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當今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可通過對普高學生自主閱讀現狀的了解,從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制訂自主閱讀計劃以及合理的自我評價等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學生;英語;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是當今教育發展的潮流,是對傳統教學的突破和創新。教師應調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富有個性地學習。然而,目前高中學學生英語自主閱讀情況不容樂觀,學生被動學習現象突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一、調動學生閱讀興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閱讀興趣,要使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很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1.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一些學生不喜歡閱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閱讀資料的難度大,趣味性不濃,被動的閱讀使學生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閱讀資料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按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過難或過易的材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都是無益的。2.讓學生享受成功的體驗。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閱讀成果,讓他們體驗和享受閱讀帶來的成功感。
二、培養閱讀能力,促進自主閱讀
1.扎實詞匯基礎。詞匯是閱讀的基礎,沒有一定量的詞匯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閱讀。課內的詞匯是最基本的,新課標八級目標要求學生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要理解和掌握課本上的詞匯,同時按照自己的興趣對課本詞匯進行擴展,積累更多的詞匯。
2.具備運用各種英語學習資源的能力。自主閱讀的核心就是學習者和學習資源,要提高學習者自主閱讀的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習資源的利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可以接觸到的英語學習資源非常豐富。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英語學習資源,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開拓文化視野,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首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一切資源,例如,教學光盤,磁帶,掛圖,輔助讀物等。其次,一些報刊、網絡資源等可以讓學生開拓視野,了解世界,為學生自主閱讀創造條件。
3.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閱讀分為精讀和泛讀,一般課內的材料常被用來作精讀材料,而課外的則作為泛讀材料。教師可以通過課內閱讀教材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英語閱讀策略,提高策略意識。學生應在課外閱讀時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和閱讀目標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以提高閱讀效率。
4.領會閱讀學習策略。一要讓學生善于質疑,樂于解疑;二要讓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學會創新。
三、制訂自主閱讀計劃,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進入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很重,沒有計劃的學習只能使自己陷入忙亂的狀態,對自己的學習非常不利。為自己設計一張閱讀計劃表可以幫助自己科學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在制訂計劃之前,學生首先要認清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閱讀計劃必須具備以下特點:1.目標性。學習目標有長期目標,也有階段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制訂閱讀目標。閱讀目標一般不宜過大,比如“提高閱讀能力”,這樣的目標就沒了可操作性。2.自主性。自主閱讀重在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因此閱讀計劃必須是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際制訂的具有“個性”的學習計劃。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學生還應該視情況不斷的思考并調整自己的閱讀計劃,以起到更好的效果。3.可行性。學生制訂的計劃要有可操作性,是自己通過努力能夠完成的。要求過高或過低的計劃都不能對學生起任何作用。只要計劃切實可行,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就會學有所獲。
四、合理的自我評價,不斷修正和調整學習計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必要條件。學生應該學會監控自己的閱讀過程,通過反思對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綜合而全面的評價,促進有效的自主閱讀。1.多元化評價。傳統教學以教師評價為主,這樣的評價往往比較片面,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應該加大學生自主評價和同伴互評的比重,使評價主體多元化,并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習自己把握評價的尺子。通過來自同伴和教師不同側面的評價,學生可以提高自己與他人協作的意識和互助的精神。2.多樣式評價。僅以考試結果的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采用適當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優勢,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3.過程性評價。在自主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側重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而更應強調學習的過程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評價其學習過程,使其對自身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狀態進行綜合而全面的評價,并尋找改進方法。這樣,學生就能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