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轉型,教育在國家全面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強,教育規模急劇擴大,教育管理日趨復雜,合理的教育政策在教育健康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日漸提高,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研究機構也日益增多。從世界范圍來看,以機構性質為分類標準,宏觀教育政策研究機構大體上可以分為5類:國際教育組織、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機構、公司性質的教育政策研究機構、大學的研究機構和非營利性教育政策研究機構。這5類教育政策研究機構的經費來源、組織結構和研究傾向各不相同。其中國家宏觀教育政策研究機構的運行和課題研究經費來自于政府撥款,為政府的決策提供服務,如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韓國教育開發院等。近年來,隨著教育管理復雜性的增強,國家宏觀教育政策研究機構在教育管理中所起的所用日趨明顯。
本文介紹了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發展歷程、職能、科研活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并分析了美國國家宏觀教育政策研究機構的相關情況。
一、研究所的建立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國的教育管理、指導和研究,美國國會于1968年通過了《教育總則法》(General Provisions Concerning Education of 1968),在原衛生、教育與福利部下設教育司和美國教育研究所,并在部長辦公室下設全美教育統計中心[1]。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2002年教育科學改革法》(Education Science Reform Act 2002),在聯邦教育部內重新建立了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IES)。[2]
二、研究所基本結構
該研究所是美國進行宏觀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機構,隸屬于美國聯邦教育部。從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總體組織結構看,該機構主要由董事會、所長和下屬的4個中心組成(詳見圖1)。
(一)董事會的組成和職能
董事會是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重要咨詢機構,成為其成員需經參議院的同意,并由總統任命。董事會成員任期為4年,其職位是榮譽性的,沒有任何報酬。主席從董事會成員中選舉產生。董事會每年要向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聯邦教育部部長和國會相應的委員會提交年度報告。董事會下設一系列常務委員會,服務于教育研究所下設的各個教育研究中心,并向所長提供相關建議。常務委員會成員主要在具有投票權的董事會成員中產生,也可以吸收一些非董事會成員,如教育專家、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等。
董事會的主要職責是向所長提出相關建議;監察和批準機構相關活動的程序;定期對研究所的相關活動進行回顧和評估;推薦國家教育研究中心所長人選等。
(二)所長及其職權
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也需經參議院建議和同意,并由總統任命。所長通常從教育研究、教育統計、教育評估和教育管理等領域的專家中選任,候選人必須證明自己具備持續的科研能力和領導能力。所長的任期為6年,從獲得任命開始。所長負責管理、監督和協調研究所及其研究中心的所有活動,并在聯邦教育部部長同意的情況下,負責協調和批準每個研究中心的預算和運作計劃。所長每兩年應該向董事會、總統和國會相應的委員會提交一份工作報告,并向社會公布。
(三)職員
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職員由其所長依照美國相關法律進行聘任,聘期最長不超過6年。目前,整個教育科學研究所有近200名職員。
三、研究所的職能及科研活動
(一)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職能
作為美國聯邦教育部的隸屬機構,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職責是幫助美國聯邦教育部更好地完成其使命,發揮其職能。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美國教育科學改革法》指出: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使命是給家長、學生、教育者、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眾提供可靠的信息,在擴展基礎知識和理解各級教育方面,起到引領全國的作用。
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下設4個中心,分別是國家教育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Research,NCER)、國家教育統計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國家教育評估和地區援助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NCEE)、國家特殊教育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NCSER)。為了完成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使命,這4個中心分別行使不同的職能。國家教育研究中心的使命主要是資助和實施科學研究活動,并對相關教育研究進行整合;教育統計中心的使命在于收集和分析教育信息和統計數據,并及時匯報;教育評估和地區援助中心的使命主要是對聯邦教育部實施的相關教育項目及其影響進行評估;國家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的使命則是資助殘障嬰幼兒、學前兒童和兒童研究,為上述人群的發展、教育和人生的改變提供幫助,資助《殘疾人教育法》(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規定的針對殘障人的服務及相關研究,并與教育評估和地區援助中心一起對《殘疾人教育法》的實施及其有效性進行評估。[4]
(二)科研活動
為了完成其使命,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主要包括:對相關研究人員進行資助,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開展周期較長的研究和調查,支持國際評估,對全國教育的發展進行評估,對大規模教育項目和聯邦教育項目進行評估,幫助各州提高學校質量以及信息公開等。[5]
國家教育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讀寫能力、數學能力、學習和認知、教師質量、學前課程、領導力提高、教育體系、高中改革、高中后教育、小企業創新和研究培訓等。[6]
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美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的教育數據,包括州和地方的教育改革活動、州和地方的幼兒教育活動、各學齡段的學生成就、中等教育的完成率和輟學率、成人識字率和閱讀技巧、中學后教育的入學機會及相關信息、教學、教育財政及管理、兒童的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技術的現狀和應用、學生和教師使用互聯網的情況、幼兒獲得教育的機會、入學前和學校教育結束后相關項目、中職和中學后職業教育學生的參與和完成率、圖書館及其使用情況。[7]
國家教育評估和地區援助中心的主要工作分為3部分:為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提供信息基礎;對教育項目的有效性實施評估;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傳播和推廣。[8]
國家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要是對與殘障嬰兒、幼童和兒童相關的特殊教育研究項目進行資助,對《殘疾人教育法》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對特殊教育有重要影響的一些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和開發研究方法等。[9]
三、研究所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特點
“‘就像軍隊必須行進在他們的胃上一樣’,政府必須在良好的政策研究與信息分析基礎上才能夠正常運轉”[10]。在當今世界,政策研究和信息分析在各國政府的決策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并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綜合考量,以期取得最優結果。隨著教育投資在各國政府開支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教育政策研究在教育決策中的作用。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建立和發展正是這個趨勢的體現,其對美國聯邦教育部的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機構設置較合理,能保證其職能的發揮。董事會成員和所長均是在經參議院協商同意的前提下,由總統任命。這就使得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既隸屬于聯邦教育部,又相對獨立于聯邦教育部,為其科研活動免受聯邦教育部的直接干預,保持中立性和客觀性提供了基本保障。作為政府機構的一部分,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經費完全來源于財政撥款,保證了經費的穩定性和科研活動的公益性,確保了其科研活動不受社會利益集團的左右。
其次,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內部組織結構比較完整,為聯邦教育部的科學決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各個中心相互支持,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切實的證據,使決策更加科學,對美國的教育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項目運作形式有利于調動社會資源,增強其科研能力。作為聯邦教育部的下設機構,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與聯邦教育部關系密切,能夠很好地了解聯邦教育部決策和美國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聯邦教育部,該研究所不但自己開展相關科研項目,而且資助其他機構和個人開展相關教育項目。這種做法能夠匯聚全美國的才智,為聯邦教育部的決策和美國教育的發展服務。
(二)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教育體系,管理好這一體系,提升我國的教育政策水平,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促進我國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政策是現代教育決策的重要基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提高重大教育決策的科學性。我國應該借鑒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設置和運作,進一步提升教育宏觀政策研究機構的地位,完善我國教育政策研究機構的設置,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為我國教育政策決策服務。
參考文獻:
[1]瞿葆奎.美國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24.
[2][5]About IES[EB/OL].http://ies.ed.gov/director/,2012-04-24.
[3]IES Organizational Chart [EB/OL]. http://ies.ed.gov/help/ieschart.asp,2012-08-09.
[4][7]Education Sciencs Reform Act 2002[EB/OL].http://ies.ed.gov/aboutus/.pdf,2012-04-24.
[6]Ncer_brochure[EB/OL].http://ies.ed.gov/ncer/aboutus/,2012-04-25.
[8]Evaluation Report[EB/OL].http://ies.ed.gov/ncee/aboutus/,2012-04-25.
[9]About Us[EB/OL].http://ies.ed.gov/ncser/aboutus/,2012-08-26.
[10]Paulo Santiago ,Karine Tremblay ,Ester Basri and Elena Arnal.Tertiary Educatio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Volume 1[M].Paris:OECD Publishing,2008:132.
編輯:張力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