是由于腎臟受損引起的血尿;再如長期應用阿司匹林﹑華法林﹑羥基保泰松及肝素等,對胃腸道均有較強的刺激性,往往引起出血,出現柏油樣大便。一旦發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停藥,并及時報告醫生,尋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