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對詞匯教學經常采用朗讀和釋義兩種機械的教學方式,使閱讀教學幾乎成為教師的翻譯課,課堂教學缺乏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更談不上學生對詞匯的運用了。英語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
[關鍵詞]詞匯教學;文本語境;閱讀能力
詞匯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對詞匯教學經常采用朗讀和釋義兩種機械的教學方式,使閱讀教學幾乎成為教師的翻譯課,課堂教學缺乏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更談不上學生對詞匯的運用了。英語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何實施課堂詞匯有效教學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尋找有效詞匯教學和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積極性兩者之間的切合點。
一、實施詞匯有效教學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的必要性
美國作家德爾文說:“教科書所編寫的閱讀文章是寫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語言現象的展示廳,是語法規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語篇內容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詞匯、語法等)的主要資源,也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載體。閱讀過程是一個多種語言知識,包括文字、詞匯、句法和語義等知識的復雜的“相互作用”過程。近年來,閱讀理解又是中考命題的重點題型,這要求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實施詞匯有效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一個有效途徑。
詞匯和閱讀兩者關系緊密,閱讀材料是由詞匯組成,詞匯是基礎,沒有詞匯就沒有閱讀。由于教育觀念的陳舊,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詞匯教學只停留在對詞匯的機械記憶方面,以朗讀和釋義兩種方式為主,導致詞匯教學和閱讀教學相脫節。教師的“滿堂灌”和學生被動的學習,詞匯教學和閱讀教學兩方面都得不到落實,從而影響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語言技能的掌握。詞匯教學應該是對文本閱讀的一種引領,合理處理詞匯教學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盡情地體驗文本思想,學習文本表達結構,使學生能做到對閱讀材料的概括歸納和判斷理解,閱讀能力才能提高。新教材對學生的閱讀要求高,閱讀之后要完成的任務多,學生既要接受詞匯、語法、文本思想、文本結構的輸入性學習,又要做出相應的讀寫輸出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詞匯和詞匯教學是整個過程的基礎和出發點。
二、實施詞匯有效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積極性的有效途徑
(一)關注主題詞匯,運用多媒體技術渲染主題詞匯教學。
1.運用主題詞匯,引領學生快速走入閱讀環境。
篇章的主題詞匯相當于文章的眼睛,透過主題詞匯可以看到整個篇章的思想內容。在備課時,教師要找準篇章的主題詞語,并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視頻、圖片或文字等不同的呈現方式,對主題詞語進行直觀、形象的展示,激活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帶著高漲的情緒進入閱讀的環境,熟悉環境并適應閱讀環境。
如初中外研版八年級(下)Module 6 unit 2 He said it was on at the student cinema,這是一篇評論文章,文本內容相關播音員陳歡對電影《金銀島》(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介紹和評論。這篇文章沒有題目,通過備課,筆者選擇從cinema這個單詞入手,著手設計一個包含反映文章主題詞匯的總體思路,先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觀看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視頻片段播放,這樣激活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接著,讓學生一起聯想跟cinema相關的詞語,如:film, actor, actress, play, act, action等,這些詞都有助于學生理解篇章內容,并且對提取評論信息和完成課文配套任務起積極作用,也使學生在閱讀后寫影評時能運用到相關詞語。
2.關注主題詞匯,引領學生進入積極閱讀的狀態。
經過以上環節,接著處理問題“What’s the mail idea of this passage”時就順理成章,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要求,使學生清晰地整體感受到文本的話題,因為考慮到句子組織的困難,筆者引導學生在關注文本內容時忽略文本中出現的語法,要求學生用一個詞回答問題,結果他們一下子想到很多,如:adventure, sail,film story,fight,experience,act,action等。很顯然,課堂是令人驚喜的,渲染主題詞匯的有效教學,打消了他們對文本的陌生和驚慌,接下來完成文本后面設置的閱讀目標和相關任務。
(二)利用文本真實語境進行詞匯有效教學,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閱讀的最終目標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讀者通過一定的閱讀技能和策略吸取文本知識和思想,并能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運用。用簡潔明了的方式關注主題詞匯教學,并不能解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所有有關詞匯問題,不能掃除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詞匯障礙,即學生在文本細讀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因詞匯問題導致的閱讀障礙。
我們常說,一個單詞承載許多不同的意義,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所以,可結合真實閱讀材料列舉課外語境,讓學生在比較中對詞義學得更加透徹,比如在教學文本中出現的生詞character時,筆者選用了以下三個例句(其中最后一個句子出自真實現有閱讀材料),讓學生理解一個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再來加深對閱讀材料中細節閱讀的理解力。
She has a determined character.
The restaurant has a little character of Tibet.
And they both act well in this film, and make their characters believable.
以上例句一經列出,課堂教學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比較,并猜到這個詞包含“性格、特色和人物角色”等不同含義。詞匯語境教學淡化了枯燥乏味的講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文本細節的閱讀能力,使他們對文本材料的理解更為豐富透徹;學生愿意在這種比較和觀察中體會詞匯的含義和用法,猜測的過程總是充滿驚喜,從而促進了他們英語閱讀的積極性。
(三)注重關聯詞和過渡詞匯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
關聯詞和過渡詞是組成閱讀材料的紐帶,理解和懂得這些詞匯有助于學生對閱讀材料語篇結構的整體理解,對提高閱讀速度和讀后的寫作起重要作用。而且,《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閱讀理解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段落各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注重關聯詞和過渡詞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筆者特別重視對關聯詞和過渡詞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了解文章上下結構的邏輯關系更有利于他們輕松閱讀。如外研版七年級(下)Module 9 unit 2 Goldilocks rushed out of the house.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筆者注重了段落中的過渡詞first,next,then和finally 的教學,特別提醒學生以上詞匯的重要性,使學生閱讀文章的時候思路清晰,從而實現積極快樂地完成閱讀任務。再如八年級(下)Module 6 unit 2 He said it was on at the student cinema,文章最后一段中寫道:The film isn’t true to life, but it’s very exciting, and some of it is very funny. It’s an enjoyable film, although in my opinion there’s too much fighting. But except for that, it’s an excellent film.筆者說明了其中幾個單詞的連接意義,并指出這些詞對于形成文章段落起到重要的紐帶作用。對于although這個詞,筆者沒有講明它的意思和用法,只告訴他們這是一個連接詞,空出對這個單詞的解釋,目的是使學生自己通過對文本句子的閱讀感知、思考和聯想來獲得該詞的意義和用法,適當留給學生一個思考空間,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思維,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因為帶有思考的閱讀總是令人興奮的。
三、結束語
閱讀中的詞匯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很多時候教師可采用多種方法并進,最終以哪種方法取勝,關鍵還是要依靠教師自己。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努力和嘗試,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課教學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并切實意識到詞匯教學對于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積極性的重大意義。由于學生的發展不一致,一些詞匯在一些學生那里是生詞、難詞,在另一些學生那里是一個已經掌握了的詞。因此,詞匯教學也是基于人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已有的基礎,真正使詞匯有效教學成為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積極性的催化劑。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