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作為英語教學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寫作能客觀地反映學習者的思維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反映學習者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縱觀近幾年各省市的英語高考題,對這一技能的考查分值的比重也在增加。
目前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弊端。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就寫作而教,忽視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學生失去了信心,害怕寫作中出錯。學生聽得多而說得少,看得多而寫得少,因此學生說和寫的能力遠不如聽和讀的能力。
如果學生能充分地掌握寫作技能,不管其題型中以什么樣的命題方式出現,學生都能輕易進行寫作。所以我們不該只在上寫作課時教寫作,而應該把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落實于普通的常規教學之中。經過幾年探索,筆者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堅持每單元聽寫練習
聽寫練習一般在教師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之后進行。聽寫的內容可包括本單元重點單詞、詞組及重點句型。根據人的記憶曲線,有時可以適當插入個別已學過單元的重點單詞、詞組及重點句型,變短時記憶為長時記憶,最終使課堂知識變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單詞和詞組的記憶是寫出正確語句的前提和保證,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使用單詞、詞組及句型造句
學生在記重點單詞、詞組和句型的基礎上,還應創造性地去運用這些語言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出或寫出所造句子,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語言知識。
三、默寫練習
教師在完成一課或一單元教學后,課堂最后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默寫一段或幾段文章,或默寫本單元的重點句型。課文上的語言都是經過專家審定的,具有權威性、精確性,有利于學生模仿寫作,也有利于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筆者常在上新課之前和學生一起背誦課文中幾段文章或部分句型,并常常鼓勵學生在課外相互背誦,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英漢互譯
英漢互譯是一種比較傳統的練習,采用英漢互譯練習形式,對練習寫作有很大幫助。它方法靈活,操作簡便,也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聽力,學生可以在不經意間學習英語表達方法。
五、句型轉換,普通表達
這一環節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教師需要查找課外資料,也可以自編一些句型轉換練習,如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轉換、多種句型的轉換,這一練習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更加活躍,以便他們更好地應對書面表達中遇到的一些生僻詞句的表達。
六、改寫或是縮寫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用剛學過的英語課文,改寫或縮寫課文,學生以另外一種方式表達文章的內容,也可起到提高寫作水平的作用,也是進一步學習課文的又一手段。
七、限時作文,當場批改或同學互改
有些教師對批改作文深感頭痛改,常常要花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能將全班的作文改完,批改后的作文布滿了圈圈點點,往往成了教師自己的作品,而且收效甚微。
教師可以采用當面批改,當面點評,學生當面訂正的辦法。筆者常常在英語早讀課時當面批改作文,先劃出學生出錯的地方,再讓他們訂正,訂正完后再批改。這樣學生既感興趣,又能感受到進步的喜悅。
八、摘抄名人名言,好詞好句
名人名言和好詞好句的摘抄,有利于學生擴大課文知識面,無形中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能夠對學生在以后寫作中運用這些語言知識打好堅實基礎。筆者常常建議學生閱讀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并把里面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幾年下來,學生的詞匯量得到了提高,寫出的句型也多種多樣。
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我們不能顧此失彼。我們不應因高考客觀選擇題多,在教學過程中丟棄寫作訓練,而應當做到聽、說、讀、寫訓練相互結合。以上的八個方法是一個系統的過程,環環相扣,經過反復實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語言學習者能堅持訓練,相信一定能在語言學習中更上一層樓。?箏
參考文獻:
[1] 盧曉仙. 如何從命題的角度把握英語測試的真實性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03(8).
(作者單位:江西省泰和中學)
編輯: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