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不僅人類之間有,而且動植物之間也存在。植物靠自己特有的“感知”和特有的方式,調整體內化學反應去合成一些使動物望而生畏的化學物質,散發和接收化學“警報”,協調集體力量抵抗動物的侵襲。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動物也會研究出與之對抗的“戰爭”對策。而那些植物又會進一步采取新的防御措施……就這樣,在動物和植物之間為了生存經常演繹出一幕幕極富戲劇性的攻防好戲,對人類的戰爭也帶來諸多戰法戰術的啟迪。
“裝備”性能在戰場進化
在南非,由于大群的羚羊、角馬、斑馬幾乎吃光了草原上的草,忍讓的長頸鹿只好向“高層次”發展,它們充分利用自己身高脖長的優勢,去吃駝刺合歡樹冠上的葉子。而駝刺合歡最初的防御措施是:在葉子間長出5厘米長、像鋼針一般堅硬的刺來,這些刺其實是變態葉。
長頸鹿則采用兩種辦法來對付:第一,長頸鹿的舌頭、喉嚨、食道和胃壁都長了厚厚的皮制“鎧甲”,刺很難傷到它;第二,吃葉子時長頸鹿從側面捋著吃,不會碰到刺尖,長頸鹿的舌頭長且窄,可以靈巧地卷住薄薄的葉子,把刺從葉子中挑出來。但駝刺合歡又有了對付的新方法:一旦長頸鹿開始在一棵樹上吃葉子,10分鐘內,這棵樹就開始在葉子里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被化學家稱為單寧酸的鞣酸,動物吃了會有強烈的惡心感,于是不得不停止進食,否則就會危及生命。
因敵而變“反守為攻”
當長頸鹿看到旱季饑餓的羚羊群爭先恐后地啃吃駝刺合歡葉子后痛苦萬狀地死去時,又想出了新對策。它們在一棵駝刺合歡樹上啃吃葉子的時間從不超過5-10分鐘,一旦嘗出毒素的苦味,就踱向下一棵樹。然而,駝刺合歡也想出了一種應對方法,不讓長頸鹿的美餐得逞。原來,正在被長頸鹿啃吃的樹不僅放出毒素保護自己,同時還釋放出一種警告氣味,向附近的同伴發出“敵人來了!趕快放毒!”的信號。借著風勢,50米內的其他樹都會收到警報,并立即開始釋放毒素。當長頸鹿去吃葉子的時候,不到1分鐘就得草草收兵。但長頸鹿也很狡猾,它一旦發覺嘴里的葉子開始變苦,便逆著風去找還沒有收到警報的樹。如果沒有風,它就跑出氣味警報范圍以外才開始啃食樹葉子。
虛虛實實反常用兵
另一種合歡樹對付長頸鹿則有一個絕招:它每一根刺都有從一個小蘿卜那么大的球體里伸出來,“假花”散發出濃郁蜜香招引來螞蟻。螞蟻發現那個空球體很適合居住,于是便筑巢留了下來。這樣,螞蟻就成了樹的“貼身保鏢”,能阻止各種吃葉子的動物。而長頸鹿對螞蟻的懼怕遠遠超過對刺的懼怕,避之惟恐不及。
歐洲阿爾卑斯山上的落葉松,幼時嫩芽被羊吃掉后,它就在原來的地方長出一簇刺針。于是,新芽就在刺針的嚴密保護下安然地成長起來,一直長到羊吃不到它時,才抽出枝條過“正常”生活。
堅守自衛攻敵要害
植物的自衛手段,有時還有很大的殺傷力。中美洲有一種博爾塞拉樹,不僅動物怕它,連人都怕它。若是羊、?;蛉宿鬯娜~子,周圍15厘米范圍內的葉子都會劈頭蓋腦地澆下一種具有腐蝕性的液體,就像是一種“液體大炮”,令侵害者心驚膽戰,只得迅速撤離。
非洲有一種叫做馬爾臺尼亞的草,人稱為“惡魔角”,它能殺死吞食它的大型動物。這種果實成熟后落入草中,當鹿來吃草時,果實就會插入鹿的鼻孔,于是鹿疼痛難忍,最后發狂而死?!皭耗Ы恰遍L在獅子出沒的地方,獅子活動時會被它蜇疼,當獅子發怒一口想把它吞下去時,“惡魔角”上的尖刺就會像鐵錨一樣牢牢粘在獅子的食道里,往日威風凜凜的獅子此時只能等著活活餓死了。
(梁偉薦自《思路》)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