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磊,1979年出生于山東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學圖書中心編輯,文學碩士,在《山東文學》《文藝報》《新華書目報》《國土資源報》《中山日報》等報刊發表書評數十篇,并有散文、詩歌等作品發表。
2011年文學圖書市場的總體態勢是:在平穩中映現幾抹亮色。老中青三代作家都有佳作出現,原創長篇小說、散文、古典文學今讀類圖書、網絡小說等各種創作題材也都有名家力作面市,在“影視同期聲”圖書的出版發行方面精彩迭現,出現了多家知名出版機構為多位影視歌知名藝人出版文藝圖書的新現象,并且2011年8月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揭曉也鼓舞了作家們的創作熱情,提高了讀者對獲獎文學圖書的關注和閱讀。
這幾年,文學類圖書出版的總體態勢是穩中有升,這主要是從文學類圖書的市場占有率來說的。其實,近幾年文學類圖書出版頻現的一些亮點帶動了讀者對文學類圖書的閱讀興趣,經典類文學圖書一直以良好的品質作為長銷書出版,同時還有作家文集、作家手稿等的活躍出版,都體現出這一態勢。2011年文學圖書市場的總體態勢是:在平穩中映現幾抹亮色。老中青三代作家都有佳作出現,原創長篇小說、散文創作、古典文學今讀類圖書、網絡小說等各種創作題材也都有名家力作面市, “影視同期聲”圖書的出版發行精彩迭現,出現了多家知名出版機構為多位影視歌知名藝人出版文藝圖書的新現象,并且2011年8月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揭曉也鼓舞了作家們的創作熱情,提高了讀者對獲獎文學圖書的關注和閱讀。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讀者更喜愛哪類文學作品,從而分析讀者的接受、閱讀和購買心理,分析圖書市場的出版、發行和營銷的規律,并且預測圖書出版業的趨勢和未來。
本文則從長篇原創小說(主要指純文學的小說)、古典文學今讀類、現當代散文、藝人出書等這四個圖書市場的出版領域,梳理一下2011年文學圖書市場的走勢和特點。
一、長篇原創小說的出版
觀察2011年全年的純文學小說類出版情況,在創作題材、表現形式、出版方式等方面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1. 創作題材。青中老年三代有寫作實力、也有名氣的女作家都不約而同地聚焦于中國式家庭婚戀題材的長篇小說創作。這其中包括:安妮寶貝《春宴》、張小嫻《我的愛如此麻辣》、黃蓓佳《家人們》、池莉《她的城》、王安憶《天香》等?!洞貉纭穼懬嗄昱拥幕閼偕?,這是安妮寶貝繼《素年錦時》之后繼續深入書寫青年女子的愛情婚姻生活。2011年8月6日,該書在京東商城獨家首發,8月8日以后讀者可以在各地實體書店買到該書。京東商城付給出版方975萬元現金,購買了該書兩天的全國獨家銷售權。供應商還給予了京東進貨折扣的支持,讓其能以最低的零售價格回饋廣大讀者。這一出版消息,通過安妮寶貝的博客和出版商路金波的博客以及《北京晨報》等主流媒體提前向廣大安妮寶貝的粉絲進行了播報,并且還在他們的微博上發了制作精美的短片視頻,適度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同時吊起讀者的購買欲。由于作者在時下最喜歡讀書和購書的青少年和讀她的書成長起來的青年讀者群中擁有很大的知名度以及出版商的宣傳做得及時到位,《春宴》緊隨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之后占據開卷2011年8月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二位,乃至上市半年之后,此書還占據在開卷2012年1月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上。
張小嫻《我的愛如此麻辣》,書寫都市青年女性的愛情生活;黃蓓佳《家人們》寫的是幾代人的中國式婚姻;池莉《她的城》則是講述三個當代女人的婚姻故事;王安憶《天香》表現的是晚明時期的家庭婚姻生活。女性本來就感情細膩,喜歡書寫她們自身最關注的兩性情感生活和故事,時代變遷之下的物質時代男女兩性的感情也呈現出很多新的特質,因此這就成了女作家們自覺的寫作題材。
這幾個女作家,都屬中青年,有著很多年的創作實踐,也積累了較豐富的創作經驗,也被主流文壇所認可,比較擅長寫時代背景下女性的家庭婚姻生活。她們的作品比較擅長講故事,但是也存在著內蘊、哲思乃至篇章構思布局不足的問題,如卓越網一名讀者對《天香》帶有一些情緒化的解讀:“擅長仿寫的王安憶,在模仿張愛玲寫出《長恨歌》而大獲成功之后,似乎嘗到了不少甜頭。于是折騰出了這么個迷你版的《紅樓夢》《京華煙云》。可惜,論人生經歷,趕不上曹;比學識底蘊,遜于林。這本書把我對王的好印象擊得粉碎。書不在多,現在已經過了那個文化批發的年代?!边@些成名已久的女作家的新作,還是有著她們固定的讀者群——文學研究者、大學里培養出來的文學愛好者,但是比較缺少年青一代人的喜歡?!短煜恪肥?011年5月由人文社出版的,可是開卷2011年5月的小說類排行榜上沒有《天香》的影子,倒是占據著艾米《等你愛我》、辛夷塢《浮世浮城》這些年輕女作者的作品,因為后者比王安憶她們的作品清新好讀,而不冗長無味,符合年輕讀者的口味。而年輕讀者是當下長篇小說的主力購買人群,因為他們有閑情逸致,喜歡讀故事,有耐心,有閑心,視讀小說為消遣。
相對于女作家,男作家更習慣和擅長表現重大的時代題材。從2011年當代有創作實力的男作家出版的原創長篇小說來看,主要表現為對時代的反思。比如,賈平凹的《古爐》講述了“文革”期間的故事,小說背景設置在1965年陜西一個名為“古爐”的村子里,描述了一個閉塞卻靜謐的村落因為這場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而發生的變化。作者用真實的生活細節將這一特殊時期的中國基層情況展現出來,可以引起不少關注這段歷史的讀者的興趣。這也持續和延展了前些年余華的《活著》《兄弟》等長篇小說中表現的“文革”對人性毀壞的主題?!豆艩t》2011年1月上市,占據開卷當月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第12位,其前主要是郭敬明和韓寒的作品。這也顯示了賈平凹這位中國當代實力派作家的實力和號召力以及《古爐》本身的價值和文學魅力。開卷2012年2月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上,《古爐》躍居第7位。格非的《春盡江南》通過描寫詩人譚端午和律師龐家玉(原名李秀蓉)這對漸入中年的夫妻及周邊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際遇和精神求訴,廣泛透視了個體在劇變時代面臨的各種問題,深度切中我們所處的時代精神疼痛的癥結。在這一題材領域,女作家也有出色表現。女作家嚴歌苓的《陸犯焉識》,對“文革”等歷次政治運動對人的精神摧殘做出了反思。方方《武昌城》寫的是1926年9~10月北伐軍攻打武昌城的故事,從當當等網絡上讀者購書的反饋來看,這種書寫一個特定城市的長篇小說,生長于那里的人或者在那里待過一段時間從而對那產生了感情和好奇興致的人,是這類小說的主要讀者。引申來看,賈平凹的“商州”系列、莫言的“高密”系列,也都是對那片土地有著了解和在了解基礎上產生親切感和熱愛的人,是其長期的、比較穩定的讀者群。
2. 表現形式:長篇小說在2011年的出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了影視和文學的聯姻這一表現形式。2011年熱映的電影《失戀33天》《金陵十三釵》《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都帶動了同名小說的影響和銷售;2011年熱映的電視劇《步步驚心》《甄嬛傳》《錢多多嫁人記》也帶動了同名小說的銷售。
《失戀33天》于2010年1月出版,在2010年1月和2010年2月的開卷圖書排行榜上都沒上榜,2011年11月8日,年輕人熱衷歡度的“光棍節”前夕同名電影上映之后,電影以“給曾經失戀、正在失戀、即將失戀的人一個幸福的開始”為主旨,贏得了廣大年輕人的共鳴,從而帶動了同名小說的銷售。小說《失戀33天》登上2011年11月開卷虛構類暢銷圖書排行榜的第10位。小說的封面也由原本稍顯懷舊的風格,而換為電影中劇照時尚感十足的封面,這也無形中提升了小說的吸引力。2011年12月的開卷虛構類暢銷圖書排行榜上,該小說依然在榜。而在2012年1月的開卷虛構類圖書排行榜上就不見了《失戀33天》的身影,這是因為另一部由小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改編成的同名電影在本月上映了。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勾起了許多人對自己青春和初戀的美好回憶,同名小說作者九把刀是臺灣地區當下最有名的網絡作者,且成名已久。他以自己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了一個調皮搗蛋的落后生對班里最優秀女生的暗戀與成長,看似簡單的故事卻有著觸動人心的力量,而這也是許多觀眾和讀者選擇這部作品的重要原因。這本2007年就被引進的作品于2012年1月電影上映的當月就首次登上開卷虛構類暢銷圖書排行榜的榜單,排在了第7位。也許它的結局會同《失戀33天》一樣,在2012年2月的榜單上還會見到它的身影,但是在之后月份的榜單就不一定了。這是因為后面可能會出現更新鮮的電影和同名小說的面孔。這也顯示了這類“影視出版同期聲”出版現象的時效性。
3. 出版方式:2011年的純文學圖書出版,也保持了往年的套書、文集出版的形式,具體表現為或為多位作家圖書出版的套書系列,或為一個作家的文集系列出版。其中包括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09年至今陸續推出的現當代名作家“作品新編”系列,裝幀典雅清新,整體設計類似該社以前出版的那套《海子的詩》等現當代詩人的詩集系列。單個名作家的文集系列出版,比如精典博維即將推出《莫言文集》《閻連科文集》《大江健三郎文集》;其中《莫言文集》已經先聲奪勢,以假書亮相2012年1月北京圖書訂貨會。這種出版方式的優點是規?;\作,有規模效應。這尤其適合現在的出版社集團化組合的時代趨勢和圖書出版的規模效應,以及以先聲奪勢并持久吸引讀者關注力的出版呼聲。而且因為這種出版方式會使得出版社集中全力制作和營銷且出版社付給作家的稿費也非??捎^,因此作家本人也是樂意的。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于2011年8月20日揭曉,張煒的《你在高原》、劉醒龍的《天行者》、莫言的《蛙》、畢飛宇的《推拿》、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獲獎。五位作家都是當今文壇有創作實力的作家,因此這次評獎結果在學界和讀者中都取得了比較一致的認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得主不僅能獲得大筆獎金,他們的作品也因獲獎而增加銷量,同時還為出版這些圖書的出版社帶來了聲譽。
二、古典文學今讀類圖書的出版
這幾年,伴隨著“百家講壇”的熱播,古典文學今讀類的圖書也一直熱銷,尤其是于丹、易中天等學者包括當年明月等年輕作者書寫的解讀古典文學和歷史的圖書受到大眾讀者的喜愛,究其原因就在于時代變遷之下心靈浮躁的人們需要古典文學中的詩意智慧的慰藉,也需要歷史中帝王將相文人等上層掌權人物和知識分子人群的成敗帶給自己人生的啟發。
中信出版社2011年10月推出《于丹趣品人生》,該書首印即50萬冊,位居當月開卷非虛構類暢銷圖書排行榜第6位。它之前的排名只有《喬布斯傳》和《朱镕基講話實錄(四卷)》。這本書之所以銷路一路看漲,有幾個原因:1.于丹本人已經在讀者中樹立了名氣和影響力;2.于丹先上電視講人生感悟,后出版了這本書,這就先在觀眾中培養了讀者;3.作家積極參與營銷?!队诘とて啡松酚?011年10月16日全國統一上市,當天下午1點,于丹就來到中關村圖書大廈進行簽名售書活動;4.宣傳海報也可圈可點。于丹著一身無袖黑衣,再配上她自信陽光的笑容,顯得時尚而又親切,她的手中還輕端著一杯茶抑或是咖啡,顯得閑適溫暖,可謂每個細節都貼合當下都市人的需求。據悉,磨鐵今年3月份推出于丹的新書,打的口號是“解讀中國最美的古詩詞”??陀^地說,于丹口才好,會講故事,也會從古典文學中提煉一些絕美警句(比如《于丹趣品人生》這本書),只是她對古典文學的流暢解讀過于跟政治靠攏,并過于附和當下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經典本身的情境和原意。
三、當代名作家散文類圖書的出版
這是一個淺俗閱讀的時代,因此,相對于長篇小說,散文類的讀者群要少,可是作為文學家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且散文因為直接書寫人的精神和心靈,而更容易和讀者的心靈達成共鳴和共振。散文圖書的出版這幾年也時而出現一個或大或小的高潮,比如20世紀90年代歷史文化散文的出版熱潮;2007年青年女作者桑格格的回憶體散文《小時候》也被很多讀者所喜愛,一直再版。
2011年有兩套當代名作家的散文系列值得關注,其中首要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05年就開始陸續推出的《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分上下兩輯,選了26位現當代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進行了精心編排,在2011~2012年初的各大書店都擺放于顯眼的陳列位置,可見其在讀者心目中的位置和其影響力。因為書店的顯眼位置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一套圖書銷量很差,是不可能長時間占據在那里的。還有一套是作家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中國當代散文精品書系(中英文)》,也在氣勢上先聲奪人。賈平凹2011年出版的散文新作《定西筆記》,也有些歷史文化散文的味道,會引起喜愛賈平凹作品的讀者的關注。
四、知名藝人出書
繼2011年8月廣西師大出版社“理想國”推出林青霞的個人隨筆集《窗里窗外》之后,連同之前幾年劉若英推出的幾本個人隨筆類圖書之后,2011年和2012年初又有好幾位當紅的影視歌藝人推出或即將推出自己的新作,這其中包括:胡海泉《海泉的詩》(詩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陳坤《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游記,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汪峰《晚安北京》(隨筆、小說,上海人民出版社 ),磨鐵也即將推出王菲自己的文學新作。推出這些當紅藝人文學作品的都是國內一流的、有實力的出版機構,推出的這些書也幾乎都是藝人們的處女作。
一時出現這種出版熱鬧狀況的原因是:時下的文藝圖書出版市場萎靡不見好轉,尤其在文學圖書市場讀者越來越少的現狀下,出版社利用了影視歌明星粉絲多、影視歌明星是當下文化生產的主力軍這一特點,而且影視歌明星的演、唱也都處于文藝的邊緣,而借勢推出的一批作品,可算是一次文藝類圖書出版行為的突圍。這其中,最突出的是香港影視明星林青霞《窗里窗外》的出版?!袄硐雵钡恼崎T人劉瑞林親赴香港,在浪漫的燭光下與林青霞簽下了該書的出版合同,并且劉瑞林及其團隊將這些浪漫的照片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的形式上傳到網絡上,以搶先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劉瑞林還做了一次微訪談,談林青霞和這本書,這些都預先為本書熱了身。該書的首發式選在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百年紀念講堂舉行,這無形中就提升了本書的檔次,并為本書率先獲得了高層次讀者群的關注。首發式現場又請來了姜文和徐克兩個名導演來捧場,一時搶眼,風光無限。只是,此書并未進入2011年8月和2011年9月的開卷暢銷書排行榜,想來因為本書的定價過于高,88.00元的高定價還是大大超出了大陸讀者的心理預期,讀者會覺得在書展或者書店翻一翻即可滿足好奇心,真要掏腰包花這么高的價錢買下這樣一本書還是要再三掂量其值不值得,尤其喜歡這類書的讀者又以無收入或者收入不高的年輕人為主。
還有一本表現突出的此類圖書是影視圈明星陳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出版社為此書的出版做了大力宣傳。書上市前后,就在《中國圖書商報》等出版業內的主流媒體上做了大幅的書訊、書評、封面展示等宣傳,陳坤本人也盡全力在微博為本書宣傳造勢,一時賺足眼球,這使得陳坤可觀的粉絲群紛紛關注到這本書并在第一時間轉發陳坤的很多條微博。轉發功能,這也充分體現了微博信息在不定人群中快速流傳的作用。此書于2012年1月上市,一上市即榮登榜單,體現出了陳坤作為明星的強大號召力。這是一本關于行走的書,也是陳坤的處女作。書中對陳坤的童年、大學、演藝階段及行走西藏的不同經歷作了回顧,從中可以看到陳坤從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苦孩子,到一個內心真正強大成熟的偶像明星這一內心從脆弱到堅強的轉變過程,傳遞出的是一股正面的力量。喜歡他的讀者不僅加深了對偶像的進一步了解,同時從書中還能獲得心靈的啟迪。
2011年還有兩本出版的圖書值得關注:一本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屬于世界經典文學類圖書的出版代表,其成績得益于出版商的包裝和宣傳;另一本是閻連科《發現小說》,寫的是小說藝術的創作理論,一時被很多青年作家奉為創作指導書,這屬于名作家的創作談類,代表一類長銷書。
最后,再總結談一下圖書的營銷。在全媒體的當今時代,圖書的營銷顯得尤為重要。各大出版機構除了注重紙媒的造勢宣傳之外,還更加注重微博、網絡等新興的傳媒手段。也因此,讀者通過看各大出版人的微博往往就能了解其所領導的出版機構下一步的出版動態和即將出版的圖書種類,甚至具體哪本、哪系列圖書的作者和書名。因此越來越多的出版商和名作家都加入了微博的隊伍。在這方面,圖書公司做得尤其講究策略而又及時主動。大概也因此,現在的文學圖書市場一時看去,圖書公司的熱鬧狀況要遠遠超過傳統的出版社。