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計劃近日似乎取得了新的進展,研究者表示,他們或許會選擇兩名具有犧牲奉獻精神的宇航員,乘坐航天飛機率先登陸火星。他們將用自己的余生為本世紀中葉實現火星移民150人計劃的基建部分做出偉大的貢獻。
火星這個距離地球最近、生態環境最相似的星球,是人們一直向往的移居新地。如今,這個夢想已經初具實現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個將近20個月的宇航員零重力生活實驗項目表明,在火星長期居住之后又返回地球的這一過程,將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從天價的6次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中可以看出,航天飛機的巨額燃料費用,以及旅程中所必需的各種科研設備和生活補給,都使人類登陸火星進行探測的計劃成為一個有去無回的旅程。為了最大限度地模擬宇航員登錄火星之后的生存環境,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計劃在月球上首先建立一個宇航員火星登陸模擬訓練中心,以滿足宇航員火星登陸訓練的環境需求。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天文學教授迪克施馬克奇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保羅‘巴維斯在不久前出版的《天文學研究學報》上聯合發表文章稱移民火星不僅僅是關于少數人的實驗計劃,而是關乎于全人類探索未知空間和人類長遠發展的偉大壯舉。
火星移民計劃,可以使人類擺脫地球上的疾病傳染,也可逃離環境惡化,以及極端嚴重的地質災害對人類的毀滅性影響。火星移民計劃的前期準備階段,計劃發射兩艘航天飛機,每架各載一名宇航員,其中的一名需要選擇已經生育過的宇航員,以便觀察宇宙輻射對其生殖系統的影響。
宇宙學家預計兩名宇航員在火星的生存時間為10年左右,在發射載人航天飛機之前會提前發射一架載有兩名宇航員抵達火星后前兩年生活必需品的另一架航天飛機。該架航天飛機裝載有二人需要的食物,小型的核能發電機、風能或者是太陽能發電設備,以及可以給二人提供自給自足農業生產的基礎農具等,當然,最必不可少的是二人可以進行研究探測的科學實驗設備。這兩名宇航員將尋找火山爆發后巖漿冷卻所形成的洞穴居住,并且二人需要建造一個植物大棚,以滿足他們日常所需蔬菜的種植。
從理論上講,火星上會有微生物的存在,這些微生物可以幫助宇航員們建立一個簡單的生態循環系統,使他們可以長期在火星生存下去。隨著兩名宇航員在火星生存時間的增長,以及按照計劃中所述火星移民人口的增加,他們將能夠在火星上建立若干個彼此互相聯系的小型生態循環系統。該計劃預計進行數十年,最終從地球移民150人到火星,并使其能夠在火星長期居住以及繁衍生息。首批移民者還要學會忍耐孤寂,為排解他們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語音聊天或者視頻聊天的辦法與家人溝通。雖然并不缺乏既勇敢又智慧的科學家愿意參加該項目,但首批選派的宇航員必須經過特殊訓I練,嚴格挑選,以保證移民計劃第一階段的順利完成。
這樣的移民計劃,不禁讓人聯想到了14、15世紀的歐洲航海大發現,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成功發現新大陸對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伴隨著科技發達和社會進步,日時的地理大發現演變如今的火星移民大計劃。這些參加火星移民大計劃前期工作的志愿者們和航海大發現中的偉大航海家一樣,將成為21世紀徹底改變世界的時代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