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聽說能力是中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學生這兩個方面的能力,應該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重視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調動學生積極性等幾個方面下工夫。
[關鍵詞]英語教學;聽說訓練;提高效率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在中國農村學校,由于語言環境相對欠缺以及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在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很少設計聽說活動,大多聽說訓練只聽不說或只說不聽。這導致學生嚴重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無法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如何轉變思想觀念,嚴格執行課程標準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抓好初中英語聽說訓練呢?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教師只是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把學生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如按照學生聽說能力的水平高低分組,安排能力相對強的學生擔任組長,每組的成員以3至5人為宜。借助教材錄音、英語歌曲、電視廣播、音像電影等,鼓勵學生盡可能多說多聽。如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語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還可以從最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著手,重復使用Read?after?me?look?at?the?blackboard等組織教學,學生聽多了,不僅能聽懂,而且也能說幾句,好奇心就得到暫時的滿足。因此,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二、重視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在每一堂課的前五分鐘,可以安排學生對話。談話的內容可以靈活些,可談他們之間的事、家里的事、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目的是讓學生都開口說英語,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易于激發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
2.要善于運用教材中的對話內容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小組自編自演對話,讓學生評委根據表演情況進行點評和評比并舉行頒獎儀式。在這項活動中,學生提供臺詞、編動作、制作道具、布置場景等,努力營造強烈而又真實自然的英語交際氛圍。
3.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恰到好處地挖掘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而教材中又沒有涉及到知識和背景??梢栽谥袑W教學中補充一些不同類型的名著和名篇介紹性內容,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和鑒賞力是大有益處的。
4.結合單元教學中的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等教學內容,真實地呈現學生了解的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時事動態、生活故事、焦點熱點問題等內容,把教材和現實社會生活相結合,同時又把實際生活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啟迪學生對人生的感悟。
三、多做針對性的訓練
英語文字形、音、義并無有機的結合,這對中國學生來說是個很大的差異。此外,英語中還有一些只能意會的不能用語法規則講清的習慣表達用語,也存在一些漢、英思維上的差異。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如果不能聽懂,也就不會讀和說,文字的形義也就不能記牢。所以,必須讓學生多聽、多讀、多說,記住英語單詞的形義。要多花時間和精力訓練學生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讀音規則、規律,多模仿標準的英語發音,從單音詞逐步過渡到聽說短語、日常用語和句子,再過渡到講對話、短文和故事。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在課堂內或在課外活動的方式進行,如采用郊游、小記者采訪、英語角、英語廣播等方式。也可以創設條件去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擔任導游、參加聯歡、接待外賓等。應該說,戶外活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感、焦慮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切忌避免學生 “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式地去聽或說。
四、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
實踐證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能偏廢。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排除學生在英語聽說中的心理障礙,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如教師上課提問時,注意學生的心理情緒;提問時,面要廣;還要使所有學生都處于積極的備問狀態。課堂上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特別對有害羞心理、不敢開口的少數學生,更要創造條件,鼓勵他們開口說英語??傊?,提問的技巧就是要爭取照顧每個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場面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躍學習氣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啟發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二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使中學英語教學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和目的。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