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師應在富有情境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在與人交流中發展語言,激活思維,提升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氛圍;滲透;拓展;提升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仍是“讀、寫”訓練有余,“聽、說”訓練不足,從而導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達不到應有的水平。如何使這些訓練切實有效,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呢?
一、營造氛圍——激發口語交際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師應積極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交際情境,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1.語言描述。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創設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可以撥動學生的心弦,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激發起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比如,在執教《我長大了做什么》時,一位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祖國面貌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你們現在是小學生,主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二十多年后,長大的你在建設祖國的各行各業中充當什么角色呢?”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爭相憧憬未來。
2.媒體運用。多媒體創設的情境生動、形象、直觀,學生能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更容易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比如,一位教師執教《春天來了》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多幅春天美景圖,并配上輕松活潑的音樂,學生調動視覺與聽覺感受到春天的美。這位教師及時引導點撥:“看到這么美的春天,你們想說什么,想做什么呢?”學生紛紛議論開了。
二、給力滲透——拓展口語交際的空間
拓展口語交際的空間,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教師要善于在學生平時的學習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尋找口語交際拓展訓練點。
1.滲透于閱讀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文質兼美,主題鮮明,便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除每個單元練習的口語交際訓練主題外,教師還應該注意把口語交際訓練滲透于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中領悟口語交際的策略,讓口語交際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將口語交際訓練滲透于閱讀教學,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把握讀說結合的切入點。一是挖掘教材因素進行拓展訓練。如教材中的課文大多圖文并茂,教師可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說話,在挖掘文本內涵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還可以利用課文標題的設疑、教材文本的空白之處、疑難之處等進行拓展。二是把握教學契機進行拓展訓練。課堂上學生產生疑問、意見分歧時,常常是口語交際的最佳時機,此時教師可引領學生進行思維碰撞,展開交流、辯論,彼此評價,以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滲透于日常生活。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包含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應善于發現、善于挖掘,引領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交際資源,在相互交往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學校生活說說學校的花草樹木中,最喜歡哪一種并說明喜歡的原因,也可以讓學生每人提一條對學校綠化的重要建議。
三、贊賞鼓勵——提升口語交際的品位
記得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類本性最深的渴求就是得到別人的欣賞。”對學生的口語交際的積極評價正是對學生行為的“欣賞”,也是很好的鼓勵。當學生口語交際表現極佳時,教師可以用“好的,非常正確”“你理解得很到位”加以肯定;對口語交際表達得不那么完整或部分正確的學生,教師可以用“……很好……但是……”的句式“若是把……部分改動一下,那就好了”之類的話語;對那些平時很少進行口語交際的學生,一旦在某一次回答得很精彩,教師不要吝嗇鼓勵的話語。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重傾聽,樂于合作,善待他人,讓學生之間也形成一種融洽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
總之,新視閾下的口語交際教學應打破傳統封閉和僵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一些口語交際的自主權與自由度。教師應開辟多種途徑,拓展空間,在“最近發展區”內激化學生的智慧潛能,讓學生敢于口語交際,樂于口語交際,善于口語交際,從而促進學生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惠元.新視閾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與小學語文教學探析[J].吉林教育,2010(23).
[2]劉美鳳.聚焦口語交際的三個層面[J].小學語文教學2010,(1).
責任編輯 王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