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秋天,曼谷沒有再次出現大范圍內澇,政壇也沒有大動作,外媒丑聞的報道幾乎不見,美國大選也沒有過多牽動普通人的神經。
盡管如此,人們茶余飯后并不寂寞,因為一部泰劇集合了所有的八卦和談資。泰國電視3臺10月上檔的劇集《Rang Ngao》(影子姐妹)從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飆紅,賺得滿堂紅的同時,也成功占據話題榜首。街頭巷尾,城里城外,從學生、上班族、主婦甚至的士司機,都著魔一般地談論著這部劇。
就像鳥叔的《江南style》席卷世界一樣,《影子姐妹》橫掃泰國電視圈。該劇每周一到周三晚間播出,泰國媒體就戲稱,星期一到星期三是“國民RangNgao日”,稱其為國民電視劇,一點也不為過。
Rang Ngao泰語直譯為“陰影的力量”,泰劇粉絲們給它取了個更好聽的中文譯名——《影子姐妹》。這個故事曾被數度演繹,早在1986年電影版就已問世。故事圍繞一對孿生姐妹的愛恨情仇展開,從小被差別對待的孿生姐妹有著迥異的性格。善良柔弱的妹妹被已婚的情場老手迷惑,隨后被剽悍的正妻當眾羞辱而回鄉。精明強勢的姐姐卻以妹妹的身份,開始對花心情圣和其惡妻等人展開復仇。
之后泰國電視3臺把這個故事拍成電視劇,并作為經典多次翻拍。不過《影子姐妹》真正紅遍泰國是在2001年,泰劇一哥一姐Ken和Ann領銜主演該劇。這一次劇名由《Rang Heng》(嫉妒的力量)改為《Rang Ngao》(陰影的力量)。Ken和Ann這對公認的金童玉女搭檔,在劇中都有上佳表現。該劇讓Ann的精湛演技得到充分發揮,為她贏得了當年的最佳電視劇女主角。
時隔11年,泰國電視3臺決定將《影子姐妹》再次搬上熒幕。面對前作的無數光環,為了延續并超越前作的魅力,制作方下了不少工夫。當年泰劇女王Ann飾演的女主角由個性女星Jannie重塑;已為人父的Ken當年的角色,由同樣昵稱叫Ken的新生代男演員KenP(兩人都叫Ken,但是為了便于區分,泰國娛樂圈習慣將年輕的后輩Ken稱為KenP)接力。
泰國公司一般朝九晚六,下班后泰國人大多繼續逛商場吃飯,不會馬上回家。再加上交通擁堵,不論自己開車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要晚上八九點才到家。
號稱國民劇集的《影子姐妹》每周一到周三晚8點30分播出,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分鐘的精彩,許多平時習慣流連商場夜市的人都設法盡快回家。
該劇播出的那幾天,要約泰國朋友下班后逛街或看電影可不容易,大家都怕回去晚了錯過了《影子姐妹》。商場影院等娛樂場所人流都少了許多,有些小店干脆提早關門,趕回家看電視劇:花心的丈夫,剽悍的妻子,美艷的小三,貌合神離的大家庭。不超過5分鐘就會吵鬧,半小時必有女人間扇耳光、扭打成一團的戲碼。
我個人實在無法適應這樣的情節。我也嘗試過沉下心拋開偏見,看能否愛上泰劇。看了一場,剛好是正室與小三在眾人面前的對決的戲。開場就是潑辣正室破口大罵,眼神犀利,烈火紅唇,一看就不好惹。不過復仇的小三也毫不示弱,不一會兒兩個濃妝艷抹的女人就扭打在一起,捏架扯頭發一起上……
場面確實亮點頻頻,下足猛料。不過這樣的劇情和節奏實在不對我的味,無愛。
泰國朋友說,別看情節夸張,泰國人之所以喜歡看,因為戲劇影射人生。這些看似夸張不靠譜的情節,確實可能或者正在發生在現實中。
很多泰國男人確實有情人或養著小老婆,不論正室還是小三,作為女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在現實中,這些無奈只能藏在心里,戲劇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平臺。平時無法宣泄和表達的情緒,在劇中人身上得以抒發。
文章寫到這里,耳邊還回響著泰國同事們嘰嘰喳喳的八卦聲,各種回味和剖析。難怪有人說一個人看《影子姐妹》沒意思,要一群人一起看。于是,餐廳、大排檔、車站、學生宿舍甚至農村小賣部,一到劇集放映時間,就會有人群自動聚集,聊天看劇。
此外,“陰影熱”在燃燒觀眾熱情的同時,也讓一眾主演們身價倍漲,3臺的媒介地位也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