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16個區縣相繼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大力弘揚和踐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良好勢頭。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黨的十八大也將召開。首都北京大力弘揚和踐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全市16區縣人代會上各區縣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亮點紛呈,可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好勢頭。
突出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
“穩中求進”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總基調。北京深刻把握“穩”與“進”的辯證法,既在政策、措施上保持基本穩定,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又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積極進取。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之一,今年西城區將通過實施重點功能區建設工程,促進經濟質量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比如加快金融街建設步伐,啟動華嘉小區、萊西地塊搬遷,推進廣安一期、新興盛、35中新址搬遷和月壇南街、豐盛DE區項目建設改造,協助做好金融街G6和E1、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藥監局等中央、市級重點項目建設,舉辦金融街建設20周年系列活動。同時,啟動天橋演藝區劇場等重點項目,促進演藝產業聚集。
為了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共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樹東提出,昌平堅持投資適度增長與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并重,深化竣工一批、開丁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接續機制,創新項目跟蹤服務模式,全面推進77項市、區級重點工程建設。在擴大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升級方面,力促中關村電子商務園、回龍觀宜家家居等項目盡早落地,探索發展網上商城、健康養老、汽車租賃等新興服務業態,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同時,加快金隅萬科廣場、中關村國際商城二期等大型商業設施建設,持續實施節慶促銷活動,提高溫泉文化節、蘋果文化節等活動舉辦水平,擴大旅游、文化等特色消費。
地處京西的石景山區,則謀劃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證區域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為此,石景山將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西部地區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發揮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先行先試優勢,推動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建設,加強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力爭10項市級以上項目落地。同時,貫徹落實中關村“1+6”先行先試政策,加大科技項目資金爭取力度,策劃并吸引重大項目落地。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北京市委十屆十次全會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提出“發揮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
東城區是北京的文化大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今年,全區的第一項重點工作就是“以保護與傳承為第一位任務,大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共東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牛青山說,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以中軸線申遺為契機,推進歷史文化、文物和會館保護修繕工程。在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方面,高水平編制北京天壇演藝區規劃,加快推進中國體育產業產權交易中心、中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國家原創音樂產業(北京)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方面,積極踐行“北京精神”,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工程,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覆蓋率和利用率,基本實現區屬文化館、圖書館及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加快社區文化設施達標建設和“一刻鐘文化圈”建設。
與東城區毗鄰的朝陽區,文化發展的一項目標是“爭創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由此,朝陽區將在加強文化創新政策研究、完善文化發展規劃和布局的基礎上,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潘家園社區教育綜合中心、5個地區級文化中心,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同時,籌建人文奧運博物館和國際金融博物館,推進社區教育基地和數字化學習中心建設,提高社區教育發展水平。
擁有中關村得天獨厚優勢的海淀區,今年將實施文化創意產業“1+4”戰略,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努力創建國家文化與科技發展融合示范區。海淀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將制定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打造特色文化創意產品,支持文化企業做強、做大。同時,鞏固和擴大數字內容及相關信息技術產業的優勢,加快演藝、工業設計、影視和版權貿易等行業發展。
因“中國影都”而享譽影視界的懷柔區,在文化發展方面更是爭先恐后,提出要“加快建設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中共懷柔區委副書記、區長齊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四大工作思路:以雁棲湖生態發展示范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培育會議會展產業功能區,努力促進會議服務和會展產業向國際化、高端化、規模化發展;以影視產業為龍頭,全力打造文化產業功能區,力爭實現文化產業綜合收入增長20%以上;以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重點,積極壯大科技研發產業功能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做精做強現代制造業,力爭全年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
與懷柔相隔不遠的平谷區,也在謀劃文化領域的大作為。2012年,平谷將以“中國樂谷”為龍頭,大力發掘文化內涵,努力在建設文化大區上闖出新路。中共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吉福說,落實重點工程是平谷建設文化大區的基石,深挖特色文化資源是強勁動力。今年將按照“打基礎、促建設、創品牌”三條主線,全面加快中國樂谷發展。同時,通過實施文化挖掘、文化名人、文化展示、文化品牌、文化惠民、文體活動、文化標志和文化政策平臺等八大工程,唱響平谷特色文化大區。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在市委十屆十次全會上,劉淇同志指出,“求進”的基礎是首都和諧穩定,當前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2011年12月,大興區召開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中共大興區委副書記、區長李長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興將堅持基層創造,全面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在網格化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類問題發現、處置、反饋、監督的長效運行機制,構建“人、地、物、事、組織”于一體的管理網絡,實現網格化與村莊管理社區化、社區管理規范化和園區管理屬地化的有效對接,全面提升社會管理效能。在人口調控機制完善方面,深化“以補促管”、“以房控人”、“以業控人”等機制,努力實現“規模適度合理、結構持續優化”的人口調控工作目標。
同處京南的豐臺區,則注意夯實社會管理基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同時,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社會力量調解相互銜接的工作模式,暢通信訪渠道,規范信訪秩序,實現信訪“三無”目標。在社會面防控體系建設方面,加強街道鄉鎮綜治維穩工作中心和社區(村)綜治維穩工作站建設,提升綜治基層基礎工作規范化、精細化、科技化水平。
密云縣謀劃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上打“組合拳”。第一,提升社會服務管理水平。在農村,全面、深入推進立體分類式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加強綜合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將農村地區“六護”、志愿服務、社會治安、矛盾調解、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計劃生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服務管理內容融入到網格內,推動農村地區社會服務管理精細化。在社區,加大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益服務投入力度,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實現社區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第二,深入細致抓好勞動就業工作,暢通縣、鎮、村三級就業服務網絡,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第三,全面促進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第四,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穩定工作,加強應急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并且,嚴格落實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縣鎮領導接訪制度,努力構建以行政調解為重點的大調解工作格局,扎實推進信訪代理制。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包容性增長,根本的目的就是讓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區、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的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務實舉措莫過于擴大就業。中共門頭溝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洪鐘擲地有聲地表示,門頭溝將投資8000萬元,辦好直接關系群眾生活的40件重要實事。其中,結合重點工程建設及產業發展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發一批就業崗位,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農民就業方面,實現1000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確保低收入戶和低收入村動態消除。
中共順義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剛說,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順義區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項目的投入力度,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非農收入比重;完善城鄉統一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就業教育培訓力度,提升城鄉勞動力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力爭城鄉新增就業12000人。
延慶縣的就業幫扶目標頗具現實針對性,主要是幫扶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在農村地區,是做好農村實用技術和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實現殘疾人就業安置。201 1年12月審議的延慶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將實現4000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生態就業崗位1000個。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項務實舉措。2012年,房山區將著力推進社會保障從制度全覆蓋邁向人群全覆蓋,加快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進程,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在通脹預期下,有針對性地加強市場供應和價格監管,做好保供應、抓流通、重監管、穩預期等工作。同時,健全專項救助制度,做好養老助殘工作,啟動殘疾人“雙百雙千”工程。
通州區的工作思路是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加大對低收入家庭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救助力度,啟動殘疾人職業康復中心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區養老院前期工作。2012年,通州還將認定5家“樞紐型”社會組織,推進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打造一批精品社區和“四型”樓門,擴大“一刻鈄社區服務圈”覆蓋范圍。
責任編輯:葉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