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丈夫比爾·克林頓在民主黨大會上激情演講時,希拉里正在遠隔重洋的東帝汶,參觀當地的咖啡加工廠。對于自己缺席民主黨大會,希拉里這樣解釋:“幾十年來,國務卿都不參加政黨大會,因為我們的外交政策不具備政黨色彩?!比欢?,回看近幾位美國國務卿,出身第一夫人和民主黨參議員的希拉里恰恰是政黨色彩最濃的。
“強勢”的美國母親
2012年6月,希拉里在接受采訪時被主持人問道:“在成為國務卿之前,你們都來自政界,這算是個好背景么?”她略顯得意地說:“帶著政治經驗來做這份工作,尤其是在近些年,我覺得頗有優勢。因為每個國家都有政治活動,即使是極權國家,也有自己所謂的政治。”
奧爾布賴特,克林頓時期的國務卿,喬治敦大學國際事務教授。賴斯,小布什第二任期內的國務卿,俄羅斯事務專家。與兩位學院派的國務卿相比,希拉里帶有隆重的政黨色彩。
在美國國內,希拉里有著超高的人氣,像谷歌的前CEO埃利特·斯密特表示希拉里是自迪安·艾奇遜以來最重要的美國母親。而《紐約時報》有個標題,稱希拉里為“搖滾巨星外交家”。很多美國人認為她應該再選一次美國總統,她的民意支持率甚至超過奧巴馬。2012年7月16日,《華爾街日報》曾有一篇專欄文章,題目直截了當用了“希拉里神話”。而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斯蒂芬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艾奇遜定義了冷戰初期的美國外交政策,希拉里又給美國外交帶來了什么?
2012年4月,一組名為“來自希拉里的短信”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圖片里的希拉里始終維持一個形象:戴著墨鏡,坐在C-17運輸機里玩黑莓手機。圖片作者、來自華盛頓的傳媒界人士亞當·斯密斯和斯黛西·拉姆還配上了搞笑的設計對白。
很顯然,現實中的希拉里并沒有搞笑圖片中想象的那么霸氣:“我認為世界需要美國的領導,一直需要且仍然需要。我們必須運用所謂‘巧實力’。”而所謂的巧實力,實際是對硬實力的減弱所作出來的彌補。正如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評價說:“沒有強大的經濟,就不可能有強大的軍事、政治、外交?!?/p>
巧力難以借力
隨著亞太成為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巧實力的理念首先被運用在亞太。2009年2月,希拉里國務卿打破傳統,將首訪定在亞太,而不是歐洲。正如她自己曾經所言:“我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位政府人士舉行電視會議,但什么也代替不了真正的到訪?!泵磕昙s有一半的時間,希拉里都在美國以外奔波,她創造紀錄,成為美國歷史上出訪次數最多的國務卿。在亞洲,她實現了50年來美國國務卿重訪緬甸,訪問越南的歷史性目標。她試圖把這些不喜歡美國的國家拉到身邊來。當然,她最在意的還是中國。
9月初,希拉里剛剛完成了一次非常有民主黨色彩的訪華之旅。這是希拉里擔任國務卿以來第7次訪華,她在北京表示,美方致力于同中方超越差異,加強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以史無前例的方式證明,一個守成大國和一個新興大國,能夠繼續為各自人民創造美好未來,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但是媒體卻注意到,這個立場與今年年初她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的一席話相去甚遠。今年年初,希拉里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說過:“我們是在與中國展開爭奪影響力的競爭。讓我們把人道主義和理想化的一面放在一邊,談論赤裸裸的實力政治吧。要記得,我們是在與中國競爭。”
2012年5月和7月,希拉里圍繞著中國訪問了多個中國鄰國,在印尼《雅加達郵報》看來,4個多月三訪亞太,實屬罕見。而每到一個國家,希拉里都有相同的調子:勸說別國不受北京影響力上升的影響。
然而,務實的亞太國家似乎并不愿聽憑美國安排。2009年2月,國務卿希拉里第一次出訪亞太,行程中就包括印尼。當時她受到奧巴馬小學學生的歡迎,還在當地的電視綜藝節目上學說印尼語,風頭正勁。幾年后,希拉里再次到來,卻遭遇伊斯蘭組織在美國大使館前的抗議,抗議者手持印有希拉里大頭像的橫幅,上面寫著:希拉里,回家去吧!
《希拉里女士,請不要“惡意中傷”中國》,9月3日的《雅加達郵報》登出了這樣的標題,文章提醒說:“從13世紀開始,東南亞就面臨著強大的中國,但總能找到辦法保護自己,不需要局外人對此發表刻薄言論?!倍?011年新加坡總理尚穆根訪美時也表態:“美國應該緩和對中國的批評。”而近日,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在會見美國防長帕內塔時也表示:“美國需要重新評估重返亞太戰略?!?/p>
亞洲多國與中國貿易額年年增長,他們顯然不愿意因為美國的介入,喪失與中國合作的機會。美國媒體也擔憂,重返亞太戰略存在模糊和預期不明的風險,會造成美國對有關國家承諾過度,增加不確定性?!度A爾街日報》甚至表示:“現在是埋葬‘重返亞洲’戰略的時候了?!?/p>
過去的4年,四起的風波、激化的爭端,并沒有給亞洲帶來真正的利益。反而會讓人擔心亞太這片美好的青草地引來兩頭大象相爭的話,其后果難以預料。希拉里在近期第一次參加太平洋島國對話論壇會議時講過這么一句話:“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边@句表態聽起來同樣很巧妙,但在美國那兒,這句話會不會也只是說說而已呢?
南太平洋:美國新不了情
2012年8月30日,庫克群島,這個很少被媒體提及的島國,這一天卻迎來了罕見的排場:由國務卿希拉里率領的近60人的代表團,還有一艘“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帶著航母出訪,美國國務院給出的解釋是:提供后勤保障。
而對于面積只相當于華盛頓特區,人口只有1.1萬人的庫克群島而言,要為突然到訪的美國國務卿提供保障,很不容易。當地政府甚至要向居民租用SUV汽車,才能組成禮賓車隊;還得招募平民,組成臨時儀仗隊。對此,《洛杉磯時報》的評論說:“這不奇怪,要知道,上一次發生在庫克群島的國際新聞是一位新西蘭的橄欖球球星在那兒的沙灘上裸奔?!?/p>
“這是第一次有美國官員來庫克群島,還是位女高官,我們覺得很榮幸?!币晃皇殖置绹鴩斓漠數鼐用衽d奮地表示。從40年前英國女王訪問以來,希拉里·克林頓是出現在這個島國上級別最高的政要。而這一次,她是來出席8月27日在此開幕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原本對于這個聚焦關注區域環境、經濟與民生的地區論壇,美國的興趣并不大。但是,去年年底發生的一件事讓美國的態度有所轉變。
薩摩亞,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國。由于正好位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東側,所以薩摩亞是地球上最后一個迎接新年的地方。2011年的年末,一些薩摩亞人遇到了麻煩,有767人無法慶祝自己的生日,還有43對夫婦難以度過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原因在于,2011年薩摩亞政府宣布,12月29日后,薩摩亞全國直接進入31日,而2011年12月30日這一天就這樣人間蒸發了。這就意味著薩摩亞從此不再與美國時區掛鉤,轉而同亞太時區掛鉤。而這一轉變與120年前正好相反。
1892年7月4日,當時為了與美國加州時間同步,薩摩亞便自己加了一天,慶祝了兩次美國獨立日,因為當時美國舊金山取代了悉尼,成為薩摩亞的主要貿易伙伴。如今,情況再次逆轉,包括中國在內,薩摩亞的前五大貿易國都在亞太地區。由于時區不同,薩摩亞人經常會在星期天就接到來自亞太地區的工作電話。為了做生意,薩摩亞選擇了棄美投亞。
8月31日,就在希拉里抵達庫克群島的之后,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率領的代表團在當地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自1990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22年派出代表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據澳大利亞諾伊政策研究所的報告,從2005年到2011年,中國共向太平洋島國提供了6億美元的貸款。相比之下,美國只承諾了一個2000萬美元的項目。
2012年8月3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庫克群島宣布:美國將撥款3200萬美元幫助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和海洋環境保護等問題。而在大談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歷史淵源之后,希拉里也用了咄咄逼人的排比句式點了中國的名:“我們想看到中國用公平透明的方式在此行事;我們想看到中國在航海與海事安全方面扮演積極角色;我們想看到中國對南太島國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貢獻,保護此地珍貴的自然環境,包括海洋環境?!?/p>
然而在談到環境問題時,美國顯然應該負有更大的責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希拉里到訪之前,島國論壇的15個預備國就曾發表領導人公報,指出由于美國的67次核試驗,馬紹爾群島仍舊存在放射性污染,華盛頓應該全面履行其義務,清除核污染,作出賠償。
日本《讀賣新聞》的評論說:“美國走上建立太平洋新秩序的前臺。”很顯然,這是美國構建亞太新秩序的一局棋,而對于這局棋來說,南太平洋是最后的收官。在東北亞,與日韓結成軍事同盟;在東南亞,與越南、菲律賓等國積極展開合作;在南亞與印度積極配合;如今又與南太平洋島國重溫舊情。由遠及近,環環相扣,美國正在完成重返亞太的布局。
希拉里·克林頓國務卿開始的亞太之行,庫克群島是她的第一站。而美國接連在太平洋上動作不斷時,中美的大洋角力已然開始。當中美兩國都將目光投向遼闊的太平洋時,兩國間這樣頻繁的往來恐怕也會讓人想到這樣的問題:太平洋是不是足夠大可容下中美兩個大國呢?對于這一問題,中美兩國期望的答案是什么?而最后看到的答案又是什么?這些恐怕都不是希拉里的巧實力外交可以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