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抒情是作文中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時代在變化,但情感永遠不會變,如何讓學生在作文中抒情,表達真實情感,則成為小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要對學生加以指導,讓情感與構思結合,學生才能完成優秀的作文。
【關鍵詞】抒情;真情;文采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一個語文老師如果不能讓學生順利寫出好作文,則不是好老師。一個學生,如果寫不出真實感的美文,則不是一名成功的學生。抒情是很重要的一種表達方式。文章不是無情物,如何才能有效地抒情呢?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注重真情實感。
一、情感要真實
自古以來,好作品都要有真情實感的。真情永遠不死,即使時代變了,作品照樣能打動人心。讀者讀完一部作品,能不能被作品打動,文章優劣已經判斷出來。所謂真情即真實情感。真情是人物真實情感的流露,而虛假情感是文章虛擬表現出的情感,并非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不符合人物情感邏輯,不是自然流露,而是強加的,這樣的感情往往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了讓學生抒發真情,語文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作文題,要學生寫出自然美,并在自然美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如上學之路,小橋、流水、天空、山川都是具體的事物,要求寫出它們的特點,寫出他們的美,同時不露痕跡地把贊美之情融入其中。
二、情感要健康
健康向上的情感最易打動人心。情感雖然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內在感覺,但有許多情感是人們共有的,如親情、友情。傳遞這樣的情感容易激起別人的共鳴,使人感動。如筆者曾布置一篇《回報父母的愛》這樣的作文,其中,一小作者以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寫出了對母親照顧他的感謝以及工作后如何報答父母的想法。文章寫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不求驚天動地,但求自然健康。
以上兩點是對抒情的內容要求。一篇好的文章,內容是主導,固然重要,而好的語言會使內容更加光鮮亮麗。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是指“文采”,“文采”像涓涓溪水,瀟瀟灑灑,描摹事物的本色和情態,栩栩如生,能耐人尋味:如寫黃河,則不羈而剛強;寫長江,則奔放和瀟灑;大山則威武,高原則粗獷。一切在作者筆下,蕩漾著彩虹似的夢。好的語言,會讓沉穩的山有靈氣,讓渾濁的雙眼散發智慧的光。當然,它與“堆砌詞藻”為敵,與“亂用修辭”相悖,老師可以從以下兩點指導學生。
1.平易樸實,意深旨遠
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所以喜歡用好詞好句。但好的作文,優美的作文,不一定有漂亮的語言,只要清新自然,平易樸實,流暢也能盡顯本色,使文章內容豐富,觀點有說服力。
2.善于描繪,長于修辭
作文中,描繪景物、渲染氣氛、刻畫人物、描寫心理時,有時需要用對比來繪型、繪聲、繪色;描繪景物,力求鋪排取勝;妙用比喻,文字定然增色不少;活用擬人,內容必然鮮活可親……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有的著名作家寫出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作品,不是他們有不同常人的生活,而在于他們善于發現和發掘,日常小事那些美好事情不也照樣能感動世人的心靈嗎?一個生動的場景,一句真情的話語,一個善意的微笑,只要我們心靈不麻木,就會激起漣漪。
3.巧妙構思
好文章,真情感固然重要,但巧妙構思也不是可有可無的。怎樣讓真情與構思結合呢?
組合式構思。把幾個相互關聯的畫面按一定順序組合成文,共同表現一個主題,使文章形散神聚,結構呈現內在的嚴謹。如《我的一家》,可把家庭分成三個部分,分別寫媽媽、爸爸和我的生活,把三個部分各自的特色寫得活靈活現,構成一個家,既嚴謹又別出心裁。
排比式構思。以排比的形式謀篇布局,如學生可用“假如我是……”為主體,排列構思心里感受、內容層次。
構思是內容的一種補充方式,不是靈丹妙藥,更不可取代真實情感。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情感與構思結合,這樣才能順利寫出精美的作品。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