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地凍天寒。室內,融融暖意撲面而來。高矮不一的立體種植架上,綠油油的草莓葉子與紅彤彤的草莓果實交相輝映,小蜜蜂在剛剛吐蕊的白色小花間嗡嗡飛舞。這可不是普通的草莓園,而是位于昌平的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主場館所展示的誘人景象?!斑@里展示的是全球各地135個草莓品種,75萬株,展示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辈讲葺k主任王家紅如數家珍。
他所說的世界草莓大會,四年一屆。2月18日至22日在昌平區舉行的第七屆大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草莓盛會,包括學術會議與博覽會兩個核心部分,涵蓋一區:精品草莓產業示范區,占地面積3萬畝,草莓日光溫室1萬棟,草莓年產量約1200萬公斤;一場:大會主場館——九華山莊;一園:草莓博覽園,占地面積1000畝,包括國際草莓風情展區、中國草莓科技展區、草莓科普文化展區以及草莓文化廣場等;三個中心:草莓加工中心、草莓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農業產業科技促進中心。
目擊草莓世界
草莓大會的LOGO演繹了“健康”和“甜美”。中國長城像一條金絲帶飄蕩在其中,草莓果粒以北斗七星鑲嵌其中,不僅寓意全球各大洲業界精英相聚在中國,相聚在北京,同時也顯示出本屆大會對全球草莓產業及中國草莓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草莓科普文化展區展示面積1.8萬平方米,劃分為4個展區,分別為:草莓大道、草莓天瀑、草莓大觀、草莓科普展。每個展區分為不同的主題,展示不同的景觀。主要展示不同栽培方式營造的景觀及品種,同時展示繪畫、攝影、書法等草莓相關文化作品。
草莓大觀,展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及野生草莓。同時利用會呼吸的花盆進行草莓栽植展示。這種花盆用沙礫制作而成,變廢為寶,通過特殊工藝,達到只透氣不透水的效果。
國際草莓風情展區,就像草莓界的奧運會。這里集中展示了亞洲、歐洲、美洲、非洲、澳洲的草莓優新品種和國際先進的草莓栽培技術;同時營造景觀,展現草莓主產國的風土人情。展示總面積2.6萬平方米,全部采用無土基質立體栽培。
在歐洲館的西南角有這樣一間小屋子,里邊有灌溉水泵、肥料罐、儲酸罐、過濾器、儲水罐、排水收集罐、肥料溶液罐等設備,它們都連接在電腦上,每天,經過合理配置的肥水,通過一條細細的管子傳給每株草莓。歐洲草莓風情館負責人臧國忠介紹說,“這是西班牙的NGS系統,它給作物提供的是運動的水流,同時使用封閉式排水系統,優化水及肥料的使用,使作物獲得所需的養分。需要多少給多少,多余的全部回收,經過沉淀、過濾等技術加工后再利用,一點兒都不浪費?!?/p>
專家展商云集,大會活動精彩紛呈
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匯聚了全球頂級的草莓專家,吸引了來自美國、西班牙、加拿大等66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家企業、1000多名代表前來參會,參展企業數量創下歷屆世界草莓大會的紀錄。部分國外展商表示看好中國草莓市場,是吸引他們來參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大會期間通過14場特邀報告、116場口頭報告、300篇墻報展示等方式,進行了多項學術內容的研討,參會國家、參會代表及學術論文數量,都全面突破往屆的大會,在學術、產業、經濟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會期開展了中國傳統藝術表演晚會等特色活動,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這無疑加深國外代表中國之行印象,擴大草莓大會國際影響力,讓農業展會這一北京都市型農業的新業態走向世界。
草莓大會帶動一方百姓致富
昌平草莓辦主任王家紅介紹,舉辦這次世界草莓大會,不僅僅是蓋起了幾座現代化的場館,還帶動起了一方的草莓產業。在草莓大會的會展效應驅動下,昌平全區的草莓日光溫室已經接近1萬棟,草莓種植戶達到3500多戶。
就在草莓博覽園附近的興壽鎮東莊村北,趙桂蘭家是數一數二的草莓種植大戶?!凹议T口開草莓大會,區里、鎮里都鼓勵我們發展草莓產業,蓋1棟棚就給3萬元補助,我們家這幾年一共蓋了23棟棚。”說起自己日益壯大的“家業”,趙桂蘭臉上透著喜悅。
“補3萬可不止!那光是蓋大棚的補助。蓋大棚之外,棚里裝滴灌設備、安卷簾機,還有買種苗、有機肥啥的,政府樣樣給補貼。還有咱們村草莓采摘園里一水兒的青磚路,也是政府給修的,沒要咱們老百姓掏一分錢?!壁w桂蘭的兒子門志濱說。借著政策的東風,這幾年,村里很多人家都搞起了設施農業。光他家,去年就一口氣蓋起了13棟大棚,“冬天種草莓,夏天種一品紅,一年兩茬兒收成,平均一棟大棚的純收入能達到4萬元”。 2010-2011年采摘季,昌平接待采摘游客32萬人,預計草莓大會后的2011-2012采摘季,采摘游客將突破百萬,他們的期望正在變成美好的現實:草莓讓生活更美好。
(作者:北京農業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