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新浪、搜狐等一大批網絡領軍企業在北京的聚集,使北京成為帶動和輻射全國的網絡文化平臺和陣地。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地區擁有網站28萬家,占全國網站數量的14.8%,規模以上的26家。全球瀏覽量排名前100名的網站全國共有10家,北京占7家。北京地區網民數量121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9.4%。
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和廣泛深入的影響力,使其在促進經濟發展、參政問政、文化繁榮和社會和諧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中央強調,我們黨應加強對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在網站中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正是使管理工作主動、有效的必要選擇。
為了解北京地區主要網站的黨建情況,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組織部、社會工委、市網管辦、市政研會、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參與,組成課題組對包括新浪、搜狐、網易、百度等26家主要網站進行長達兩個月的深入調查。調查發現,北京地區主要網站的黨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許多問題急需破解。
黨建工作得到認可
北京26家規模以上的網站中,除千龍網、首都之窗、北青網外,其余23家均為商業網站。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北京地區26家主要網站中,千龍網、首都之窗、百度、新浪、優酷、空中信使、開心網、奇虎、第一視頻新聞網9家建立了黨組織,其中新浪和百度為黨委。北京地區主要網站共有黨員2068人,主要集中在大網站中,其中百度一家網站的黨員人數就有 975人。北京地區主要網站黨員結構的突出特點是“兩多一高一快”,即年輕人多、普通員工多,學歷高,流動快。比如,在職位結構上,高層管理人員僅占2.2%,普通員工占69.8%。
為使黨建工作切實取得實效,主管部門和網站黨組織進行了積極努力、多方嘗試。比如,自2003年開始,北京市網管辦和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就開始組織“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活動,使網絡高管人員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紅色文化”教育。“紅色故土行”現已成為北京網站開展黨的主題教育活動的品牌。一些主要網站也積極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比如,新浪網運營支部黨員針對網上的虛假信息,自行成立辟謠聯盟,發動黨員采集捕捉大量正確的信息引導網友,凈化網絡環境。一些網站黨組織自覺地把圍繞業務抓黨建作為開展黨的工作的明確指導思想,黨建工作為業務工作服務。又比如,百度網黨委把一些關鍵技術崗位交由具有黨員身份的技術人員負責,使關鍵技術崗位更加安全可靠。
北京地區一些主要網站注重發揮自身互聯網技術優勢,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方式。如,百度公司黨員利用業余時間,自主研發黨務工作系統。2005年以來,相繼開發了黨員管理系統、支部管理系統、黨費繳納系統、信息查詢系統、調研投票系統和郵件群管理等。
通過不懈的努力,北京地區主要網站的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擴大,黨組織的凝聚力和黨員的先鋒作用不斷提高。在調查中,七成以上的被訪員工認為網絡公司需要建立黨組織,五成以上的被訪員工對公司的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總體評價是積極、肯定的,五成以上的被訪員工對身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評價是積極、正面的,四成以上的被訪員工對公司黨支部的凝聚力給予了積極、肯定的評價。
“四難”成為待突破的“瓶頸”
取得的成績令人欣喜,但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新領域,北京地區主要網站的黨建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黨組織組建難、責任落實難、工作保障難、作用發揮難。
由于黨組織在主要網站的覆蓋面不夠廣泛,大多數網站存在著有黨員無組織現象。在網站建立黨組織,仍是網站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據統計,截至2011年10月30日,在26家主要網站中,有3名以上黨員的為25家,按黨章規定都應該建立黨組織,但實際上建立黨組織的只有9家,組建率僅為36%。
部分網站在黨員基礎管理工作方面也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許多網站在員工入職時,并沒有要求員工填寫政治面貌等信息。組織關系接轉比較混亂,存在著有的黨員不愿接轉組織關系、不知道往哪轉、無組織過問等問題。目前26家主要網站中尚有6家網站的黨員組織關系沒有統一固定的上級黨組織,或在原學校,或在檔案所在地,出現了許多把組織關系揣在口袋里的“口袋黨員”。
由于商業網站的經營性質,身為網站員工的黨員關注的重心是是否完成經營指標及如何更好地實現個人發展,參加黨組織活動不是“必選課”。在這種情況下,黨組織負責人不能理直氣壯地提出將黨建工作納入網站整體工作考評體系中;在效果上,即使開展活動也不能有效地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的成長成才有機結合,效果不佳,使黨組織難以形成凝聚力、戰斗力,呈平庸化狀態。據統計,建有黨組織的9家網站,基本上每年開展3次左右的黨組織活動,主題多是根據上級組織的要求進行部署,如黨員發展會、文件政策學習、參觀等,只有個別黨組織能結合公司的業務特點開展有特色、有效果的活動。
什么制約了網站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位黨建專家這樣概括目前北京地區主要網站的黨建工作:難度不小、力度不夠、成效不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制約了黨建工作在網站的順利開展呢?
擔心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會增加許多額外的政治任務,占用時間、人力、財力,增加成本支出;擔心黨組織會在勞動合同、薪酬管理等問題上同企業發生矛盾,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這些是許多網絡高管人員在提及黨建工作時的心理。網絡高管人員多是高學歷、非黨員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他們看來,網站是面向市場的經濟組織,在網站建立黨組織,跟網站的發展關系不大,甚至會成為一種負擔。網站高管人員缺乏黨建工作動力,這是造成網站黨建工作難的最重要的原因。
網站黨務工作者也有苦難言。據了解,多數網站黨組織負責人和黨務工作者,是行政中層以下人員,且多為兼職。職務低,使得黨建工作難以進入高層決策層面;兼職,使得他們只能以經營業務為主、黨建工作為輔。再加上不容樂觀的外部環境——網站高管人員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年輕黨員黨性意識淡薄,使得網站黨務工作者在開展黨建工作時困難重重。
排除人的因素,在北京地區主要網站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也還存在著“管不到位”、“不會做”和“缺保障”的問題。
調查中發現,在黨建工作和黨的活動開展上,一些部門領導和管理責任落實不夠。比如,很多黨員不知道怎么把組織關系轉入相應黨組織,也沒有相關部門告知,更沒有將他們納入相關黨組織活動中;一部分沒有建立黨組織的網站,沒有相關部門過問和督促。
據對“黨組織建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32.1%的被訪人員選擇“人員、活動經費和場地無保障”。在時間上,無論是黨務工作者開展黨務活動,還是普通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基本上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在場地上,大多數網站沒保障,都是有活動臨時協調。在經費方面,多數網站黨組織主要使用上級黨組織撥付的黨費,經費捉襟見肘;極少數網站另撥臨時經費,是一事一辦,沒有長效機制。
新問題需要新辦法
進一步加強北京地區主要網站黨建工作,關鍵在于從網站特點和實際出發,使相關部門切實負起責任,創造性地、切實具體地把舉措落到實處。
一要高標準推進主要網站黨組織的組建工作,擴大黨組織覆蓋面。這是當前主要網站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黨組織組建和黨的工作開展狀況,作為對網站管理和評價的硬標準確定下來,有效改變對網站黨建工作領導和推動軟弱不力的狀態。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網站高管人員的教育培訓,引導他們關心、支持、參與本網站的黨建工作。在途徑和方式上,按照便于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探索建立和完善網站黨組織設置形式,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籌建等辦法,建立健全網站黨組織體系。對于沒有黨組織的網站,可通過建立工青婦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等辦法,把黨的工作開展起來。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網站,應抓緊幫助建立黨組織,如有必要,可通過派駐人員的方式,給予人力或其他方面的支持。對于暫不具備條件的,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原則,大力推進聯合建立黨組織。對沒有黨員的,可采取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等方式開展黨員發展工作和其他相關工作。
二要明確定位、創新履職,使網站黨建工作切實成為網站和員工發展的強大動力。加大對主要網站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開展黨務工作的積極性和能力。在網站層面,網站黨組織應結合各自網站業務和員工發展實際,把職能定位轉化為具體的黨建工作任務,形成工作思路、規劃計劃、方案和實際措施。在具體工作中,網站黨組織應按照功能定位,做好網站和上級有關黨政部門之間的紐帶和橋梁,要促進網站制定符合員工發展合理訴求的措施,推動民主管理。同時,緊扣網站業務工作需要設計長效化、常態化的主題實踐活動,要善于把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起來。
三要做好主要網站發展黨員工作。可逐步授權并指導黨建工作基礎好、條件成熟的網站黨委開展審批發展黨員工作。通過群團組織“推優入黨”、依托商務樓宇黨建工作站孵化等方式,暢通網站職工遞交入黨申請書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養渠道。建立健全以“推薦黨員進入企業就業,推薦優秀黨員進入企業管理層,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為主要內容的“雙推雙培”機制,做好在網站所有者、經營管理者中發展黨員工作。做好網站黨員教育服務工作,保障黨員合法權利落到實處。
四要為網站黨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決策權方面,應探索和支持網站黨組織領導班子和經營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使網站行政領導認識到黨務工作對網站發展的作用,形成黨組織參與決策機制。在人員方面,探索在商業網站設立專職黨務工作者崗位,并推動商業網站將黨務工作納入網站內部績效考評獎勵體系中;注重從網站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骨干中培養選拔黨組織負責人,鼓勵黨員業主擔任黨組織書記;通過集中培訓提高黨組織負責人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根據黨組織隸屬關系,結合實際給予黨組織負責人一定的通訊和交通補貼。在經費方面,探索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黨費返還為輔、企業支持為補充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經費保障體系,結合實際建立遞增機制,適當提高經費標準。在場地方面,加強綜合利用,依托街道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站),整合駐區單位、物業公司以及商務樓宇社會工作站等場所資源,為網站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便利。
責任編輯: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